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來稿】立會板塊分析:西環化成趨勢 本土派被誇大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2016年立法會選舉是佔中運動後的第一次立法會選舉,意義重大。在新界東補選後,媒體已經預言,香港政治力量從此「三分天下」:建制、泛民和本土三足鼎立。這次選舉正好是對此的一個驗證。

文:李芄紫

建制派:權力洗牌 西環影響力日大

建制派的支持度維持在40%左右,基本不變。考慮到這次投票率是史上最高(傳說投票率高有利民主派),又考慮到經過四年,理論上上一次投票中更支持建制派的年老選民去世的機率更大,新獲選舉權的年輕選民態度上更爲支持本土,建制派還能維持這個比例,説明建制派在香港的支持度確實有民衆基礎。如果認爲建制派都是堅定的「中國派」,那麽這是所有「香港民族論」的論述者都不應該忽視的事實。

不過,這次選舉也讓我們看到建制派出現新的動向。通過直選當選的建制派有傳統的老左派(民建聯和工聯會),也有新興的所謂西環派。觀察它們的變遷相當有趣。

香港的建制派有四股傳統的親中勢力:

在港英時代就開始抗爭的民建聯和工聯會兩個最重要的老左派
以劉皇發為代表的新界原住民
以商人集團爲主的自由黨
回歸前後「突然愛國」的前「港英餘孽」

這些派別的權力基礎,都不來源於中聯辦,而是來源於自己在香港的長期經營。他們聽命中央,多少是出於自己的理想以及和中國的利益聯繫。如果以「殖民地統治理論」類比,他們是「殖民地」的固有實力集團,屬於中國要統戰的對象(這種比喻也不是很恰當,因爲民建聯和工聯會也是中國從港英時代一直支持的,是老革命,中國不需要統戰他們,但還需要尊重他們)。

傳統親中勢力的權力來源,既然不來源於中聯辦,指揮起來自然不會得心應手。尤其是比較邊緣的自由黨,就多次作出「叛逆」的行爲。爲了進一步直接控制,中聯辦開始直接培養自己的直屬部隊:梁美芬、謝偉俊、何君堯和容海恩這四個法律界人士被視爲中聯辦派系的代表(另外,新民黨的葉劉淑儀和田北辰則介於兩者之間,這裏被加為「西環黨」。)

在這次選舉中,自由黨全軍覆沒(連有自由黨色彩的王維基也意外落選,周永勤退出更傳是中聯辦直接施壓的結果),工聯會損失慘重(王國興、鄧家彪失利),只有民建聯仍然大獲全勝。而西環黨卻盡數過關。尤為突出的是毫無政績的新人容海恩,她在論壇中表現不濟,仍然比有實績的鄧家彪更獲支持。可見中聯辦確實親疏有別。在傳統建制派三大黨中,中聯辦也有親疏之分,民建聯〉工聯會〉自由黨。

田北俊(左)指容海恩因獲中聯辦祝福才能勝選。(余俊亮攝)

值得注意的是,隨着老一輩傳統左派的退出,他們遺留給後輩政治資產,卻無法遺留下自身的政治光環。乃至即便在建制派中,資歷淺的議員的權力來源也愈來愈依靠西環。所以,隨着時間的推移,愈來愈可期他們也會向西環黨靠攏,變成準西環派。

於是西環的趣味也影響了左派黨。這可以解釋,為什麼西環要選張國鈞(律師)而捨棄鍾樹根;爲什麽西環在超級區議會選舉中撐民建聯的周浩鼎(年輕律師)多於王國興(年紀較大,有自己的權力來源),喜歡民建聯多於工聯會(民建聯的學歷普遍比打工仔出身的工聯會要高)。這和他們支持的西環黨的態度是高度一致的。因此,也可以預期,以後即便是傳統左派,從結構到聽命程度,都會愈來愈西環化。而在這方面,自由黨是問題最大的,這次選不上,下次能出現一個直選獲勝的黨員不知要到何時?

中聯辦力推西環律師黨,同時也培植了一幫愛字頭的外圍組織,這些組織鑒於自身質素低下,當然不可能被捧上議員的高位,但是作爲群衆演員,用起來得心應手,估計中聯辦也很樂意繼續給錢養著他們。

建制派三大派別中,傳統建制派佔了總票數的25.5%,西環派佔了13.9%,愛字頭佔了1%。再過一兩屆,西環派和準西環派佔據上風是完全可期的事。

新民黨容海恩是大律師,首次參選就於新界東勝出,原來她都是名校出身。(資料圖片)

隨着建制派議員質素的提高,他們也越發成為泛民的強大對手。何君堯是一個不容小視的角色。他具備「優秀」政客的條件:懂得上位、口才佳、邏輯能力強、面皮厚,懂法律,計策多,還是原住民身份,假以時日,甚至可能會是特首的競爭者。此外,李慧琼早已證明自己有大將之風,周浩鼎是略遜何君堯的類似角色,工聯會的郭偉強在這次也給人很深刻的印象。

