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條例·有片】林鄭花式回應 Ben Sir 解讀壽終正寢論 

撰文:梁穎寶
出版:更新:

《逃犯條例》爭議不斷,對於反修例者的「撤回」訴求,特首林鄭月娥今早(9日)於行會前見記者,直言修例「完全失敗」,對於市民擔心會否重推修例,首度表明條例已「壽終正寢(the bill is dead)」,自言「是一個相對斬釘截鐵的說法」。對於特首的「壽終正寢」論,中文學者歐陽偉豪(Ben Sir)又是否贊同這種修辭手法?點擊影片,即看林鄭月娥在過去一個月來的言論變化,以及Ben Sir拆解「壽終正寢」之義。

由「暫緩」到「停止」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自推動《逃犯條例》草案以來,立場一直堅定。直至6月9日反修例大遊行,以及6月12日的金鐘衝突,林鄭月娥最終於6月15日會見傳媒,並宣布政府決定暫緩修例工作,指自己無就聽取民意之工作設立限期;6月16日,政府再就修例發聲明,在解釋修例工作進度時的字眼已有轉變:「考慮到社會有強烈不同的意見,政府已停止立法會大會對修訂《逃犯條例》的工作。」

相隔兩天,林鄭月娥於記者會中提到條例草案立法工作「已經即時停止」;政府發言人於6月21日發新聞稿,字眼更改為「完全停止」。至7月2日,林鄭月娥凌晨4時開記者會,以英文提到修例工作,指「The bill will expire, or the bill will die, in July 2020 when the current LegCo term expires.」(在2020年7月,當現屆立法會會期屆滿,草案將失效,或草案將死亡。)

林鄭月娥:草案已經壽終正寢 歐陽偉豪認為用字模糊​

林鄭月娥今天(9日)行會前見記者,首度指「《逃犯條例》的修訂工作,或者這條條例的草案已經壽終正寢」, 「The bill is dead」。中文學者歐陽偉豪(Ben Sir)解讀,指「壽終正寢」用以形容人,而林鄭月娥用以形容條例,在修辭學上為一種擬人法,「她在中英文上均用擬人法,把沒生命的事物形容成有生命。這種修辭手法,語帶模糊的字眼,我覺得是沒什麼意思的。」

以擬人法形容修例工作又是否恰當?Ben Sir 認為,主要有兩種情況下使用擬人法:「第一,可能是你想寫一篇有創意的文章;第二是你有可能想逃避一些事情,逃避(使用)一些精確的語言。」他認為並不適宜以修辭手法形容《逃犯條例》這項嚴肅的法律和憲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