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驕雄】西安地鐵掘出逾2千年前三秦都城 或證劉邦水淹廢丘

撰文:崔德興
出版:更新:

陝西西安號稱「十三朝古都」,有民間俗語稱「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陝西」,當地時不時就會傳出在工程中掘到文物、古蹟等消息。比如,西安地鐵二號線在建設期間,就發掘出多處古墓葬,出土文物200餘件。
正在建設中的西安地鐵五號線2期近日就再有「新發現」,工程期間竟掘出三秦之一的雍王章邯的都城「廢丘」。而為保護遺址與文物,地鐵亦可能要更改路線遷就。

西安地鐵工程發現三秦雍王章邯都城「廢丘」。(網上圖片)
+2

公元前206年,項羽引兵入咸陽,殺秦王子嬰,自封「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徐州)再大封諸侯。他封劉邦為漢王,而為牽制劉邦,又將陝西關中和陝北分封給三位秦降將,包括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和翟王董翳,為「三秦」一說的由來。章邯後與劉邦屢戰不利,退守廢丘,公元前205年6月城破被俘虜後自殺。

此次地鐵工程發現的「東馬坊遺址」,正是「三秦」之一雍王章邯的都城「廢丘」。據知,遺址位於西咸新區灃西新城東馬坊村,發掘的遺蹟始建於戰國中期,延用至西漢,內周長約2920米,內面積約57萬平方米,是迄今為止渭河以南發現最大規模的秦人城址。傳統認為「廢丘」在現今興平市東南部,最近考古發現否定了該說法。

在遺址出土的陶罐上寫有「灋丘公」三個字。(網上圖片)

遺址情況與《史記》記載相符

據介紹,考古人員在遺址發現水井22口、灶15座、灰坑70處、墓葬1座。水井中,屬戰國秦漢時期的15口,唐宋時期的7口。由此判定,該遺址始建於戰國中期,延用至西漢。

在遺址出土的陶罐上寫有「灋丘公」三個字,根據傳統文字學研究,「灋丘」就是「廢丘」,「灋」和「廢」字通用。考古隊領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劉瑞表示,概括來說,就是建築等級很高、規模很大,還有出土文字「灋丘公」印證。

劉瑞又指,遺址情況與《史記》「(劉邦)引水灌廢丘,廢丘降,章邯自殺」的記載相符。劉瑞稱,遺址南邊是古灃河河道,遺址周圍的勘探過程中發現大量水面,在南側有大量淤泥分布,往南正好延伸到灃河邊,「從這些情況來看,確實被水泡過。」

西安地鐵相關路段因考古暫時停工。(網上圖片)

地鐵相關路段暫緩施工

據稱,東馬坊遺址位於西安地鐵五號線二期「西馬坊」與「會展」兩站之間。由於遺址考古原因,此段的地鐵高架橋墩暫緩施工;且為最大程度的保護遺址與保證地鐵建設,或將改變原先的既定線位與角度,避讓遺址。

(陝西交通廣播/三秦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