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分析】智慧燈柱的前世今生:《1984》夢魘與智慧城市願景

撰文:林劍
出版:更新:

上周六(8月24日)的觀塘遊行,參加者的關注議題之一,是在該區實行的「多功能智慧燈柱試驗計劃」,認為措施侵犯市民私隱,甚至成為政府監控市民的工具,與中國內地的社會監控制度「接軌」。示威期間,更有激進示威者拆毀燈柱進行「解剖」,政府批評此舉「不可理喻」。
從政策源流而言,智慧燈柱其實是政府「智慧城市藍圖」的其中一項起步政策,旨在提供交通、天氣、環境等的實時數據,並加強城市管理。理論上,這項政策為市民生活提供更多便利,並且防止一些影響社區的違法行為,例如令人頭痛的違例泊車、傾倒垃圾等問題。
只不過,這類智能科技往往牽涉敏感的私隱問題,因為當政府收集海量的大數據,市民會擔心政府拿這些數據來幹什麼。特別是在政府民望低下,這更加容易引起社會質疑。

▼8.24觀塘遊行 示威者拆毀智慧燈柱▼

+2

政策源於智慧城市藍圖 細節惹疑慮

智慧燈柱源於特區政府推動智慧城市的政策目標。2017年7月,香港智慧城市藍圖顧問研究報告出爐,初步提出智慧燈柱。同年10月,特首林鄭月娥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中,正式提出在選定的市區地點進行「多功能智慧燈柱」試驗計劃。至12月,「香港智慧城市藍圖」正式公布,提出在4個市區地點,包括銅鑼灣/灣仔、中環/金鐘、尖沙咀及觀塘安裝約400支多功能智慧燈柱。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當時稱,燈柱將配備感應器、數據網絡和其他數碼設施,可收集各類型實時城市數據,包括天氣、環境、交通、人流等,以加強城市管理;另一方面為市民提供資訊和服務,例如用Wi-Fi及未來的5G網絡,地區資訊等。按照政府計劃,觀塘正是首階段試點,約50支智慧燈柱定於2019年中之前陸續啟用。

行政角度而言,燈柱是較常見的社區設施,增強燈柱的功能,提供更多服務,確實有助推動智慧城市發展。而利用燈柱加強管理社區,也可協助執法部門處理違例泊車、非法傾倒廢料等問題。舉個例說,如果這類科技運用得宜,誰人亂泊車阻塞道路、誰人亂倒垃圾污染環境,都逃不過智慧燈柱的「法眼」,治理這些令人討厭的社區毒瘤之餘,也大大減低政府的執法成本。

不過,由於智慧燈柱裝有鏡頭,市民會擔心政府取得市民的行蹤等資料後的用途;又例如燈柱採用的無線射頻識別(RFID)技術,由於同樣會被應用於新的身份證上,民間也擔心燈柱可識別自己身份及行經地點;較早前有網民更引述一則新聞片段,懷疑智慧燈柱具有人臉辨識功能,當然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事後極速否認。

楊偉雄批評破壞燈柱的行為,重申智慧燈柱不會侵犯私隱。(余俊亮攝)

「1984式社會」惹恐懼 外國有類似例子

對於類似的智能科技帶來的私隱疑慮,過往不少香港人會感到「離身」,例如內地不少城市廣設各種「智能」城市管理設備,其中一個功能就是城市的治安管理,有時某某明星開演唱會時,監控鏡頭辨識出觀演的通輯犯的「趣聞」時有所聞。

但當類似智能設備開始在香港鋪設,開始有人聯想到,智慧燈柱會否以管理為名,收集市民日常出行的數據,導致政府甚至比當事人更加熟悉自己的生活習慣?再進一步地,香港作為大灣區一部分,這個系統日後會否接通內地的社會信用系統,令香港變成「監控城市」,類似小說《1984》中,「老大哥在看著你」的情況?

在海外,這類智能科技與私隱之間的矛盾,同樣引起過爭議。例如美國三藩市,該處匯聚不少科技專才,社會對智能科技接受程度照理相當高。不過當地監督委員會今年5月通過《反監控條例》,禁止該市政府部門包括警方使用人臉辨識技術,成為全美首例。提出該議案的委員Aaron Peskin認為應以保護私隱為先:「我們支持改善治安,但大家都不想活在一個警察國家中。」

目前智慧燈柱的使用情況。

私隱風險受關注 政策「生不逢時」

在本港,智慧燈柱的建議提出後,初時質疑聲音未算太大。主要的私隱關注來自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他認為需要更新《個人資料(私隱)條例》,但質疑力度未算太大,而除此以外,其他質疑聲音也相對零碎。

結果在2018年5月11日的立法會財委會會議,創科局所申請的「基本工程儲備基金 總目710-電腦化計劃」(內容包括智慧燈柱項目)獲得通過,當時亦未見議會內有太多反對聲音。

只不過,6月開始的示威浪潮,重挫政府的管治威信,智慧燈柱政策涉及私隱問題,這個議題在香港向來敏感,或因如此亦被捲入今次反修例政治風波。當街頭抗爭一波接一波之際,智慧燈柱亦於6月底起逐步投入運作,從政治氣候來說有點「生不逢時」。政府多番解釋無效後,於7月16日宣布暫停3項涉及探測和攝影功能,包括環保署以攝影機協助監察非法傾倒建築廢物黑點、運輸署的藍牙交通探測器,以及攝影機收集車牌號碼計算不同類別車輛使用道路數量。只是這些措施都未能取信於公眾,甚至不幸地成為了觀塘遊行的主角。

智慧燈柱的監控疑慮,成為示威者的關注點之一。(高仲明攝)

政府公信力重創 高官解說事倍功半

在這種令人無奈的社會大環境下,民無信不立,政府固然可以繼續智慧燈柱的「加強解說工作」,向公眾解釋技術的使用,但《逃犯條例》一役已令整個政府公信力嚴重重創,對政府再加多幾錢肉緊解釋,現實上又變成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的困局。

因此,即使政府官員多番解釋,燈柱的鏡頭低清、沒有人臉辨識功能,不信政府的市民相信仍會繼續質疑,政府會否在示威降溫後又改變做法?或者以其他方式低調實行監控?這些問題不會有答案,也很難有實質證據,但疑問會繼續存在於市民的心中。

這是相當現實的管治問題,高官不能一句反對者「陰謀論」就了事。最根本的,政府若無法緩解目前的政治危機,其他稍有爭議、公眾稍有疑慮的政策,一樣會招惹起各種各樣有理無理的指控,政府高官即使面對一些似是而非的批評,也只有捱打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