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內人語】港式紋身師傅Jimmy說故事 由本土到蜚聲國際

撰文:陳盈瀛 余思朗 黃立暉
出版:更新:

紋身歷史的發源,很可能比我們想像的還要久遠。據考古證實,早在2,500年前的女性木乃伊皮膚上,已能夠找到墨色殘留的印記;而中國自古代就有關於刺青的記載,《左傳.哀公七年》寫道:「太伯……仲雍嗣之,斷髮文身,裸以為飾。」當中所指,剪頭髮和紋身,皆是為身體的裝飾。回看紋身在香港的發迹雖然晚了一點,但在短短數十年之間,卻成為了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和歷史寫照,深植於我們的生活之中。
攝影:陳嘉元、林振東、李孫彤、鍾偉德

Jimmy是其中一位最早創作龍圖案的紋身師,其後更大大改良了圖案變化及動感,揚威國際。「香港紋身風格,就是龍。」

二戰與第一代紋身師

將近70歲的何惠民是香港第二代紋身師,更多人稱呼他Jimmy。在這一行打滾,取個英文名是首要的,因為打從一開始,香港的紋身工業就是由外國人的需求帶起。「1950至1970年代是香港紋身的黃金時代,殖民統治時期,許多英國、美國水兵途經香港,都會找我們紋身。」超過半世紀,Jimmy對那一段歷史依然記憶猶新。

那年是1946年,James在尖沙咀玫瑰酒店(現東企業廣場)開設了香港第一間紋身店「玫瑰紋身」(Rose Tattoo Studio)。內行人總多多少少耳聞過他的傳奇故事:原本在越洋商船上擔任工程師的他,有次穿越印度洋的時候船隻被日本潛艇擊沉,幸運地被美國軍艦所救,被帶到加爾各答休養。他在當地接觸到印度紋身並燃起了興趣,有見當時的紋身機大多是使用廢料構製而成,加上外形粗糙笨重,James回到家鄉上海後就開始研製更加精細的紋身機。二戰後上海爆發內戰,James帶着家人落戶香港,也將他的紋身技術帶到本地……

1950至1970年代,大量英美水兵到訪紋身店,紋身成為他們慰藉心靈的渠道;港式紋身則隨着水兵的足跡,漂洋過海。

慰藉行軍心靈的痛

「那時候生意做個不停,早上未開門已經有人開始排隊,由早上11點做到凌晨三四點才收工。父親加兩名徒弟,每日可以接幾十個客人,很誇張!」店面設於前英國水軍總部附近,開店不久,James已聯絡到當時在香港駐守的英軍及美軍,其時的紋身店只此一家,很快就傳遍了整個軍港,只要想紋身的人都會想到「玫瑰」。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以後,紋身店的生意更加應接不暇。香港作為一個戰略港口,經常有外國戰艦進出,紋身店每天堆滿世界各地的水兵,對於長時間離鄉背井的軍人而言,紋身店是一個安定心靈的地方。「一出海就不知道是否有命回來,萬一遇上不測屍骨不全,家屬都可以憑着他們身上的紋身辨認身分。」為了慰藉心靈,艦艇一靠岸,水兵往往不是上酒吧按摩院盡情放縱消遣,就是造訪紋身店用痛楚激勵自己。鄰近添馬艦海軍基地和海軍船塢的灣仔,也因此增添了幾家紋身店,主理人是師承James的4名徒弟,由九龍至港島,漸漸打開了新的版圖。

多年來都是前店後居,「因為以前要工作至凌晨,索性住在紋身店。」紋身與生活早就密不可分。

紋身是一種原創藝術

紋身在軍人間愈漸成為一種流行。「紀念性又有,嗜好又有,要威都有。」但圖案選擇大同小異,原創性不大:例如船錨加上女孩子或心形圖案,寓意早日泊岸安定下來;宗教或國家標誌,象徵個人經歷和信念。隨着紋身在香港落地生根,James的紋身店逐漸加入了富有東方特色的紋身圖樣及意涵。

例如分飛燕子代表思鄉之情,長劍刺虎意味克服「苦」難。Jimmy眼見當時父親所作的紋身效果死板,欠缺動感,開始自己研究,苦練畫功。「父親始終沒有美術根底,畫工不好,做出來的圖案變化亦有限。於是我不斷練習畫圖,那個年代沒網絡也沒人教,都是靠自己想像,畫得不好又再改良。」向父親借了一套工具在尖沙咀自立門戶,那年他15歲。Jimmy開始從中國文化中取材,大量創作龍、鷹、鯉魚等當時市面沒有的原創圖案,變化多端且活靈活現的神態獲得許多外國水兵青睞,香港紋身更隨着他們漂洋過海成為一股風潮,影響歐美。

