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收入中位數10年跌7%至2.93萬元 僅較高中學歷多1.86倍

撰文:張美華
出版:更新:

近年大學畢業生在就業市場優勢漸失,有團體分析過去30年數據,發現擁大學學歷的勞工,最近10年的收入中位數有停滯,甚至衰退現象,由2008年中位數約3.14萬元,下跌逾2000元至前年的2.93萬元;反觀高中學歷勞工收入中位數,則在10年間大幅上升13.5%至1.57萬元。而大學和高中學歷收入差距30年間明顯收窄,由2.6倍降至僅1.86倍。

新論壇及新青年論壇發表最新一份《香港大學學歷勞工收入趨勢及溢價研究報告》,研究按統計處數據分析,經通脹調整後,比較過去30年大學學歷勞工的收入,以及比較大學學歷勞工與高中學歷勞工之間的收入差距。

研究發現,大學學歷勞工中位數,雖然在30年間,整體上有增長,由1988年的2.58萬元,上升13.2%至2.93萬元。然而,由2008年至2018年的10年間,大學學歷勞工中位數卻從3.14萬元跌至2.93萬元,下跌逾7%。

研究亦發現,與大學學歷勞工收入趨勢不同,於2008年至2018年共10年間,高中學歷勞工中位數收入持續上升,由1.38萬元升至1.57萬元,上升約13.5%。兩者的中位數收入相差,更由30年前的2.6倍,降至前年的1.86倍,大學和高中學歷收入差距10年間明顯收窄。

新青年論壇召集人鄧咏駿建議,政府應推動產業多元化,以滿足不同學科的大學畢業生。(張美華攝)

港府未能引導市場提供大量高增值職位 建議轉知識型經濟

團體指出,雖然大學學歷勞工的收入仍多於高中學歷,但近年的差距收窄,團體認為學歷貶值的問題,日益嚴重。新青年論壇召集人鄧咏駿表示,研究並非否定大學學歷的認受性,而是認為香港政府缺乏經濟規劃的意識,未能協助和引導市場提供大量高增值職位。

他建議政府應將香港轉型為知識型經濟,推動產業多元化,以滿足不同學科的大學畢業生。鄧咏駿又期望,將來如5G等新的人工智能行業興起,香港有望能夠發展不限於地產、金融及零售業等行業,吸納更多本地大學人才。

↓↓本港貧窮人口狀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