【李永達:建制選舉失利 足令梁特墮馬】

自決派:六人大不同 力量被誇大

選舉剛剛結束,媒體喜歡把六名自決派當選立法會議員,作爲報導選舉結果的噱頭。粗略看來,六位議員,連帶相關立場的落選的候選人,總共得票佔19.1%,確實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勢力。可是,仔細分析之下就會發現,儘管他們都用了「自決」這個名詞,這六個人是非常不同的。

朱凱迪和劉小麗都不是把港獨自決作爲主打項目的人。前者關心環保、保育和土地正義議題,後者關注小販權益、性別議題和全民退保。他們一向都不是自決以達成港獨的熱心推動者。在政治光譜上,他們是屬於左翼人士,與以右翼論述的青年新政和熱血公民南轅北轍,根本不是同路人。他們提出的自決,內涵不明。我懷疑,他們理解的自決和其他幾位都有不同,其潛台詞不是要港獨。

拋開兩人的獨立身份,依據他們的社運背景,我認為這兩位的立場和泛民頗為相似,劉小麗思想上類似關注弱勢群體的工黨;朱凱迪提出的「民主自決」,主張人民有權決定新界發展模式,其理念大概和社區自治類似。兩人的行為模式上可能類似激進民主派。他們在對待中央的態度上與傳統泛民的差別,可能只是缺乏議員經驗的原因所致。

羅冠聰、劉小麗、朱凱迪當選,顯示溫和本土自決路線獲得市民支持。(香港01記者攝)

香港眾志是其靈魂黃之鋒的政黨,知名度低和面目相對模糊的羅冠聰之所以能出選,純粹是因爲黃之鋒未夠年齡參選。眾志除了年紀之外,就和傳統泛民分別不大。在媒體上不斷呼籲支持眾志的名人,原先都是泛民的擁護者。眾志現在打出的自決口號,儘管在形式上保留了港獨的選項,但結合其他言行(比如很多人都認爲黃之鋒是大中華膠),我認爲他們實際支持的是類似公民黨主張的「内部自決」,而不是港獨。

所以,我把朱凱迪、劉小麗和羅冠聰歸為「民主自決派」,而和熱普城及青年新政的「港獨自決派」相區分。「民主自決派」,更應該把他們放在泛民的集團之中。

這樣一來,真正的「港獨自決派」,只有兩個以右翼論述為基本特徵的本土/港獨黨派共取得三個議席,成爲立法會中的新的右翼勢力的代表。

青年新政在選舉奪得兩席,游蕙禎和梁頌恆分別在九西及新東當選。(資料圖片)

青年新政是效率最高的政黨。他們只得到3.9%支持率,卻拿下了兩個議席。青年新政是面目極爲模糊的黨,有傳是中聯辦的無間道,即便不是,憑其以往的行動,也只顯示了他們是齋講不做(只說不做)的政黨。確實,青年新政既沒有具體的政綱,也缺乏清晰的立場,更加沒有做過值得一提的實事,只憑「自決」的口號就得到兩個席位,比朱凱迪還要奇蹟。

梁颂恆能成功當選,主要靠的是梁天琦在新東補選時打下的基礎。就他本人來説,其實乏善可陳。但梁颂恆不是本土民主前線(本民前)的梁天琦,梁天琦在旺角騷亂站在第一線,梁颂恆最多會擺街站籌款,所以很難指望他在立法會他會變成梁天琦的化身。

游蕙禎的當選更令人莫名其妙。她在論壇上表現的糟糕可謂倒數的。儘管我不喜歡熱普城,但老練的政客「教主」黃毓民居然會輸給她,還是和王維基出局一樣荒謬。她能當選一方面可能是青春與外貌上佔優勢,一方面是雷動計劃幫了一把。她對政治表現得一無所知,本身又毫無議政的能力,在立法會的前景難以想像。

【梁啟智:立會選後 先評雷動計劃:離地不透明】

熱普城的賣點是煽動(廣義的)種族主義,鼓吹港人至上(這裏的港人是他們想像和虛構的群體),用下流和歧視女性的語言(如林卓廷對國師的批評)煽動歧視新移民,把仇恨政治發揮得淋漓盡致。但是和本民前相比,熱普城遮遮掩掩前言不搭後語的態度,更令人覺得其虛僞。熱普城理論和泛民堅持的較爲左翼的普世價值完全相背離,從這個意義來説,城邦論作為一種「思想病毒」,比建制派是泛民更大的敵人。鄭松泰是熱普城中相對低調的一個,他的真實立場還有待觀察。

在九龍西直選從未敗陣的黃毓民(中),迎來首敗,與敗選九龍東的黃洋達(左)和當選新界西的鄭松泰(右)一同躬躹道歉。(鍾偉德攝)

所以,對於本土/港獨的力量不必誇大,根據我的歸類,本土派只有11%的支持率(青年新政3.9%,熱普城7.1%)。無論與泛民還是建制相比,都只是很小的比例。本土派在議會中能不能起作用,要視乎泛民政黨是否願意和他們聯合。如果他們的港獨立場不變,會是最大的障礙。如此一來,即便這三人能聯合(事實上,雙方還有很深的過節),作用也非常小。

