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觀察】劉鶴赴美磋商有何籌碼? 或難見突破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中國外交部5月14日宣布,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於5月15日至19日赴美訪問。屆時,劉鶴將同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Steven Mnuchin)率領的美方經濟團隊繼續就兩國經貿問題進行磋商。另一邊廂,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表示,考慮到中國職位損失問題,他正設法讓受美國「七年禁令」纏繞的中興通訊恢復業務,似乎有意在談判前夕表達善意。不過,從目前僅有資料所見,中美雙方對於經貿問題性質存在根本分歧,難以指望兩三輪磋商可加以解決。

劉鶴

這一點從5月初中美在北京首輪談判即可見一斑。外媒透露美方甫開始即「開天殺價」,要求中方在兩年內削減總值2000億美元對美貿易順差,又要求中方立即停止向《中國製造2025》計劃涉及的先進技術領域提供補貼。中方一口回絕,按官媒《人民日報》所言:

面對美方來勢洶洶的貿易保護主義攻勢,中方堅決捍衞國家利益,絕不拿核心利益做交換,回絕了美方的漫天要價。

「對外開放重大舉措」緊貼美企所需

此輪談判換上劉鶴率團前往華府,大概會拿甚麼談判籌碼出來呢?又以首輪談判作線索,當時英國BBC稱,會上中國曾表示願意減少逆差,尤其是通過購買更多的美國高技術產品來實現,並且願意降低包括汽車在內的一些美國商品的關稅。即使上述消息屬實,箇中框架其實不離國家主席習近平於4月博鰲論壇所言,亦即所謂「對外開放重大舉措」。

當時習近平宣布「開放汽車及飛機行業」,包括降低關稅及放寬外資股比限制,而這兩個行業正為美國支柱產業,又以中國為主要市場。同時中國將「對外資開放金融服務業」,而美國一向對華享有服務業順差,相關美企亦一直期待內地可放寬限持股比例限制,以助其擴充在華業務。此外,就華府指控中國侵犯美國知識產權,中國將重新組建國家知識產權局,以期改善執法效率。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論壇上,提出會擴大進口,而且不以貿易順差為目標。(CCTV截圖)

換言之,中方「反建議」早已公諸於世,預計劉鶴亦只能按此大框架商定細則,可是美方卻未曾就「反建議」明確表態,甚至進而「開天殺價」,如今劉鶴赴美重提舊議程,似乎只能維持溝通機制繼續運作,難言達致重大突破。

貿易戰僅為中美磨擦集點之一

首先,中方「反建議」總體為「擴大進口」以互為互利,對外削減對美順差,對內則配合中國經濟轉為以「內需」為支柱,並引進美製高科技產品以助本國產業升級。單就最後一項而言,按華府對《中國製造2025》的態度,顯然美方擔憂高技術產品將被用於軍事領域,或者造成知識產權流失。實則美國對華威脅發動貿易戰,意在保持對華總體戰略優勢,並非只爭取某一產品可在華獲稅務優待,亦非僅期望某一產業可在華通商更為便利。

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資料圖片)

如此看來,中國作為崛起中大國,美國作為唯一強權,雙方衝突源於兩國力量均勢失衡,意識形態層面為西式民主對抗「中國模式」,外交層面為南海、東海及台海三大爭議,至於經濟層面則為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可見貿易戰僅為雙方磨擦焦點之一。假如兩國未能就世界格局及自身位置達致共識,重獲戰略互信,不論如何圍繞貿易議題你進我退,都難以長久消除貿易戰陰霾。

王岐山為中方「秘密武器」?

或者有見及此,據《南華早報》5月13日報道,除了派出劉鶴赴美展開第二論中美貿易談判,觀察人士認為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可能應用其「救火」才幹,於六月尾或七月初赴美。一名熟悉局勢的消息人士稱,劉鶴主要負責同美國就具體貿易問題展開談判,而王岐山將尋求在戰略層面上,中美能就各種問題保持對話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