篤姬、龍馬傳、真田丸 NHK大河劇唔只武士劇歷史劇咁簡單

撰文:中和出版
出版:更新:

「大河劇」是NHK綜合電視台的招牌節目,也是日本電視節目的招牌。博物學者荒俁宏在《NHK博物志》一書中寫道:大河劇不是《水戶黃門》那樣模式化的武士劇,而是電視上用自力破壞模式化的文藝作品,以連連打破電視界常識的形式發展。倘若把電視節目分為教養節目、娛樂節目、教育節目,有專家認為大河劇可算「電視式教養」的節目。

↓↓↓原來他們也曾主演過大河劇!↓↓↓

+6

電視連續劇冠以「大河」二字,足見其長。通常是五十來集,每週日晚上播一集,四十五分鐘,從一月播到十二月。起初叫「大型武士劇」,所謂大型,是當時電視劇一般為三十分鐘。後來叫「大型歷史劇」。小說有歷史小說與武士小說(日文叫「時代小說」,類似武俠小說)之分。歷史小說無限地接近歷史,而武士小說不大受歷史約束。電視劇也分為歷史劇和武士劇(日文叫作「時代劇」)。一九六四年第二部大河劇《赤穗浪人》播映,《讀賣新聞》予以報道,仿「大河小說」稱之為「大河電視劇」,一九七七年NHK紀念「大河劇十五年」也正式採用了這個叫法。大河劇有兩大特點:一是播映一年;二是歷史劇,描寫歷史人物的一生,也有虛構的,史無其人。

第一部大河劇是一九六三年的《花生涯》,連綿不斷,到二〇一七的《女城主直虎》,共播出五十六部。大河劇製作向來被譴責花錢如流水。因發生貪污製作費事件,不得不提高經費透明度,可知近十多年一集製作費大約六千多萬日元,五十集總額為三十億日元左右,大半用於佈景等美術方面,編劇費、演員費秘而不宣。

第一部大河劇是一九六三年的《花生涯》。(劇照)

一九五三年二月日本開始放電視。當時大學畢業就職起薪是八千日元,一台十七寸電視機十五萬日元。輿論不看好電視,批評它淺薄,衝擊青少年讀書的良好風氣。社會評論家大宅壯一甚至抨擊電視把一億日本人變成白癡。電影業嘲笑電視是電氣拉洋片。敵視電視的五家電影廠一九五六年締結協定:不許電視台播放劇場用電影,專屬演員拍電視片須經廠方許可。電視台不得不從美國進口《超人》之類的電視劇,更大殺電影的威風,奪取觀眾。電影導演新藤兼人回憶:起初電影人沒有把這麼個方盒子放在眼裡,但它具有報道性、藝術性、速度,具有非常大的力量,一下子變成巨人。

一九六〇年代初電視技術還相當幼稚,NHK藝能局長長澤泰治一聲號令,拍電影拍不出來的大型電視劇,讓全國視聽者轉向我們。和意大利電視台合拍電視劇《兩座橋》的合川明、北條城等人回國,合川為製片人,北條編劇,大河劇計劃付諸實施。大概長澤局長心裡算計的是用電影的大牌演員,再加上電視的其他優勢,必勝過電影。然而有「五廠協定」擋道。合川明天天上門敦請佐田啟二,這位當紅的電影演員終於被說動,當然也包括酒吧美酒的打動,但也有個說法:佐田在拒絕期間認真研究了美國電視狀況,終於認定今後的娛樂之王是電視。他的參演使五廠協定變成了廢紙。女演員淡島千景等相繼出演。

《花生涯》據舟橋聖一的歷史小說改編,描寫江戶時代末彥根藩主井伊直弼任大老輔佐江戶幕府將軍,反對攘夷論,主張開國,推行近代化,最終被浪人殺害。週日晚上八點四十五分開播,澡堂裡都沒人泡澡了。佐田啟二有個兒子叫中井貴一,貴一這名字是小津安二郎給起的,他媽常說他不如他爹漂亮。貴一在一九八八年大河劇《武田信玄》中扮演武田信玄,平均收視率迫近百分之四十。瞬間收視率為百分之四十九點二,僅次於一九六四年《赤穗浪人》殺進吉良上野介宅邸的場面(百分之五十三)。製作第三部《太閣記》,大河劇推出了自己擢拔的演員,造就電視明星。

《武田信玄》。(電視宣傳海報)

大河劇多是用小說家的原作改編。最多是司馬遼太郎六部,而後是吉川英治四部,山岡莊八三部,海音寺潮五郎、大佛次郎、永井路子、宮尾登美子等兩部,陳舜臣、井上靖、池波正太郎、山崎豐子等一部。一九七八年的《黃金日日》是先立選題,再約請開創經濟小說的小說家城山三郎撰寫原作。主人公呂宋助左衛門不是武士,而是一個從事海外貿易的商人,把呂宋壺等物產賣給一統天下的豐臣秀吉,大發其財。得知被當作寶貝的呂宋壺原來是當地的尿壺,秀吉大怒,助左衛門亡命海外。後得到柬埔寨國王的寵信,東山再起。這部大河劇超出了武士的框架,眼光轉向了庶民與經濟。