【湯家驊:激進坐大泛民瓦解 新一屆立法會更紛亂更無能】

泛民:需重整旗鼓 失地非太大

根據以上分析,非建制派陣營可以用是否主張港獨為標準,分為「是」與「否」兩個陣營。潛在主張港獨的,有青年新政為代表的本土派以及熱普城聯盟,這是真正的港獨自決派。不主張港獨的包括傳統泛民政黨(民主黨、公民黨、工黨、民協、街工、新民主同盟),激進泛民派(社民連和人民力量),以及民主自決派(劉小麗、朱凱迪、香港衆志)。

在形象上,傳統泛民和激進泛民截然不同。但是在實際上,彼此之間的分野不是這麽大,儘管在歷史上有過不同(甚至是牙齒印),對抗爭的手法(是否拉布)也還有差異,但這種差異愈來愈小。

由於出現了本土派和自決派,泛民的勢力有所減退,兩者加起來只佔總票數的35.8%。從這個意義上說,泛民作為一個整體有所退步,但考慮到自決派也是「新的泛民派別」,總共有44%的票數(傳統泛民28.6%,激進泛民7.2%,自決派8.1%),和建制派基本旗鼓相當,失地並非太大。

但泛民內部則有喜有悲。民主黨和公民黨都實現了新舊交替,尤其是民主黨的交替最為徹底,加上超級區議會兩席,總共7席,議席反而比上次多,重新成為民主派第一大黨,已經走出了所謂2010年的「賣港」的陰影,是這次選舉的最大贏家之一。另外新生代上位,甚至可以期望以往流走的少壯派回歸,進一步壯大力量。公民黨也全取五席,相當不俗。現在民主和公民兩個黨都幾乎是新生代當道,結構不錯。

據指胡志偉提出特赦佔中人士及警員前,並未有知會立法會黨團。(資料圖片)

不過,和建制派相比,泛民議員中,缺乏領軍人物。凃謹申資歷最老,但似乎一直不在民主黨的權力核心。其他年輕的議員,都是初次當選,影響力有限。公民黨中的律師數目大幅減少(只剩下兩個),更缺乏像何君堯這樣的厲害角色,在議會鬥爭中,與建制派律師黨抗衡,可能會處於下風。

工黨則慘敗,只有一人入局,李卓人、何秀蘭都已經快要退休,接班人還看不到影。街工向來是個一人黨,現在也看不到解決這個問題的希望,梁耀忠退休之後可能會面臨亡黨危機。民協隨着馮檢基和譚國僑雙雙落敗,則已經到了亡黨的邊緣。新民主同盟失利之後也面對同樣的困境。工黨尚有可為,其他三個黨都不樂觀,它們最後可能會被大黨吸收。

激進泛民是這次最大的輸家。社民連和人民力量只在新界東獲勝,其中陳志全的當選,還多少是拜長毛梁國雄的個人魅力所致。長毛是社運界的奇蹟,當現在人們讚嘆朱凱迪高票當選的時候,不要忘記,長毛第一次當選時,才真的一下子打開了社運界參政的想像。但社民連的其他兩位新候選人,表現都不理想。

人力在其他地方都沒有獲勝,這比較可惜。人力的候選人以70後和80後為主打,在能力上和學識上也是相當理想,而且他們的表現和付出的努力也有目共睹。比如,我不太支持他們拉布,但每次他們論述的時候,都覺得他們說的有道理,可見他們確實在論述上下了相當大的工夫。我認為他們多少都是爭議極大的雷動計劃的受害者。社民連以堅毅著稱,人力希望也能和社民連一樣能堅持下去。

【林輝:長毛與毓民:兩種氣度,兩種結局】

人民力量在是次立會選舉中與社會民主連線合作,同選新界東的慢必和長毛以「一票長毛,一票慢必」為口號,希望慢必能挾長毛得票王的優勢,再次進入議事堂。(黃永俊攝)

中間派:注定不會是寵兒

中間派的幾個人(王維基、方國珊、新思維和民主思路)無一當選,總共也只有4.6%的支持率。王維基的落選是個大冷門,極為可惜,也是雷動計劃的受害者。方國珊也只是輸給長毛一點點,也甚為可惜。其實中間派在香港政治中應該有一席之地。但這個年代,中間派注定不會是寵兒。但是,來日方長,新思維和民主思路以後在政壇還會有一席之地。

總結一下,這次選舉,證明了建制派的力量依然強大,但隨着傳統派別老一輩的退場,西環化成爲趨勢。泛民有得有失,穩住了基本盤,在數量上保持了與建制派抗衡的能力,但人員結構上不如升級換代的建制派理想。由於民主黨和公民黨兩個核心換血的成功,和小黨的凋零,下一輪重組可能會發生。本土派的成績則被過於誇大,事實上,支持右翼本土主義的政黨只取得11%的選票,而且入選的三人在議會中作用也不大。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