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龍記】武俠小說從金庸開始? 一文睇清武俠淵源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近期,無綫正熱播內地劇《倚天屠龍記》,為香港再次掀起一陣武俠風潮。儘管劇情角色眾人滾瓜爛熟,但其中的武俠世界與文化,任歷史的洪流也難以掩蓋其中的魅力。

圖為香港首個以著名武俠小說家金庸為主題的常設展館——「金庸館」。(秦晴攝)

對於不少人來說,武俠小說是從金庸開始,也是在金庸之後結束。但其實,若認真細究武俠文化的淵源,大可以將時間推前兩千多年,從中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史記》說起。

翻開這厚重的中國歷史,一直都有「俠士」的影子。只不過,在當時的俠士,被稱為遊俠,且是特殊的社會階層,從春秋戰國活躍到兩漢時期,甚至大大的影響爾後中國的政局。

也因此,司馬遷才於當下特別為遊俠「立傳」,並在書序上表示:「今游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阨困,旣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蓋亦有足多者焉。」除了大體概括了俠士的特點,更大力讚揚遊俠「言信行果、振人於厄」的精神。

好劍之風與「俠」的興起
司馬遷在《史記‧遊俠列傳》中,對西漢時期「大俠」郭解有著詳細的紀載,形容郭解「短小精悍,不飲酒」。

回過頭來,先談談中國「俠士」的醞釀期。在春秋戰國時期,政局動盪不安,不僅地方諸侯,甚至文人雅士皆側重武力、尊崇英雄、好劍等風氣。

《莊子.說劍》即有一篇討論時人的好劍風尚:「昔趙文王喜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餘人,日夜擊於箭,死傷者歲百餘人,好之不厭」。雖然該文主要批評趙文王的行為,並描述當時全民尚武、習武的社會氛圍,不過確實點出了「俠士」被建構出的原點及文化脈絡。

此外,《列子.說符》中也記載了相似的場景:「宋有蘭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以雙枝,長倍其身,屬其脛,並趨並馳,弄七劍迭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元君大驚,立賜金帛」。因為江湖藝人身懷舞劍絕技,讓元君大為吃驚並賞賜金帛。

由此可知,「劍術」對於當時春秋戰國時期的人們,有著獨特的意義。而這股好劍的風氣,自然也是劍客產生的基礎,更進一步成為現代人眼中的「武俠」。

遊「俠」卻成了地方的遊「挾」
金庸筆下七大門派之一「青城派」,其掌門與弟子,正在山門前展示武功招式。(李冠頡攝)

由於這群「俠士」,各個身懷絕技,對於政局動盪的地方諸侯,相當重要,故有人將「俠士」開始提升至「國士」的稱謂。

多年研究中國武俠的大陸學者陳山指出,「當時的『俠』,他們更看重的超越實利的個人榮譽與氣節;同時,他們也在列國間與同類交遊,為民間社會解難濟困,從而成為活躍於民間社會急難足以先後的『國之豪士』,這是最初的俠」,也是現今熟為人知的「遊俠」。

只不過,歷經秦朝短暫的大一統,進入漢朝以後,遊俠不再是遊俠
據悉,自「瞯氏」一族被整頓後,其後代子孫紛紛改姓避難。

部分遊俠進入到統治階層,形成了豪俠結黨成群。西漢初,就可看到在濟南地區(現為山東),以「瞯氏」(音同「賤」)為首的族人,結合宗派勢力,橫行鄉里的樣貌。此外,分佈在潁川郡(現為河南省中部)的豪強,也以聯姻的方式組成更大的朋黨,企圖影響朝野。

由於這群「遊俠」多具武裝勢力,對政權、社會逐漸造成威脅。

據悉,漢景帝曾派遣官吏周陽,將濟南瞯氏等豪強滅族。除了滅族之外,漢武帝為拔除當地遊俠群體,下令這群人遷徙至「茂陵」(漢武帝陵墓),強制與原居住地徹底分離,欲藉此削弱其勢力。

司馬遷不僅為遊俠立傳,字裡行間對俠的讚美,也影響了後世每一個華人。

儘管如此,這群遊「挾」並沒有受到當時掌權者打壓而消失,因為連東漢光武帝都是南陽(現今河南西南部)豪族出身,在擁有更多地方豪強支持後,才有與各方勢力爭雄天下的本錢,由此看出遊俠、豪俠與政治勢力之間的微妙關係。

也因此,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撰寫《漢書》時,曾大力批評司馬遷在《史記》裡歌頌遊俠是「退處士而進奸雄」,他認為,許多遊俠是「藉王公之勢,以取重諸侯,顯明天下」,根本不具備「俠」之特質。

所以也能發現,漢朝以後的史書,「遊俠」不再單獨列傳,就能了解那般高清亮節的遊俠,已在世人眼中變質。不過慶幸的是,司馬遷筆下的遊俠事蹟仍有留存,才有後來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巨作──金庸武俠。

(多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