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我要準時下班】為公司賣命?日劇給「996」工作制的啟示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近期熱話除了剛上映的電影《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下檔的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之外,當然少不了春季日劇《我要準時下班》(わたし、定時で帰ります,港譯《我要準時放工》)。
《我要準時下班》是2019年春季網路討論度相當高的一部新劇,特別的是,作品的影響力已跨足到了兩岸三地,在東亞引起一陣「我要準時下班」的共鳴。

日劇《我要準時下班》。

平心而論,《我要準時下班》在製作上並不特別突出,普通日劇常有的毛病一個都沒少:劇情鬆散淹沒主軸、對話淪為教條式照本宣科、強硬插入三角戀元素等……。

而且,就連標題《我要準時下班》,能夠達成的最大因素,竟是因為主角在一間推廣正常工時的公司上班

換句話說,其實該劇從背景設定開始,就沒有想要「打破常規」或是「改變社會」之類的雄心壯志。

但「各花入各眼,何必問來人」,兩岸三地觀眾自可因為那些「金句」而激動,如「比起升職還是朝九晚六比較幸福」、「我不打算比現在更努力」、「客戶滿意不就好了嗎」,在心理投射幻想,讓美麗的女主角代己一吐怨氣,除此之外更無所求。

打工仔最討厭的數字:996

此刻,對比日前馬雲以「996工時」(朝早9時返工、夜晚9時放工,一周工作6天)震驚世人,《我要準時下班》彷彿代表了新一代勞動者的心聲,是年輕人不再努力了嗎?

其實,「996工時」有一個致命的問題:它不付錢的。

2019年5月10日,阿里巴巴為102對員工夫妻舉辦集體婚禮。婚禮上馬雲提倡男性工作要996,生活上要669。

馬雲在稍後為滅火而準備的辯詞中,清楚表示了他說的「996工時」中,那些比起正常工時多出來的時間,是要「自我充實」用的,不是真正的工作。

倘若要自我充實,儘管可以去看電影、聽音樂、彈鋼琴,甚至能打太極拳,指不定能出一個「武林高手」,卻不會有人認為這是在「996工時」吧?

馬雲所指的「自我充實」,唯一用途就是用於工作,而且就是現在、目前、正在工作的這間公司,狹隘一點來說,就是為了老闆。

那其實還是工作,公司會因此得益的,老闆的收入會因此增長,但勞工本人不會得到任何利益。是的,勞工可能為此加薪、升職,但只是「可能」,其可能性和女孩在小吃攤遇見「霸道總裁」的機率一樣高。

事情總要回到現實來的,年輕人撻伐「996工時」,和高喊《我要準時下班》的原因都一樣:賺不到錢。

經濟高成長的世代,一去不復返

日本高壓、高工時的工作環境,來自於經濟成長時期,背後是年資論酬和終身雇用制在支撐的:正因為有著做下去就能保證雇用與加薪的環境,職員才能苦撐下去。

此前日劇《超級特派員》探討日本在泡沫經濟之後,企業為節省人事成本而拋棄終身僱用制,大量使用派遣職員的現象。(截取網絡)

但是經濟泡沫之後,終身雇用制瓦解,非正式工作者越來越多,以及派遣制度的興起,都讓高壓工作環境的根本正當性動搖。既然無法保證能夠得到正式聘用,為什麼打工仔要超時工作?既然是派遣員工,根本不會在一地久留,又為什麼要自願加班?

工作是為了賺錢,假如賺不了錢,那就不叫工作,叫做「道德慈善」行為。

在早期,日本企業家訴諸媒體輿論,控訴年輕人沒毅力、喪失日本人的「根性」等等,正是要訴諸道德,將工作包裝成慈善。這時期,許多日劇如「超級特派員」、「散工買樓夢」等,也試圖將人力派遣與打工仔等包裝起來,形成「努力就能成功」的新樣板。

在《我要準時下班》一劇中,如何提升自身工作效率,也是能夠準時下班的原因。(截取網絡)

但現實是,日本泡沫經濟一去不復返,那不是喊喊口號、拍拍日劇就能挽回的。人的願望始終不能違逆物理法則,就像鐵球往地表落下的加速度一定會與木球相等,大家都知道派遣與打工仔有沒有「根性」,其實不會影響他們的所得。

《我要準時下班》背後隱含的意義是:比起我準時下班能得到的(聚會、美食、自由甚至是健康),公司卻不能給我等值的鈔票。

「996工作制」的正當性 老闆給不起!

事實上,世界上比「996工時」更嚴苛的工作比比皆是。例如,軍人甚至警察,理論上來說是24小時待命,長官一通電話,無論是婚喪喜慶都要趕回來整裝待發;醫護人員,直接睡在醫院中也是屢見不鮮;消防救難員,職業就與生命危險相伴。

日劇《我要準時下班》,講述女主角東山結衣堅持以準時下班為目標。(影片截圖)

與之相對,軍警明白自己是在為國貢獻,並且為此感到榮譽;醫護享有高薪和高社會地位;消防救難員則以救死扶傷的正當性為傲。如果對國家認同度不足,軍警的士氣就會低落;醫護人員若對自已的薪水不滿,也會引發罷工抗議;消防救難員若無法獲得受助者的感謝,恐將引起離職潮。

無論哪一個行業,若想實施「996工時」,恐怕必須捫心自問:給得起醫師的薪水與地位?救難的掌聲與正當性?軍人的榮譽心?

若三者皆無,恐怕員工也只能「準時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