「很多人慕名而至,因為我有一定名氣。」不是Jimmy自傲,牆上掛着多張獎狀及證書,分別由歐洲、日本的紋身協會頒贈。「國外的紋身師來到香港,覺得我的技術還比他們卓越,於是主動送來證書,邀請我加入協會。的而且確,紋中國式的圖案他們始終欠了點神髓,要不構圖太卡通,要不有形無神。」1960年代之後,香港紋身在國際間已有一定口碑,經由國外繞了一圈,反而成為潮流,在香港社會逐漸流行。「起初中國人都認為紋身是黑社會的標誌,敬而遠之,但這麼多年來,我的顧客沒幾多個是黑社會,他們不過是喜歡紋身,到現在都一樣。」

牆上掛着多張由外國的紋身協會頒贈的獎狀,見證早年的香港紋身在國際間已甚具影響力。

當紋身師先看人品

店中沒有明文規定,但Jimmy的紋身店有鐵一般的原則:「粗口不紋,18歲以下不紋。」上門毋須預約,按圖收費,不像現在有些紋身師喜歡按時收費,他堅持明碼實價。視乎圖案複雜程度,早年紋身就要數百至千多元不等,不算便宜。「我們做的是口耳相傳的生意,技術高就可以收貴一點。師傅手勢有快有慢,按時收費不公道,好像我做得很快,一隻豹我半小時不用就紋好。」

紋身是一門技術要求很高的職業,墨水刻進皮膚,一生一世,每下落針都要準確無誤。傳統的紋身行業奉行師徒制度,學手藝,更學做人。高峰時期天天有人拍門,請他收為徒弟。「生意好的日子,紋身行業的確好賺,收入可以是普通打工仔十倍八倍不止。年輕人當然是看好前景,紛紛想入行。」但他並非人人肯教。「首先要看人品,然後看畫功。」至今收過十多位徒弟,但他的原則從來未改。「成為紋身師,最少要學習1年以上。頭3個月我會收取學費,之後他可以留在我的店中實習,畫要畫得好才有機會碰紋身槍,畫不好就一直繼續畫,直至滿意為止。」他相信嚴師出高徒。

早年已有日藉紋身師(中)短暫駐留Jimmy(左)的紋身店,交流紋身技術。

不過自從1990年代之後,訪港戰艦減少,紋身店的生意大不如前,多間舊式紋身店因此而結業,Jimmy的生意也銳減至平均每天一兩位客人。現時店中有兩名學徒,都是二十多歲出頭。兩人有正職,對紋身卻有一番熱情。「現在的人視為興趣,覺得做紋身師有型。」訪問當日正好有一位國內客人上門,紋完身,表示一年後會來港正式拜師。問到中國紋身工業也日趨成熟,為何他仍要千里迢迢來港學藝?Jimmy語帶肯定地說:「香港紋身由以前就好出名,這是不爭的事實。」10月份Jimmy參加了香港國際紋身展,作為最老經驗的參加者,看見國內外輩出的新人,他都主動走到攤位前觀看。「我想知道他們的水準有多高,但發現實際上沒幾多個做得好。現在這一代,許多人只靠上網自學,沒幾個願意刻苦地拜師學習、磨練技術,功夫自然不到家。一來做得『咪咪摸摸』,二來畫功太差,難成大器。紋身做得好沒有捷徑,只能靠努力。」老一輩的手藝,是一輩子的堅持。

Mirmanda在尖沙咀小小的工作室只有書枱和一張紋身床,她通常事前已和客人商量好圖案,再現場量度位置和大小,若紋身不大的話,整個過程只需一小時。

文青派紋身 寫實地說故事

近年興起小清新、文青系的紋身風格,紋身的選擇不再是「左青龍右白虎」,而是可以更個性化。如果一幅畫能展現畫師的性格和想法,那紋身師的作品亦透露了他的故事,在成為紋身師之前,他們更是用圖案展現自己及別人個性的畫師。張希敏(Mirmanda)兩年半前自薦入行,一開始是紋韓系小清新的小花小草,後來漸漸發展出自己的風格,寫實畫風結合平面設計的幾何元素,畫出不一樣的「文青風」。自己興趣加上父母的栽培,她從小喜歡畫畫,大學更到美國修讀Fine Arts。完成學業後回港從事廣告,做了幾年卻發現畫畫才是自己興趣所在。「紋身可結合畫畫和平面設計,自己的作品可以在別人身上保留一輩子,是很有成功感的事。」

Mirmanda的作品偏向寫實風格,畫的多數是自然景物,山、樹、動物等,她採用把陰影逐點逐點畫上去的畫法,這種幼線條、仔細的Dotwork是她的特色,給人一種清新細膩的感覺,亦減去一點粗線條的殺氣,說不上是韓系小清新,反而像素描。「我一開始入行時是做小清新的,慢慢掌握到技巧後,圖案愈做愈大及愈做愈真時,我不想再被定型為小清新。小清新可能是韓式幼線,勾一個框,但內裏欠缺細節,不能保存很久,我想做些有細節有含意的,比較耐看。我寧願被說是文青系,因為每幅畫背後都有故事,小清新很多是小花,沒什麼意思。」她笑說。

