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浙江50位村民耗費13小時 造出逾20米長「龍糉」 

撰文:崔德興
出版:更新:

端午節臨近,不少人都已經開始包糉應節。浙江遂昌縣一條農村,近日就有50位村民合力造出一條長達20.18米的「龍糉」。
製作這條「龍糉」,要用上110分斤糯米、20公斤臘肉和6000多張箬葉,用50人之力,也要耗費13小時才能完成,到把它蒸熟又再用上12小時。

浙江50位村民花費13小時,造出逾20米長「龍糉」。(網上圖片)

6月13日,浙江遂昌縣王村口鎮橋西村誕生出一隻直徑11厘米、長20.18米的「龍糉」。它由50位村民用110分斤糯米、20公斤臘肉、4.1萬根龍鬚草、6000多張箬葉,耗費13個小時包製而成,把蒸熟又用上12個小時。

據悉,當地50位村民從12日清晨起就開始「動工」。「龍糉」的製作工序繁瑣,要先在半圓形膠管中鋪上箬葉定型,往入面填實糯米、醬肉,再用龍鬚草綁緊箬葉,最後用竹片固定整個糉子。當晚,歷經13個小時,20.18米長的「龍糉」終於包好,並隨即被裝入此前訂製的一根21米長的蒸汽管,用鍋爐產生的蒸汽加熱。時至13日上午7時半,蒸了12個小時的「龍糉」終於熟透。

當地傳統 已有近400年歷史

「龍糉」出爐後被分發給村民食用。村支部書記華秋長指,村內有一千人,每人分到2厘米長的一段,「大家吃得開心、熱鬧。」

華秋長介紹道,遂昌有端午節「龍糉」的習俗,但這麼長的也是第一次做。「自己家裏包的一般50厘米長、直徑6厘米,要包20米長的糉子,難度成倍增加。」他又說,村民每包完一節,就把長糉整個往後拉,為製作區域騰出空間,再給包好的部分蓋上冰毛巾降溫,以保持新鮮度。

華秋長又稱,遂昌縣端午做「龍糉」的民俗已有400餘年。「遂昌是山區,歷史上村民曾以伐木為生,端午前後進入雨季,要去河上『放排』——把冬天砍的木材釘成木排,通過河道運到下游,木排上搭個小帳篷,人就住入面。『放排』一去要好幾天。家人就把端午做得長一些,用作『放排』期間的食物,由此形成了做『龍糉』的風俗,還有『糉子越長、情誼越長』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