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聚令|ClubONE會所一號擬減兩分店 疫下三個月酒樓生意插水

撰文:梁煥敏
出版:更新: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COVID-19)未停,香港自1月22日有首宗確診,至周三(22日)剛剛滿三個月,市民經歷過搶口罩、消毒物品、搶米搶廁紙的歲月,針對人群聚集的「限聚令」,包括對娛樂場所需暫停營業、食肆的堂食人數限制等,將會延至下月7日,相信對業界造成頗大影響。
會所一號(Club One)執行董事陳浩弘坦言,疫情、限制下,公司面對開業多年的最大挑戰,首見個個客要改期、大減酒席圍數,首次處理外賣酒席食物,他慨歎政府的限制措施主要減少社會爆發機會,更說:「四人一枱令人(業界)頭痛,餐廳有『群組』就仲頭痛呀!」公司計劃於今年內減兩分店,節流「保命」。
稻苗學會會長黃傑龍則表示,現時港人抗疫3個月、餐廳禁令已超過3個星期,理解到社交距離需要繼續保持一段時間,業界普遍只能夠接受,慨歎「全世界冇人會預計得到今次呢個疫情會影響如此深如此大」。

會所一號執行董事陳浩弘坦言,疫情、限制下,公司面對開業多年的最大挑戰。(余俊亮攝)

多個婚宴有群組感染 酒樓人心惶惶

結婚要準備的事情不少,當中搶「好日子」擺酒便花上大半年時間籌備。會所一號為不少結婚的新人選擇餐廳,受持續多個月的疫情所影響下,多月來新人們要「減圍數」、「改日子」,只望「拖得就拖」,公司董事陳浩弘坦言現時對任何改動「已無晒感覺」。事實上,疫情影響下,大年初二開始生意「大插水」,擺酒、晚飯客人大大減少,當中最明顯是擺酒酒席,不少新人大多預計大減酒席圍數,不少只能開席原定不足一半。

疫情期間,曾出現多次因多人聚會、飲宴引發的社會爆發,印象最深相信作為2月中,富商周巧兒出席家人飲宴後,傳染疫症到兄長、兄嫂;3月中,愉景灣雞尾酒會80人婚禮群組中,最少10人確診,均是因為酒席引發傳染群組,人心惶惶,港府其後推限聚令及停業令措施,不少新人已選擇暫援酒席、聚餐留家,對餐飲業界重創。

擺酒圍數不斷減 多數變外賣或改期

陳慨歎,改日期、減圍數已持續多月,加上現時晚市差不多完全停頓,「現時已經無乜感覺!」部份選擇繼續擺酒的新人,每每致電減酒席圍數,本來熱鬧的場面無奈變得失色,時勢所局限只能感到無奈,作為場主只能盡量於場內配合,盡量令場面不致於冷清,又改為6人一枱,增加人與人距離,食物上增減作為配合。

他感觸他分享說:「作為餐廳負責人,當然我哋會覺得擺好過唔擺嘅,2月開始好明顯,通常係原本有廿圍嘅,打電話來減到12圍,但到最後可能得4至6圍,開頭好多人要改期,都頭痛架,但無辦法,只要到一定限額,我哋會俾晒成個廳佢哋擺酒。」他說,2月份結婚的新人, 7成會繼續擺酒,但隨着疫情漸漸嚴峻, 3月、4月結婚的新人,基本上所有已選擇改日子擺酒,或選擇只於飲宴前招待賓客,現場放下禮金領取外賣,大部份人則改至9月後擺酒,期望疫情已經過去。

3月28日港府公布推出「限聚令」,一枱限四人,婚宴擺酒也得改為一枱只坐四位賓客。(余俊亮攝)

寧願疫後迅速恢復 比擠牙膏加辣更好

3月底,港府公布推出新抗疫措施,指令餐廳只能招待正常一半人數客人,枱間需維持1.5米的距離每枱最多可以招待四名客人,而婚禮亦只能於20人以內,以婚宴為主的餐飲進入「冰河時期」,陳說,四人一枱的措施的確大大打擊業界,「係進退兩難架,四人一枱令人(業界)頭痛,餐廳有『群組』就仲頭痛呀!」。他認為寧願「忍多一時」,疫情快過回復正常後生意再做,較早前「逐啲逐啲」增加嚴厲措施更好。

冀限制措施可逐減辣

陳繼說,未來數月若能夠恢復正常市道用餐,會考慮改為八人一枱,增加人與人之間距離,現時公司所有同事已要實行七日無薪價以「減重」,擔心4月情況嚴峻,有關政策要加緊至少於14日,他續說,現時部份分店只維持中午茶市供應,部份則開放晚市小菜及外賣服務,坦言新推的外賣供應只為平日不足10%生意,屬「吊命」性質,現時生意額只能支付人工及食材,租金、水電等支出通通「食老本」。

他指,至去年中的社會運動,對酒席有一定影響,去年底至一月中有所緩和,疫情卻悄悄來襲,影響更大,今年本來有兩間分別於九龍及新界區的分店租約期滿,公司已決定不再續租,但現時未透露具體分店位置及詳情。他說若疫情持續,有可能要再考慮節流,包括減少人手,或對不理想的分店作調配,由於年底的預約不少,不能再拖延,期望疫情於7月完結,否則「會好唔掂」,現時餐廳已做足多項清楚衞生措施,期望食客安心。

黃傑龍:冇可能長期以外賣取代

稻苗學會會長黃傑龍則表示,現時港人抗疫三個月、餐廳禁令已超過三個星期,理解到社交距離需要繼續保持一段時間,業界普遍只能夠接受,慨歎「全世界冇人會預計得到今次呢個疫情會影響如此深如此大」。他認為,業界的主觀願望當然希望盡快放寬有關措施,但對於現時疫情亦未完結,加上多次的「群組」爆發後,明白到人多聚集有很大的影響,社交距離需要繼續保持一段時間只能夠接受。

他續說,不少餐廳生意少於正常的一半,部份最差的只有正常嘅一兩成亦有,不少餐廳早於三月主打外賣生意,但他表示這一招數不能長久,「香港嘅居住面積好細,唔同喺外國可以成日請朋友返屋企食飯,香港餐飲業並非單純為咗食飽個肚,係社交、娛樂、生活嘅一個重要部份,所以絕對冇可能長期用外賣形式取代。」望疫情過後能盡快恢復。

稻苗學會會長黃傑龍則表示,理解到社交距離需要繼續保持一段時間,業界普遍只能夠接受。(資料圖片)

飲食界立法會議員張宇人表現憤怒,認為業界於疫情初期主動推出多項措施,包括為客人量度體溫,已非常合作,現時不能逐步放寬對飲食業的限制,對業界職工「飯碗」帶來嚴重威脅。外界對飲食業的態度亦失衡、不公,認為現時「重開」風險根本不大。

他續說,不少餐廳改戰外賣,但生存有限,不能「回本」,直言,「我無水晶球,唔知係咪已經去到谷底。」又指政府專家對街上能否聚集人群的想法、態度過分嚴苛,質疑做法。

▼限聚令升級延長▼

+11

▼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 多項措施▼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