一九八〇年山田太一的《獅子時代》是編劇直接創作腳本之始。翌年由橋田壽賀子編創《女人太閣記》腳本,一炮而紅;一九八三年為NHK的另一個招牌節目「連續電視小說」寫《阿信》,一九八六年、一九八九年又相繼寫大河劇腳本《命》和《春日局》。二〇一〇年以來大河劇全部是編劇的原創。

《阿信》當年播出後,紅出日本,成為亞洲經典劇集。(電視宣傳海報)

大河劇提前一兩年公佈下一部以及再下一部的題材和演出陣容。二〇一八年是《西鄉隆盛》,由女作家林真理子寫小說,女編劇中園美保改編劇本。昭和年代也漸行漸遠,一九六四年東京奧運會已過去半個多世紀,二〇二〇年東京奧運會在即,大河劇應時應景,二〇一九年第六十八部叫《飛毛腿》,演義日本與奧運會的關係史。大河劇完全由NHK製作者掌控,一九七四年《勝海舟》本來是倉本聰改編子母澤寬的原作,跟製作者發生衝突被「降板」(炒魷魚)。好個倉本聰,直奔北海道,定居富良野,寫出了著名電視劇《來自北國》。

歷史劇是「劇」,不是史書,也不是歷史教科書。它戲說歷史,若沒有戲,就跟史書是一路貨色了。或許可說是過去和現在的對話,但大處也得儘可能符合歷史,不然就不該叫歷史劇。小說家大岡升平批評井上靖的歷史小說《蒼狼》是「借景小說」,借屍還魂,借歷史的衣冠來表現現代人的思想感情。大河劇就是「借景電視劇」。越是吸引人之處,往往越是妙筆生的花。創作應該使人物有深度,不能使歷史出笑話。讓《風林火山》的人物說「估計上杉來週攻擊」,觀眾就笑了,因為明治五年日本「廢太陰曆,頒行太陽曆」之後才有了「來週」的概念,此前當然也沒有週日之說。「全然」、「絕對」、「時間」、「運動」這些現在常用的詞語都是江戶時代沒有的。只要不出大格,細節可任由作家、編劇發揮想像力。史學家不識趣,跟歷史劇叫真,終歸像是對風車挑戰。

從一九六七年《三姊妹》起,大河劇聘請史學家做「歷史考證」。後來又增加「建築考證」、「風俗考證」、「服飾考證」以及方言、能樂、茶道、馬術之類的指導,大有還歷史以本來面目之勢。歷史考證不是要再現史書,而是護駕歷史劇正確地虛構,不歪曲歷史事實,不出現那個時代沒有的東西,例如某大河劇被指出江戶時代沒有那種貓。稻垣史生擔任過五部大河劇考證,一九七一年撰寫了一本《歷史考證事典》,一九八一年又出版《考證.斬電視歷史劇》,指出包括大河劇在內的歷史劇滿屏荒唐言,而擔任考證的史學家怕得罪電視台,特別是NHK,那就沒錢賺,所以不多嘴。不過,史學家有時也需要妥協。日本人嘲笑中國人纏足,其實他們也自有惡習,例如江戶時代女人出嫁後剃眉染齒,倘若照實演,美女一張嘴,黑洞洞像吃人鬼一樣,這戲也就沒法看。

【相關文章:在網路上看到的富士山景照要在哪裡才能拍到呢?(按圖預覽)】

+5

歷史被視覺化、藝術化,史學不大在意的問題卻每每被注意,甚至被強調,例如井伊直弼在櫻田門外被十八個浪人殺害,製作者提問:當時門開着,還是關着。考證者無言以對。中國學人批評日本做學問總計較雞毛蒜皮,卻也無人關注過這樣的細節。據說,憑積累的學識能當場回答的問題頂多百分之二十,其餘都需要查資料才能準確地回答。一些小道具,小說可以避而不寫,電視劇的畫面上卻不能空空如也。史實有誤,即便學者指出了,最終還是由製作者決斷。

二〇一一年《江》慘遭非難,說它「毀了歷史劇」。江是武將淺井長政的女兒,三姊妹中的老三,母親是織田信長的妹妹市。第三次婚姻嫁給了德川幕府第二代將軍秀忠。其姊茶茶是豐臣秀吉的側室(或者正室),即淀君。江的人生夾在兩大勢力之間,真所謂「波瀾萬丈」,但似乎編劇為塑造一個能和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三大霸主直接說上話的、在背後推動歷史的女性,有點不顧一切了,胡編亂造。編造秀忠為避免跟豐臣家開戰,給豐臣秀賴寫信,卻不擷取江在歷史上的人生高潮:疏遠長子家光,溺愛次子忠長,造成爭奪幕府第三代將軍的寶座,最後忠長死於非命,雖然全劇在和平裡收場。日本學美國也搞了一個爛片獎,第一屆就獎給《江》。二〇〇九年成立的「時代考證學會」曾舉辦「大河劇與時代考證」,探討一心忠實於史實的史學家和用虛構追求故事性的製作者雙方的平衡點。會長大石學認為:在形成國民的歷史意識上,大河劇比學校教育的影響還要大,而且有助於故事發生地振興經濟。

