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十年】川滇地下雲圖網或今年建成 4年後實現地震預報

撰文:鄭子健
出版:更新:

幾天前,在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際,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以下簡稱減災所)發佈消息稱,其已在四川、雲南兩省開始建設中國首個地下雲圖網。
內地《北京青年報》公眾號「政知見」5月13日報道,減災所所長王暾透露,原定未來用1到2年建成川滇地下雲圖網,但按目前進度也許今年有望建成。其後其團隊將再用3年左右,採集10個左右5級以上的地震案例,以作內部技術試驗,進而逐步公開試驗,若成功,將通過政府開放地下雲圖的地震預報服務。

減災所所長王暾。(政知見)

不過,王暾指出:「如果系統驗證成功,那麼以今天為原點,預測未來三周或者三天甚至三小時,某一個區域內地震發生的概率是可能的。但無法精確到告訴你幾點幾分、在哪裡一定會發生地震。」

如同天氣預報所繪動態雲圖

按目前規劃,川滇地下雲圖網擬在四川、雲南建設2000個地下雲圖監測站。其中,每一個感測器可在兩三秒內監測地下10至20公里的應力和能量的物理量。感測器再通過網絡,即時傳輸監測數據至預報中心,預報中心匯集這些資料後可以自動生成地下雲圖。通過地下雲圖,當局可以實現地震預報。

實際上,地下雲圖反映地下8至20公里的應力和能量的動態演變。在視覺表達上,如同天氣預報中所繪製的動態雲圖,應力大的地方發生地震的可能性就高,震級和應力區域的面積有關,發生的時刻和「應力雲」變化的速度有關。

川滇地下雲圖網或今年建成,4年後實現地震預報。(政知見)

感測器回應速度以秒級計

王暾稱,國產地震預報系統創新在於「化繁為簡」,判斷地震發生只與應力、能量的積累程度和斷層的斷裂強度有關,而與應力積累過程無關。即對臨震預報而言,不需要考慮地震孕育的複雜程度,地下雲圖設計亦因而以探測應力為主。

王暾亦表示,其團隊製作更加高效的感測器,這種感測器雖然安裝在地表,卻可以通過物理學方法迅速探測到地下8至20公里的應力,回應速度以秒級計。而以往已有傳統的探測應力手段,均不能即時反映應力、能量變化。例如通過觀察水位,或者通過GPS觀察地表位移,所得數據可能源於上萬年前的地下應力變化,這和臨震預報肯定是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