Mirmanda請瑞典紋身師在右臂紋上自己養的兩隻芝娃娃,笑說因為牠們還在生,所以紋有顏色的。

每一筆都花盡力氣

紋身的圖案設計相當重要,一不小心就會從「型」墮進「MK」的界別, 她坦言有時候客人自己帶來的圖,尤其是字體很容易有「MK」味,她會改成更耐看及適合他們的圖案。「通常我不會直接使用客人帶來的字體,例如Gothic這種就很『MK』,又比如畫蝴蝶都有兩種畫法,我會畫得較寫實自然,線和陰影逐點點上去。」 Mirmanda會根據客人的故事或意念,重新設計圖案。「通常紋身都有原因有故事,或者想紀念某件事。我想把它變得獨一無二,至少出街不會『撞圖』。有時客人自己想做的圖可能不是最適合他,我會幫他們重新設計,始終自己有學習過這方面的東西,美感會比較好,希望可以用最美的手法把他們的想法呈現出來,保存一輩子。」看紋身師眼明手快,一個看似複雜的圖案他們半小時便完成,但原來過程非眼見這麼簡單。紋身亦是畫畫的一種,但原來兩者最大分別在於所需的氣力。

「紋身要花多很多力,每一筆都要用全身的力去撐開客人的皮膚才能紋,尤其是如果紋的位置皮膚比較有彈性的話,就會很累。畫在紙上的話,輕輕力上色都會上到,但紋身要逐筆慢慢來,很慢動作,把畫畫整個動作再拉長,但用更多的力。」Mirmanda認為工時和以前做廣告差不多,「放工後仍要畫圖,每天大概做10小時,但可以做自己想做的東西,而且紋了上身如果客人喜歡我亦會很開心。以前我是客人的一雙手,現在是做回自己想做的事,自己畫自己設計的圖,滿足感很大。」

張希敏(Mirmanda)

畢業於加州州立大學長灘分校,修讀美術。回港後從事廣告,其後向飛騰刺青自薦成為兼職紋身學徒,約兩年前成為全職紋身師。

Instagram: mirmandainks

年輕人的三個「怕」

紋身近年愈來愈流行,身邊不少年輕朋友亦興起紋身的念頭,紋身似乎已由從前的非主流慢慢變成主流文化。但相信當不少人打算紋身之時都會有三個「怕」:一是怕後悔;二是怕圖案不好看;三是怕父母。Mirmanda從十多歲開始有第一個紋身,慢慢「炸」了整隻右手手臂,現在更當上紋身師,父母不但不反對而且十分支持,認為紋身亦是畫畫的一種。「他們從小時候就栽培我畫畫,所以關於畫畫的東西他們都很支持,他們亦把紋身當是藝術來看待。」

來找她紋身的人大多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不少都是第一次紋身,甚至有人把父母亦介紹來找她紋身,「曾有讀大學的女孩子來紋身,之後她爸媽都來了,先是媽媽來紋了兩三次,紋蝴蝶和花,前幾天爸爸也來了,紋了葫蘆加對翼,在天上飛。也有另一個客人的父母兩個都來紋女兒的名字,一個紋中文單字,一個用畫來表達,我問他為什麼想來紋身,他說:『無啊,支持吓個囡。』他想了解女兒在做什麼,嘗試那種感覺。」

Ann Wong(陶瓷教師)

「我是學Fine Arts的。對我來說,紋身是一種身體的extension。從小已常幻想『如果我喺個身度加啲嘢,會變成點呢?』所以21歲時已經開始紋身,現在也會穿環。修讀藝術時,已明確了解自己是玩顏色的人,所以我打的第一份工是hairdresser,我的紋身一開始時也是充滿色彩。由於我着重、喜歡的只有顏色,所以我手上的紋身是沒有outline的,而且堅持自己畫圖予紋身師,直接把心中想的圖案填色,所以你會看到手腕上的圖案有一種木顏色的質感。」

Eva(見習咖啡師)

「我十分喜歡村上春樹的《海邊的卡夫卡》,卡夫卡在捷克語是烏鴉的意思,書中經常提到一本書叫《In Dreams Begin Responsibilities》,書中主角經常遇到希臘神話式的悲劇,是一個講述他如果對抗命運的故事。」

 

Dawn(藝術家)

「這是《愛麗絲夢遊仙境》中的兔子先生,故事一開頭就是牠帶愛麗絲進入Rabbit hole,Rabbit hole可解作靈性的境地,亦可以指吸毒的意思,我自己樂隊亦寫了首歌叫《Rabbit Hole》。3星期前紋了這個藍月亮,是『Once in a blue moon』的意思,中間用線把兔子和月亮連起來,寫着『how long is forever』,亦是引用自《愛麗絲夢遊仙境》。有些人即使只是在生命中出現一段很短的時間,已經可以讓你記住一輩子。」

Jacob(兼職售貨員)

「這隻獅子是在英國紋的,因為覺得獅子代表英國。可是,想不到應該用什麼代表香港,於是就紋了一隻豬。」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