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士】要成功首先不能怕失敗 擁抱你的弱點才能更上一層樓

撰文:開卷有益
出版:更新:

編按: 別讓恐懼阻止你跨出成功的第一步!暢銷書《脆弱的力量》作者布芮尼.布朗最新力作《召喚勇氣》,將20年研究成果及各界領導人實證彙整成勇氣指導手冊,教大家覺察情緒衝擊、不逃避尖銳對話、從心同理創造真實的主導力,領導自己或團隊開創更多可能。

在我遇見羅斯福那段名言的那一刻,有三件事突然變得清晰無比。第一件事是我所謂的「脆弱物理學」。這個理論相當簡單:假如我們經常做個夠勇敢的人,一定會有跌倒的一天。

勇敢並不是說,「我願意冒失敗的風險。」而是說,「我知道遲早會失敗,但仍然全力以赴。」一個勇者卻不曾嘗過失望、失敗、甚至是心碎的滋味,這樣的人我從沒遇過。

假如我們經常做個夠勇敢的人,一定會有跌倒的一天。(unsplash/anthonytran)

第二件事是,羅斯福的那段名言一語道出我對脆弱的所有理解。我們在面對不確定、冒險與情緒風暴的時候,會感到脆弱——我在二十年前的研究中,第一次發現了脆弱的這個定義。

從此以後,我所做的每個研究,包括對領導力的研究,都一再印證這個定義。脆弱無關輸贏,它指的是,當你無法掌控結果時,仍然勇敢站出去。

在我們所有的資料中,看不到任何證據指向脆弱代表軟弱。

脆弱是一種輕鬆的感覺嗎? 不是。

脆弱會讓我們感到焦慮與不安嗎? 會。

脆弱會使我們想要自我保護嗎? 保證會。

敞開心胸且不做防備的面對這些感覺,需要勇氣嗎? 絕對需要。

在我們所有的資料中,看不到任何證據指向脆弱代表軟弱。(unsplash/anthonytran)

我學到的第三件事已成了我的處世原則:假如你不在必要時冒險,承受挫敗,我對你的意見就不感興趣。不敢下場競賽,卻把所有精力用來批評放膽嘗試的人,這樣的人比比皆是。

嘴裡只吐得出批評和酸言酸語,只會危言聳聽。如果你不置身於風險中,卻又要批評別人,我對你所說的話一點興趣也沒有。

我們一定要避免做出這種不負責任的反饋,而且堅持不把盔甲穿回來。在我們的研究參與者中,堅守這兩項原則的人有一個共同點:非常清楚誰的意見值得聽。我們需要徵詢那些人的意見,即使非常刺耳,也必須耐心聽下去,並牢牢記住,直到從中學到一些東西。

我們需要徵詢那些人的意見,即使非常刺耳,也必須耐心聽下去。(unsplash/headwayio)

但很顯然,某些圈子的人有一種誤解,以為我鼓勵領導者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揭露個人經驗,公開分享自己的感受。我想,這是因為有些人將我在TED談論的主題,以及《脆弱的力量》的內容斷章取義,再加上我現在做的事,80%與脆弱和領導力有關。

現今的世界習慣過度誇大,這就是最好的例子。有些人會把他們自以為了解的幾樣事情兜起來,然後做出一個清楚、稍微有趣,但完全錯誤的結論,我們都認識這樣的人(我們也曾是這樣的人)。現在讓我們用兩個看似矛盾的說法,消除這個迷思:

1、我不提倡將過度分享、不分青紅皂白的和盤托出,視為領導工具,或是為了展現脆弱而展現脆弱。

2、沒有脆弱,就沒有領導的勇氣。

這兩個說法都是正確的。當人們問我,「領導者應該和同事或員工分享多少東西? 尺度如何拿捏?」我知道,這的確是個問題。

我不提倡為了展現脆弱而展現脆弱。(unsplash/all_who_wander)

我認識一些勇敢的領導者,他們擁有神奇的與脆弱共處的能力,但實際上透露的私人資訊卻很少。我也看過一些領導者,把不該分享的東西全都不吐不快,卻沒有展現任何與脆弱共處的能力。

我們永遠要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圖,了解在角色與關係的脈絡下,脆弱的限度在哪裡,並畫出底線。不設限的脆弱就不是脆弱,而是懺悔、操弄、絕望,或驚嚇與畏怯。

我有時會以一位年輕執行長為例,說明什麼不算是脆弱。這位執行長在某次演講結束後來找我,他的公司在六個月前剛完成第一輪募資。他對我說,「我懂了! 我現在火力全開!我要向大家好好展現脆弱。」

那位熱血沸騰的執行長向我說明,「我打算向投資人和團隊說實話:我的麻煩大了,我們一直在燒錢,而我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幹嘛。」

他停頓了一下,看著我說,「你覺得怎麼樣?」

我把他拉到角落坐下來。我看著他,重述我剛才的演講內容,因為他顯然沒聽懂:「我覺得怎麼樣? 我覺得你會再也募不到任何資金,而且把某些人嚇個半死。不設限的脆弱不是脆弱,而可能是恐懼或焦慮。我們必須思考,分享的理由是什麼?對象是誰?他們的角色是什麼?我們的角色又是什麼?我現在的分享恰當嗎?有幫助嗎?」

我看過一些領導者,把不該分享的東西全都不吐不快,卻沒有展現任何與脆弱共處的能力。(unsplash/productschool)

假如我是那位執行長,我不會在所有投資人或朋友和同事面前,像那樣一吐為快。那不是個明智的判斷。這些夥伴可是辭掉了大好的工作,來和我一起打拚,實現我的願景。

脆弱並非搏取同情的工具。身為領導者,那位執行長需要坦誠面對他的團隊與投資人,而他展現脆弱的對象應該是有能力幫助他度過難關的人。

若不了解自己的角色,明辨專業界線,釐清自己的意圖與期待(尤其是我們沒有意識到的),為了分享而分享的行為,充其量只是洗滌、發洩、說閒話,或是被潛藏需求驅使的其他行為。

《召喚勇氣》封面。(天下雜誌)

以上內容節錄自《召喚勇氣》。

作者:布芮尼.布朗

譯者:廖建容

出版社:天下雜誌新的一年,新的開始。拿出你的勇氣來01撐場發表己見吧!

立即下載《香港01》,緊貼公務員職位空缺、勞工處筍工推介,了解CV、面試致勝技巧!

下載網址:https://hk01.app.link/bkbJyY5t4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