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專訪】瘋經典?賣文化? 內地國學「熱」潮下的「冷」思考

撰文:李虎門 蔡苡柔
出版:更新:

2017年,江西省南昌市打著國學名號的豫章書院,被踢爆將小孩關進小黑屋,以鐵尺鋼筋體罰學生,以助戒除網癮,該事件引發軒然大波。
不僅如此,內地國學機構的女德班,也傳出教授如「被丈夫打罵不應該還手還口」等傳統觀念,一度被人質疑過於「封建」,使得內地國學風潮數度遇冷。
直到今(2019)年年初,內地歌手孫楠送女兒上國學班事件,在內地成為熱門搜尋的關鍵字,「國學」再次被推到輿論的浪尖。
平心而論,現階段「國學」的興起,無論對於中國社會的知識建構、民族、文化的傳承等皆有正面意涵。不過與此同時,亦面臨「國學」本質的詮釋、辦學機構品質良莠不齊、師資爭議,及文憑認可等諸多問題,使國學遭受質疑,甚至被排斥。
那麼,我們進一步想追逐的是,國學該如何被認識?國學應如何被延續,並在這混亂中梳理出一條道路?

從1990年代起,內地掀起國學熱,讓小孩自小接受傳統文化薰陶成為一大趨勢。(視覺中國)
鄧立光認為,國學的推動應該回歸經典,並在體制內推行。(高仲明攝)

背誦經典或流於形式

香港中文大學國學中心主任鄧立光表示,國學熱的「熱」字代表它一定有一些過當。「推廣國學本身沒有問題,現在的問題是全民都這樣推,但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水平。」

鄧立光表示,國學熱現在受到許多批評,就是因為有許多水平不夠的人也去推,「有些人用來做生意更麻煩,變成一種商業行為。」他舉例,有些國學班除了要求孩子讀經,還會要求學員用高昂的價格購買經典光碟。

這類以「國學」為賣點的商業行為,使得國學熱背負「斂財熱」的罵名。歸根結柢,這與1994年王財貴推動讀經運動有關,許多人就此將國學與讀經畫上等號。

「經典背誦」,成為許多人對國學培訓機構的第一印象
以國學為招牌的夏令營、研習旅行、旅遊基地近年來在內地掀起熱潮。(李虎門攝)

鄧立光也提到,「背誦經典」初期很成功,也有很多追隨者,但後來發展成過分強調背誦,「變成你只要能背誦就好,出現這樣的反效果」,尤其當背誦沒有成效,就造成這一套方法破產,令經典背誦的形象變得負面。

「其實背誦經典,是從古以來一直有效的方法。古人二十多歲已是大學問家,這與他們兩三歲開始背誦經典有關。」但鄧立光指出,全盤接收古代的東西不就是好,就像許多人批評,一味仿古害人害己。

此外,經典背誦的另一個問題是,有些古籍如《禮記》、《尚書》使用的語言、語法邏輯距離現代太遠,背誦的意義和付出的時間不合比例。這些艱澀的古籍反而有可能愈推愈遠,令國學背負污名。但內地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興起國學熱後,二十年過去,對於這些亂象可有反思?

國學「熱」現象,我認為是個「恢復」過程
陳萬雄
陳萬雄認為,國學熱是一個恢復的過程,還遠遠沒有達到一個民族對文化需求的正常的狀態。(高仲明攝)

儘管摸索過程困難重重,但學者對內地的國學熱大都抱持肯定的態度。

饒宗頤文化館館長、香港聯合出版集團前總裁陳萬雄認為,所謂的國學熱甚至還不能稱之為熱潮,只是一個恢復的過程。「還遠遠未達到一個社會、國家、民族對文化需求的正常狀態。」

陳萬雄以「衣食足而後知榮辱」形容這股國學現象,「1949年解放之後,推行的是所謂社會主義的教育。開放之後,不但結束文革那種摧殘文化,更最重要是以發展經濟、發展社會生活為主。等到經濟發展到某個地步後,就開始追求失去的文化,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

陳萬雄指出,自文革以來,社會大眾對中國文化,由摧殘、淡泊、無知到逐步恢復,他將其視為一個時世的恢復過程。

對於國學熱究竟是自上而下或由下而上開始復甦,學者觀點都不盡相同。但無異議的是,習近平上台後推廣中華傳統文化,確實加大傳統文化復興的力度,而對民族自信心的增強,亦是國學熱久未退燒的一大關鍵。

回歸經典再走入體制
鄧立光
武術也是國學的一種。(李虎門攝)

對於國學熱未來發展,目前學者多贊同「回歸經典」這條道路,從儒釋道經典中學習,透過理解及閱讀經典汲取精華,並與背誦相輔相成,才是根本之學。

鄧立光指出,「不從經典裡面學習,知識根本就是零零碎碎。」此外,他認為國學教育要走入正規教育體制,才能一併解決師資與管理問題。

鄧立光被內地推廣國學的熱度震懾,但他認為許多學校仍停留在推廣傳統文化、民俗技藝的階段,例如將剪紙、燈籠、皮影戲等變成校本課程。他指出,這些東西當然是廣義的國學,然而與真正弘揚傳統文化、培養價值觀仍有差距,兩者是不同層次。

但這些不得其門而入的校長及老師願意積極尋找方法,「他們也想知道有什麼不足,我往往鼓勵他們開設經典班。」鄧立光表示,讀經典跟剪紙不一樣,無法立即看到成效,也沒有那麼容易推動,卻是一大重點,而體制內的推動與民間不同之處在於,專業的老師更有能力講解經典。

鄧立光強調,推廣國學不能只背誦經典,「我在內地提倡五學並舉,五學分指經典、歷史、禮儀、書寫、武藝,五個內容互相配合,變成在整個學校裏面推動一個傳統文化的結構,更能提供完整的價值觀,而不是淪為純知識、抽象零碎的學習。」體制內外共同搭配,官民學一起推動,或許在下個二十至四十年,中華傳統文化的根能在內地長出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