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海水稻」惹激辯被批名不符實 專家:科學界漸有浮躁之風

撰文:葉琪
出版:更新:

「海水稻」是新型耐鹽鹼水稻的俗稱,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及其團隊於2016年成功令試驗種植最高畝產達621公斤,並計劃在今年進行全國大範圍試種。
惟中國著名水稻栽培專家凌啟鴻近日發表學術文章,直言將該品種水稻命名為「海水稻」名不符實後,更有學者批評「海水稻」背後反映中國科學界已出現一股「浮躁之風」,呼籲「做研究可以,但別總想着抓眼球。」

凌啟鴻在文章中表示,目前水稻耐鹽育種雖取得突破性的創新發展,但尚不能改變鹽鹼地種稻必須依靠淡水灌溉「洗鹽」的基本規律;要實現灘塗鹽鹼地開發種稻,更必須要建設長距離輸送淡水灌溉工程,淡水需求量及工程規模都十分巨大,且需時極長,實現大面積灘塗種稻實際上相當困難。

凌啟鴻認為,海水稻過分誇大耐鹽育種的作用,忽視引淡水灌溉的基礎作用,會引起誤導。(視覺中國)

凌啟鴻認為,將該種水稻命名為海水稻並不合理,因為灌溉時用所謂「海水」,事前要透過8成以上的淡水稀釋,「海水灌溉事實上不存在」。海水稻過分誇大耐鹽育種的作用,忽視引淡水灌溉的基礎作用,會引起誤導。揚州大學農學院戴其根教授亦指,海水稻並非一般人的字面理解可在海水中生長、用海水灌溉的水稻,只是耐鹽鹼水稻的一種形象化稱呼。

凌啟鴻又指,耐鹽鹼水稻只是一項配套措施,對發展鹽堿地種水稻,切不可因有海水稻而過分樂觀,聲稱要在全國超過大規模發展更是「一個長期的理想目標,缺乏現實性。」事實上,一般海水含鹽量為3%至3.5%,海水稻的試種環境含鹽量則只有0.6%,差距極大,而傳統農業生產用水的含鹽量不能超過0.1%。

研究人員將稻嘗試種植海水在鹽鹼地中。(視覺中國)

育種專家、中國種子協會顧問李立秋認為,海水稻的科學意義毋庸置疑,問題是出在宣傳手段和推廣方式,海水稻這名字「有問題」,海水稻與海水其實並無關係,耐鹽鹼水稻被稱為海水稻,「因為有新聞性,全國有多支不同團隊在做(耐鹽鹼水稻研究),如果不取個新名字,就沒這樣的轟動效應。」

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副主任米鐵柱則反駁,取名海水稻只是為了通俗易懂,研究團隊已多次強調海水稻是耐鹽鹼水稻的俗稱,可以生長在鹽鹼地和灘塗。至於淡水需求量方面,米鐵柱解釋,海水稻耐鹽鹼,例如新疆地區高山融水,流經地表鹽度高的巨區域後,含鹽量會隨之上升,輕易超出0.1%的標準,「但在海水稻上,這種水就能繼續用。」米鐵柱指,相比在鹽鹼地上種植普通水稻,海水稻不會耗費更多淡水,且更可利用傳統農業所不能用的水資源。

(科技日報/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