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孟晚舟被捕】扭盡六壬追擊華為 美國的恐懼打敗了理智

撰文:趙觀祺
出版:更新:

在美國司法部門要求下,中國通訊科技企業華為創辦人任正非的女兒、副董事長兼財務總監孟晚舟,12月1日由香港前往墨西哥途中,在溫哥華國際機場轉機時被加拿大警方拘捕。據悉,美方指控孟晚舟涉嫌違反美國對伊朗的貿易制裁,並尋求將她引渡到美國受審。孟晚舟被捕並非孤立事件,而是美國在全球對華戰略的一部分。由制裁中興到封殺華為,對中國企業擴張和科技崛起的恐懼,令美國放棄理智,正式回歸極右翼的權力展現。美國的恣意妄為,必將重創其苦心經營的「自由民主」形象,並危害其自身整體利益與長遠發展。孟晚舟被捕的消息曝光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當即表示,中方已向美加表明嚴正立場,要求立即釋放被拘押人員。但外交部拒絕討論案件具體細節,稱事發後美加都未曾向中方提供任何當事人違法的證據。而據《華爾街日報》上周五(12月7日)報道,孟被捕是由於滙豐銀行的監察人員向美國舉報了華為與伊朗的可疑交易。

孟晚舟被加拿大政府應美國要求拘留。(視覺中國)

美出手時機微妙 或為施壓談判

華為在上周四(12月6日)的聲明中證實,孟晚舟被加拿大當局代表美國政府暫時扣留。由於正值中美貿易戰的敏感時期,中國外交部緊急介入事件,駐加使館亦於同日對事件表示堅決反對並強烈抗議,稱加拿大警方應美方要求逮捕一個沒有違反任何美、加法律的中國公民,是嚴重侵犯人權的行為。中方已向美、加兩國提出嚴正交涉,要求它們立即糾正錯誤做法,恢復孟的人身自由。面對外界對拘捕行動合法性的質疑,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回應事件稱,行動並不涉政治參與和干預,加拿大是司法獨立的國家。

當地時間12月7日,孟晚舟在卑詩省最高法院出席保釋聆訊。她身穿綠色上衣,未有戴上手銬,在等待法官進庭時與律師交談,面露笑容。美方代表指控孟晚舟涉嫌於2009年至2014年間,透過香港公司Skycom與伊朗進行非法交易,違反了美國對伊朗的制裁禁令;孟晚舟還被指向銀行訛稱Skycom是獨立公司,與華為沒有關聯,但兩者實則代表同一間企業與伊朗進行生意往來。

庭上,加拿大檢控官強烈反對孟的保釋申請,認為她有潛逃回中國的風險,因為她被美方指控的罪名最高可被判監30年,足以成為潛逃動機;同時,孟晚舟財力雄厚,擁大量資源可利用,所以不應批准保釋。控方又透露,美方是於今年8月22日對孟晚舟發出拘捕令。

不過,法庭並未就孟的保釋申請作出裁決,聽證將在當地時間周一(10日)下午1時繼續進行。而在此之前,她將被繼續拘押。對此,華為於上周六(8日)作出回應稱,將繼續關注下周的保釋聽證會,相信加拿大和美國的法律體系之後會給出公正的結論。

巧合的是,孟晚舟被捕的當天,正值中美兩國領導人習近平、特朗普會面商討貿易戰對策之時。兩人在會面中達成共識,同意給予雙方90天的談判期,暫停懲罰性加稅措施。而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習近平與特朗普見面之前,中國政府已掌握孟晚舟遭逮捕的消息,但由於習近平希望將精神集中在處理貿易戰上,因此在會面過程中並沒有與特朗普談及此事。

美國逮捕孟晚舟的時機微妙,引起外界猜測美國藉此向中方施壓,以換取中方在貿易戰談判中的讓利。不過,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高峰上周四(6日)表示,他不了解孟晚舟的情況,但對中美兩國在90天內達成協議很有信心。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和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亦表示,事件不會影響雙方的貿易談判。

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於本月1日,由香港前往墨西哥途中在溫哥華轉機時被捕。(資料圖片)