NHK是公共事業,不能從事營利活動,但它有個相關公司NHK ENTERPRISES替它經營大河劇生意。大河劇二次利用,產銷周邊商品如體恤衫之類,均是由這個公司經手。大約從一九六九年《天與地》,出版看到了商機,每年大河劇相關的歷史人物和背景的書刊紛紛出版,書店裡平攤。不僅用圖片搶眼球,還詳細地介紹交通、景點等。自一九七八年《獨眼龍政宗》,地方政府出錢,NHK ENTERPRISES操辦「大河劇展館」,為期一年,招徠旅遊。東日本大震災之後,二〇一三年《八重櫻》在福島縣會津若松市舉辦大河劇展館,參觀人數超過六十萬。據姬路市統計,二〇一四年《軍師官兵衛》大河劇展館,給該市所在的兵庫縣帶來二百四十多億日元的利益。二〇一六年《真田丸》在長野縣上田市的大河劇展館參觀人數過百萬,比預期目標翻了一番。大河劇有如此經濟效果,各地競相「申辦」,如滋賀縣的「明智光秀」,熊本縣的「加藤清正」,茨城縣的「水戶光國」,島根縣的「山中鹿助」,千葉縣的「伊能忠敬」、「戰國大名里見氏」、「長宗我部一族」,鹿兒島縣的「以鹿兒島為舞台的大河劇」。

近年大河劇一覽↓↓↓

+12

歷史劇並非忠實地重現歷史,卻要求有真實性。對於作家或編劇來說很有點無奈,卻也是利用歷史、貼近現實的用武之地,一見高低。一九九九年日本實施《男女共同參與社會基本法》,建構男女尊重彼此的人權,充分發揮能力的社會。於是,作為女性第一個執掌大河劇製作的淺野加壽子一反以前描寫戰國時代女性們躲在男性背後一個勁兒忍耐的套路,要讓她們更強些,突出松,演夫婦故事,這就是二〇〇二年的《利家和松》。

一九七三年《竊國故事》的製片人曾說:要在電視劇中突出去年就任總理的田中角榮的年輕宰相的能量。傳聞昭和天皇很愛看這部大河劇,當然他本人從來不會把人名、書名等固有名詞說出口,因為對臣民要一視同仁。

二〇一三年四月二十五日內閣總理大臣安倍晉三卻發話:「我當了總理以後,總是騰出週日的晚上看《八重櫻》,但吉田松陰的寫法很失敗,太糙了。還有久坂玄瑞也寫得有點太輕了。那可太小瞧長州了。」《八重櫻》描寫與長州藩敵對的會津藩士之女八重,戊辰戰爭之後和新島襄結婚,跟他在京都開辦私學同志社。吉田松陰遊歷東北時遇見少女八重和她哥哥(吉田著有《東北遊日記》)。一國的總理以個人之好惡對娛樂節目說三道四,意不在歷史或文化,與前總理大臣麻生太郎抱着一堆漫畫乘車異曲同工,無非拉選票。安倍本人生長在東京,繼承老爸的選區卻是在山口縣,那裡明治維新時代有長州藩,出了吉田松陰、久坂玄瑞等人物。安倍是第八位從長州起家的總理。

二〇一五年大河劇《花燃》匆匆預告時題材與人物都未定,先行定下了場所—山口縣。該劇主人公是吉田松陰的幺妹文(後來叫美和),此外歷史人物有安倍總理公言尊敬的長州志士吉田松陰、高杉晉佐等。媒體批判《花燃》是「NHK阿諛安倍政權」。NHK會長籾井勝人就竹島問題、釣魚島問題說過這樣的話:「政府說『右』,我們不可能說『左』。」節目的內容「不能跟日本政府離得太遠」。可見,NHK的中立、公正也不過是與誰比較而言罷了。

早在一九七五年電影評論家佐藤忠男批評大河劇是站在統治者一邊的說教,有云:「視聽者年年陷入被喋喋不休地說教志士、武將、將軍、軍師、地方官之類的武士階級精英們如何懷抱深深的苦惱與誠實正確地領導我們人民的窘境。」這裡的「人民」一詞日本幾乎不用了,代之以「國民」。日本人那種臥薪嘗膽、持之以恆的國民性最令人起敬,大概耐心看一年的大河劇也是國民性訓練。一九九〇年代以來大河劇人氣似趨於低落,但眼下仍然是「國民的節目」,因為別的好像也沒有甚麼可看的。

以上內容節錄自李長聲《光看沒有酒,櫻花算個屁》。

▼▼【相關文章.按圖放大率先預覽】▼▼

【日本文化】八個日本人眼中的失禮行為:當眾抺鼻涕丶唱K Cut歌

+13

書名:光看沒有酒,櫻花算個屁
作者:李長聲
出版社:中和出版

【本文獲「中和出版」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