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探秘】港式英文外 你還要知的滬式英文——洋涇浜

撰文:張心怡
出版:更新:

早前有港式英文殺出香港,諸如Yum Cha、Siu Mei、Add Oil等詞彙入選《牛津英語詞典》,為港人津津樂道。實際上,這種不同語言使用者為貿易或交流,將第二語言改化出具本地特色的語言現象,在語言學上被定義為「皮欽語」。
除了港式英文,中國上還有一個鼎鼎大名但已退出歷史舞台的「皮欽語」——發揚於19世紀中十里洋場的上海,被稱為洋涇浜英語。

洋涇浜英語的發源地洋涇浜,原本是上海的一條小河流。(網絡圖片)

洋涇浜是黃浦江進入上海的一條支流,浜就是吳地方言中小河的意思。這條寬不足2米、不起眼的小河流在19世紀曾名聲大噪——它曾是分隔英國、法國在上海的租界界河。因為小河兩岸商舖林立,店鋪老闆和車夫小販們為了做外國人生意,紛紛學起了英文,洋涇浜英語就這樣誕生。

不過,洋涇浜英語曾帶有極強的市井性和一定貶義意涵。出入燈紅酒綠的高端社交場合的達官貴人們,經過純正的英文教育,是不會說洋涇浜的。只有低收入階層的小商小販們,憑着自己僅有的一點知識,為了討生活而努力學習洋大人們的語言。

洋涇浜英語的使用者都是一些為討生活的草根階級。(網絡圖片)

因此洋涇浜英語無論是發音還是用詞上都談不上正宗,不過在後世語言學家眼中卻有非常活潑、生猛的草根意味。

當時有大批浙江寧波籍商人湧入上海做生意,因此有些洋涇浜英語教材是要用寧波話說出來的,如果各位看官稍懂寧波話語腔語調,便能體會到這首打油詩的活潑趣味。

來是康姆(come)去是谷(go),廿四洋鈿吞的福(twenty-four)。
是叫也司(yes)勿叫諾(no),如此如此沙咸沙(so and so)。
真嶄實貨佛立谷(very good),靴叫蒲脫(boot)鞋叫靴(shoe)。
洋行買辦江擺渡(comprador),小火輪叫司汀巴(steamer)。
翹梯(tea)翹梯請吃茶,雪堂(sit down)雪堂請儂坐。
烘山芋叫撲鐵禿(potato),東洋車子力克靴(rickshaw)。
打屁股叫班蒲曲(bamboo chop),混帳王八蛋風爐(daffy low)。
那摩溫(number one)先生是阿大,跑街先生殺老夫(shroff)。
麥克(mark)麥克鈔票多,畢的生司(empty cents)當票多。
紅頭阿三開潑度(keep door),自家兄弟勃拉茶(brother)。
爺要發茶(father)娘賣茶(mother),丈人阿伯發音落(father-in-law)。

民國時期,中國人學英文的教材。(網絡圖片)

正如上文所言,隨著上海人的英文水平日益提高,洋涇浜英語最終不敵時代而式微、消亡。不過,也有一些洋涇浜詞彙進入正式的英文體系,現在廣為英美人士所用的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就是一例(no see為直譯中文,不合英文語法)。

洋涇浜被填平後,車水馬龍的愛多亞路。(網絡圖片)

至於洋涇浜這條小河浜的命運,也幾十年後發生驟變。1915年,洋涇浜被填平,併入兩岸原有的小馬路松江路和孔子路,成為全上海最寬闊的馬路,當時英法租界協商以英皇愛德華七世命名其為愛多亞路;日占期間改名為大上海路,國民政府收回租界後改為中正路。直至新中國建立後,這條路成為現在上海的最繁忙的道路、東抵外灘西至人民廣場的延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