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愛研究】要讓爸爸的付出 化為子女感受得到的父愛丨招雋寧

撰文:招雋寧
出版:更新:

爸爸對已成年的女兒說,「養到你咁大,你一句多謝都冇!」,女兒按奈不住回應,「你只顧賺錢,哪有關心過我?」
爸爸勤努工作,為女兒供書教學,女兒必定會經歷到父愛嗎?

爸爸餵飽我 我卻不感父愛

有些爸爸認定自己的角色只是賺錢養家。他們不太參與子女的生活,甚少陪伴玩耍,不問孩子的興趣,管教也常留給太太和老師。 孩子與父親關係漸漸變成「小時你餵我,大時我養你」的交易。這樣成長的孩子對於爸爸的養育,或許也止於「為我糊口」的層面。我曾經歷父愛?他們倍感猶豫。

子女人到中年 仍受父愛所影響

研究父職的學者描述,子女兒時與爸爸相處的記憶,日積月累形成子女對父愛的觀感。這觀感會在孩子成長後持續發揮重大的影響。 已有研究顯示,父愛不足會令幼童估計自己被忽略或被討厭;父愛充足或是缺乏,其影響都一直延至子女的中年;又有研究指出孩子眼中的爸爸的表達是溫暖地接納,還是厭惡地拒絕,影響著他成年後的心理健康。

研究爸爸付出與孩子觀感的關係

來自美國的兩位學者設計研究。他們量度了一些成年人的記憶裡,他們的爸爸是否充滿父愛,又看看他們兒時記憶爸爸是如何投入生活上各種事務。以此看看,爸爸的付出與孩子感受到父愛是否相關。

學者找來2,353位成年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填寫兩組問題,其一是回顧他們與爸爸的距離感。他們要回答「當你需要爸爸時,他會在身邊嗎?」、「你有多常在心靈上感到爸爸與你同在?」等等的問題。另一組問題是關於在受訪者兒時,他的爸爸實際參與生活的程度,例如「他當時有多常參與在你的休閒玩樂之上?」。學者共問了20個項目,包括了德、智、體、群、品格和情緒的發展、管教、陪伴等方面。

讓爸爸的付出刻在心上 超於滿足肚腹

學者比較兩組數據,結果發現在子女觀感中爸爸的各項參與程度,和他們有否感受到父愛極之相關(r=0.83~0.89)。 學者把爸爸的參與分作表達類、功能類和導引類三類。有共同興趣、玩樂陪伴、培育情緒、社交、體能和靈性等屬於「表達類參與」。統計結果顯示出爸爸在表達類參與方面努力付出,與令子女感受到父愛最為相關。

第二類是「功能類參與」,包括了發展責任感和獨立自主、紀律、道德指引、養家和保護、引導學業事業。最後是發展智能、能力感和成為人生導師的「導引類參與」。這兩方面的影響亦不算遜色,同樣會使父愛嵌入子女的記憶裡。

研究的結論成為一支強心針,使爸爸可以確信自己在父子關係上付出,是穩健的「長線投資」,回報就是世界上和你親密的人感到被愛。爸爸尤其要培養共同興趣,找些時間專心陪伴玩樂。回應子女的情緒,在意他們年幼時與朋友相處的困難;與孩子一起鍛鍊體能,和孕育強健的靈性,同樣重要。這些做,孩子長大後對於爸爸的記憶,不會只是滿足了肚腹,而是真真正正地銘刻在心上的父愛。

參考資料:

Chen, Y., Kubzansky, L. & VanderWeele, T. (2019). Parental warmth and flourishing in mid-life.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20, 65-72.

Finley G. & Schwartz, S. (2004). The father involvement and nurturant fathering scales: retrospective measures for adolescent and adult children.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64(1), 143-164.

Simmons, Steinberg, Frick, & Cauffman. (2018). The differential influence of absent and harsh fathers on juvenile delinquency. Journal of Adolescence, 62, 9-17.

作者簡介:招雋寧(父職研究及培訓經理)

作者組織網站:http://www.familyvalue.org.hk/rd.html

全職爸爸,認為世上沒有爸爸是兼職的。好奇心重,鍾意研究爸爸角色,希望有日搵到傳說中的父能量。每天在好爸爸中心上班,並負責管理一個研究父職的「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