LSE畢業生不做投行奮身創業 受女友啟發 建在線試衫平台

撰文:袁澍
出版:更新:

鄧啟賢畢業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本可與其他同學一樣加入投資銀行工作,卻偏偏選擇要創業。他受女友網購啟發,發現虛擬在線試衫的商機,於是開發相應網購平台,目前已經與有6個時裝品牌、超過20個獨立設計師合作。該在線試衫項目亦得到了由新世界及騰訊合辦的「粵港澳大灣區智慧零售孵化計劃」認可,並於下個月登陸新世界旗下K11商場,設立即時試衫機,供顧客免費試用。

今年26歲的鄧啟賢,畢業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但天生喜歡挑戰的他畢業後並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入職大公司,反而選擇創業,最開始體驗另類投資(alternative investment),其後又創立自己的企業,他自言「鍾意做自由度高、有風險的事。」

現時鄧啟賢已經是Kalon服裝有限公司的創辦人,企業在東京、新加坡、巴基斯坦等地都有分部。Kalon自行開發在線試衫功能,可以根據顧客個人相貌、身材自動生成3D化身進行虛擬試穿,誤差在0.5至1厘米之間。

現年26歲的鄧啟賢已經是Kalon服裝有限公司的創辦人,企業在東京、新加坡、巴基斯坦等地都有分部。(袁澍攝)

受女友啟發 開發在線試衫平台

影兩張面部相,再影兩張全身相,便可以切實地看到網店的服裝穿在自己身上的樣子,誤差更控制在0.5至1厘米之間。鄧啟賢團隊開發出來的平台,可以清楚看見一件衣服「穿」在身上的樣子——若是尺碼太小,胸前鈕扣則會爆開;若是尺碼過大,袖扣處則會有堆疊摺痕。

鄧啟賢憶述,在線試衫的創意是受女友啟發。某年女友生日時,他網購了一條連衣裙作為生日禮物。原本是一件浪漫的事,想換紅顏一笑,豈料即使按照女友的尺碼選購,貨到後仍是尺碼不合;而再想換貨時,發現已經沒有合適的尺碼,最終只能掃興退貨。

尷尬的經歷卻讓鄧啟賢看到了商機。經過調查研究,鄧啟賢發現網店平均都有逾半數的退換貨量,而當中52%是因為尺寸問題,這不僅是資源的浪費,更令購物體驗不佳。原本打算進入投行工作的他相信自己可以改善這一問題,便毅然成立了公司,開發在線試衫平台。

創業屢遇冷眼 巴基斯坦設分部慳成本

鄧啟賢能夠放棄投行工作,投身創業,與父母一直以來的支持分不開。中學時,他覺得香港學生的讀書路徑與自己不同,當時只有14歲的他決心不再在皇仁書院讀書,而是參加英國的會考;這樣一個不尋常的想法亦得到了父母的支持,也令鄧啟賢加強了追求夢想的決心。

創業時,鄧啟賢每天都遇到不同的問題,不像大公司一樣可以找到不同人幫手,只能自己一步步去試。他堅信創業的價值在於創新,更要在無數次失敗的嘗試中找到出路。過程中不少朋友、長輩都和他說,「你這樣不行」,他只能不斷鼓勵自己堅持下去,「創業可以學到好多,而即使是做投行,視野仍是狹窄!」

他形容自己是個「古靈精怪」的人,比如在香港聘請程式員成本較高,他便直接在巴基斯坦設立辦公室開發程式,「雖然當地基建不足,間中會遇到停電斷網的情況,但人工只需要香港的八分之一。」

現時該在線試衫項目得到了由新世界及騰訊合辦的「粵港澳大灣區智慧零售孵化計劃」認可,並於下個月登陸新世界旗下K11商場「K11 FASHION DECODE」的展覽中,屆時現場將設立即時試衫機,供顧客免費試用。

深圳的初創企業者徐明希望將公司開發的智能貨架推廣到香港,不過遇到了水土不服的問題。(袁澍攝)

深圳創業者落地香港:感到水土不服

徐明是深圳的創業者,他創立智能貨架公司「瑋錫智能」,亦得到了新世界及騰訊孵化計劃項目的青睞。智能貨架透過記錄消費者的面部訊息,並通過智能對話,提供導購和提供折扣劵等服務,在內地推廣時已經得到P&G在內的十家品牌使用。但他說內地與香港的消費習慣截然不同,初入香港時遇到了不少困難。

內地消費者對電子支付接受度高,而港人則關心個人私隱,對收集個人訊息的服務較為抗拒,智能貨架落地香港明顯「水土不服」,徐明表示,「或許下一代科技能改變這一現狀。」

不過,徐明的項目已經成為新世界旗下、鄭志剛創立初創企業培育平台Eureka Nova的孵化項目,除了資金方面的幫助,亦會協助其在香港推廣。

兩間企業都獲得了「粵港澳大灣區智慧零售創業孵化計劃」的青睞,並將得到新世界及騰訊的幫助。(新世界發展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