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業2018年收益逾2000億 創十年新高 經紀及代理業盈餘反跌

撰文:王潔恩
出版:更新:

統計處表示,在2009年至2018年期間,香港地產業普遍呈上升的趨勢。地產業的總收益從2009年的1,306億元,增至2018年的 2,176億元創新高,平均每年升幅達5.8%。至於地產業的就業人數在十年間增加8,200人,平均每年增幅為0.8%。
報告發現,在地產業的三大行業中,「地產發展及租賃業」吸金最多,佔地產業總收益七成,2018年的總收益更達1,635 億元。相反,經紀及代理業收益則最少,僅佔整個地產業10.5%,其盈餘總額平均每年更錄得跌幅。

統計處表示,在2009年至2018年期間,香港地產業普遍呈上升的趨勢,平均每年升幅達5.8%。(資料圖片)

統計處將地產業分類為三個行業,包括「地產發展及租賃業」、「地產經紀及代理業」,以及「地產保養管理服務業」。

地產發展及租賃業最賺錢

地產發展及租賃業意指通過土地發展或重建現有物業,提供新的物業作發售或租賃用途的地產發展商,以及將現有物業(如商業樓宇、工業樓宇、服 務式住宅等)出租或分租的公司。

數據顯示,本港地產業的業務收益主要以「地產發展及租賃業」為主。在2018年間,該行業佔地產業的總收益及增加價值總額分別為75.1%及78.9%,若與其餘兩個行業對比,他們只佔約一成。

此外,「地產發展及租賃業」不單吸金最多,升幅更是最強勁,其2018年的總收益更達1,635 億元,盈餘總額高達1,176億元,平均每年大增逾6%,是三個行業中之冠。

「地產發展及租賃業」2018年的總收益更達1,635 億元,佔地產業75.1%(資料圖片)

賺錢最多 就業人數最少

報告指出,在2018年,單是地產發展及租賃業的機構單位便有約6,330 間,是最多機構單位的行業。統計處解釋,部分原因是地產發展商的慣常做法,是成立一間新公司來負責進行每項發展計劃。

雖然總收益、機構單位佔最多,但行業的就業人數卻是最少。報告透露,在2018年間,該組成行業的就業人數約為17,000人,佔地產業就業總人數僅14.6%。

經紀及代理業的盈餘平均每年跌​1.7%,2018年的總收益只佔地產業的10.5%。(資料圖片)

經紀及代理業收益最少 盈餘平均每年跌​1.7%

至於「地產經紀及代理業」,其總收益則是三個行業中最少,2018年只得229億元,佔整個地產業10.5%。相反,負責提供清潔、保安等服務的「地產保養管理服務業」則有312億元,佔14.3%

雖然有總收益增加,但盈餘總額卻出現減幅。數據指出,在2018年間,「地產經紀及代理業」的盈餘總額只得25億元,平均每年跌1.7%,是三個行業中唯一有減幅的類別。

地產保養管理服務業近年放緩

在「地產保養管理服務業」中,統計處指出,其業務收益主要來自物業管理費用。不過,該行業於近年似乎逐步放緩。報告認為,除了是由於物業管理公司的運作模式和會計慣例變化外,亦可能與私人寫字樓和商鋪的空置情況上升有關。

報告解釋,在 2009年至2015年期間,這行業的總收益錄得平均每年 7.7% 的增幅,其後由2016年開始逐步放緩。另一方面,該行業的就業人數於 2016 年達 74,800 人,其後逐步下跌至2018年的70,700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