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城市】上海人的新日常:你是甚麼垃圾?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你是甚麼垃圾?」這句話不是在罵人,其實是在問對方:「你扔的是甚麼垃圾?」
近期,「垃圾分類」成為了魔都上海最火熱的關鍵詞。垃圾之所以成為話題,原因在於上海自7月1日起將實施強制垃圾分類,根據2019年1月31日通過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相關規定被稱為上海史上最嚴格的垃圾分類政策。

上海居民正嚴格按照垃圾分類標準,按時投放生活垃圾。(VCG)

這份《條例》規定,上海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濕垃圾」與「乾垃圾」等四大類,並要求辦公場所、住宅區、農村居民均應設置分類收集容器,未遵守的單位將處最高5萬人民幣(下同)罰款,而個人將處最高200元罰款。此外,餐飲服務業者不得主動提供即棄筷子、湯匙等餐具,旅館業者則不得主動提供即棄日用品,違反規定將處最高5000元罰款。

隨著《條例》實施,由此衍生出的趣味故事,在上海市民與網絡世界開始流傳。例如內地民眾愛吃的小龍蝦,整隻來看屬於濕垃圾;但若是分解開來,龍蝦肉、龍蝦頭、龍蝦殼與龍蝦黃,就得分別扔到乾、濕不同的桶裡。

不過也有人追根究底地提問,喝了一半的珍珠奶茶,屬於甚麼垃圾?上海網民給了精闢的解答:先把奶茶瀝乾淨,把珍珠倒濕垃圾,把杯子扔乾垃圾,再把杯蓋放到可回收垃圾。

還有其他有趣的問題,像是尿片算乾垃圾還是濕垃圾?糭子和糭子葉該如何分類?包著狗屎的報紙又該如何處理?

↓↓ 點擊以下圖輯:看上海垃圾分類方法「玩殘」市民 ↓↓

+2

上面這幾個考驗上海市民智慧的生活細節,其實是《人民日報海外版》旗下微信公眾號「俠客島」所整理出來的。

讀者或許莞爾一笑,上海市民或許當作自我解嘲的材料,但背後所表現出來的意義,如同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研究員潘妮妮所說,這是「人」直接參與進垃圾分類這個「科學」體系中的環節,也是國家政策主導由上而下的實踐過程,展現了個人在社會參與的強制性與積極性,才有可能把昨天的「強制的麻煩」轉化為今天的「日常的自願」。

上海的新型智能垃圾回收機,當地人稱「小黃狗」,市民只要放入特定垃圾,就能自動換成金錢。(網上圖片)

然而相比之下,香港卻再次食塵。

香港不僅在立法規管垃圾處置的過程中,進程緩慢,相關立法政策也寥寥無幾,覆蓋面還相當小,僅能依靠類似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無飲管運動」,或是大家樂、美心、麥當勞、米線陣等商界設置「無飲管日」推動。但由於沒有立法強制規管,全靠商家自覺,實施效果並不如意。

此外,在垃圾處置的議題上,香港除了在立法層面落後於人,更缺乏用科技解決問題的思維。2018年,上海垃圾房已安裝了垃圾處置器,幫助完成濕垃圾源頭減量的任務。同時,當地政府推出垃圾回收獎勵智能系統,市民可透過網絡和二維碼獲得「垃圾積分」,以兌換生活用品,甚至還可因為垃圾分類換取金錢。這些獎勵舉措,當然會激發市民對於垃圾分類回收的熱情,以達到「日常的自願」。

在香港,時常看到垃圾桶爆滿,且毫無分類的景象。(截取網絡)

簡單來說,一個地區在推行垃圾分類回收、源頭減廢上,政府的角色任重道遠。香港推行環保上,不僅面臨立法的缺失,科技運用上也落後於人,模式上也缺乏經濟誘因鼓勵市民參與,多方面的落後只能說明香港在該問題上的猶疑不決。

雖然以現在香港社會來說,環保、減廢、走塑等問題也不在眼中,但這些卻是最貼近平民、影響日常生活品質的關鍵因素,市民現在看不到,並不意味政府也可忽略這方面政策實踐。

即便有愈來愈多年輕人自發成立回收組織,他們有的引入「翻垃圾桶」(Dumpster-diving)的概念,身上著的、用的都可以取之桶內。人棄我取,你嫌棄過時不合身,我修理翻新後又成就一條好漢。但這些遠遠不夠影響其他廣大市民對於環境保護的意識,政府帶頭做起還是具有廣泛的影響性。

試想,打造一座環保前衛城市,舒服的、乾淨的生活,何嘗不是另一種小確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