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貿易戰放緩「藍天保衛戰」? 官方大幅下調京津冀污染排放目標

撰文:吳梓楓
出版:更新:

中國近年積極表示要「打贏藍天保衛戰」,不過據國家生態環境部周四(27日)公布的文件指,當局將下調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污染排放目標,並放寬高排放工業的生產限制,容許延長生產時間。
對於當局近日的反其道而行,有分析認為這是中方面對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而迫不得已的做法。

當局大幅下調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污染排放目標。(視覺中國)

目標比去年大幅下調

國家生態環境部周四發布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要求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約3%,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同比減少約3%。

不過再比較當局去年發布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 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當局當時要求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5%以上,重污染天數同比下降15%以上,今年要求相比去年明顯有所大幅下調。

此外,今年的方案又提出取消統一的限停產比例,由各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自行制定錯峰生產時間,各地的鋼鐵、建材、化工等高排放行業實施的秋冬供暖期錯峰生產,將根據每月環境空氣質量的預測結果,適當縮短或延長錯峰生產時間,嚴禁「一刀切」。而對於污染排放績效水平明顯好於同行的環保標桿企業,更可以不限產。

內媒引述分析指,方案不會改變官方要「打贏藍天保衛戰」的終極目標,只是在節奏上的適度放緩。(視覺中國)

限產權利下放到地方

據內媒引述分析指,這次方案將限產的權利下放到地方政府,顯示環境部不再設置硬性指標。而今年方案對PM2.5的約束目標及限產要求雖有所放鬆,但並不會改變中方要「打贏藍天保衛戰」的終極目標,只是在節奏上的適度放緩。

不過,廣州中山大學經營系教授林江則認為,官方下調今年秋冬季的排放污染物目標與中美貿易戰升溫有直接關係。他指出:「在經濟形勢比較嚴峻的情況下,對地方政府而言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做法......當中一些如排污比較嚴重的,像鋼廠的大型企業,很可能比較難符合環保要求。如果有關部門還是堅持按照比較高的要求,很可能這些企業就乾脆結束營業了,這樣對當地經濟會帶來比較嚴重的影響。」因此,他認為不論是環保部門還是地方政府,現在當務之急還是要應對貿易戰帶來的經濟不確定性。

(新華社/自由亞洲電台/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