恐懼被華趕超 美已用盡招數

這是一個擺在眼前的較量。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搖身一變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近年更推出「一帶一路」倡議,參與全球治理,政經影響力堪比美國。正因對中國崛起乃至趕超的恐懼,美國相當一部分右翼份子對中國抱持強烈敵意,動輒喊打喊殺,這部分人不在少數,甚至包括許多白宮內部官員。

華為是中國趕超美國最佳的例證,其電訊基礎設備在全球擁有28%的市場佔有率,足以傲視群雄。華為也是過去一年來,全球電訊基礎設備供應商中唯一一間持續增長的企業。此外,華為跨足手機、晶片市場,在全球的市佔率和營收都非常亮眼。亦因如此,華為成為美國一直以來恐懼的對象,被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多次拒絕在國境之外。無論是招標還是併購,似乎只要有華為在,美國的「國家安全」就會遭到破壞。一方面,華為規模龐大,生意體量不可小覷,另一方面,任正非所管理的華為行事低調,如此神秘又舉足輕重的企業,令美國不得不感到害怕。

近年來,華為在全球爭奪5G市場份額,加深了美國的恐懼。2016年11月,歐洲在5G標準方案的競選中敗陣,華為與美國高通分別贏得5G短碼和長碼的相關標準制定權,宣告全球5G市場的玩家只剩中美兩國,華為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美國的眼中釘。今年中美貿易戰爆發,兩國極力爭奪全球5G電訊領導權,中興和華為便是強而有力的競爭者,令美國必須除之而後快。此外,美國忌憚「中國製造2025」計劃,不願見到中國製造業全面超越美國。「伊朗禁運令」剛好給美國一小處「道德高地」發炮轟擊,與中興處境類似,華為自2016年起即因「違反禁令」受查,美國視此為中方「軟肋」,在中美宣布貿易戰90日停火之際,以此為由逮捕孟晚舟,更猶如是「勒索威脅」。

在此背景下,美國這次重錘出擊,動員盟友在境外逮捕中國企業高管,再移送境內審判的鬧劇,無異於對外依靠美國在全球的「霸權」,對內依靠美國所定義的「法治」。這是延續美國遏制華為的一貫手法,但就變本加厲,如同患上「狂躁症」,由針對企業整體營運,轉為徹徹底底地針對個別重要人物。

雖然此前華為的市場備受打壓,但卻未曾放緩崛起成長的速度,這正是美國最恐懼的地方。以華為違反對伊朗的禁運制裁為由,拘捕身為華為財務總監的創始人之女,似乎成為美國最後,也最流氓的搞垮華為方式。由此可見,崇尚「美國優先」的商人總統特朗普不僅具有商人的特質,更被一群對華持鷹派立場的經貿高官和軍人所包圍。他們不僅擅長商戰談判,更把一些軍事戰術靈活運用到經貿戰之上。

華為被認為是中國最具影響力、最有價值的企業之一。(視覺中國)

極右捲土重來 推中美決一死戰

在孟晚舟遭到逮捕後,外界關注美方是否有確鑿證據,證明孟晚舟違反其法律,與伊朗從事貿易。不過,中國外交部上周五(7日)指出,並未收到美方提供的任何與事件有關的證據。有分析人士指出,考慮到華為公司內部的企業環境,難以出現如同中興美國分公司人員向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檢舉的情況,因此美國有可能在未得到充分證據的情況下先斬後奏,在疑點還未釐清下,就將人抓捕起訴,加拿大也聽從了美國的要求。若真如此,按照西方一貫的標準,美國這一做法是違反人權,也背離市場規律。對於《華爾街日報》報道指,孟晚舟被捕是因為滙豐銀行的監察人員向美國舉報,滙豐銀行和檢察當局對此都未有回應,這些交易是否能夠充分證明美方指控,仍然是未知數。

美方的鹵莽行動,或許更加反映出其內部對於中國崛起的緊張不安。推動美國出手的很可能是政府內部捲土重來的極右翼份子。近年來,隨着特朗普擔任總統,美國極右翼勢力死灰復燃,他們極端保守、狹隘、見識短淺,深受白人優先、美國第一的困擾,對全球化、多元社會都有牴觸心態,無法正視中國正常的崛起發展。正是這些極右翼份子力推中美決一死戰,而不是透過合作來解決問題。在他們的意識形態中,中美就是對立關係,於是將中興和華為當成打擊對象,一步步將中美關係推向極致對立。

孟晚舟事件揭露了美國所謂的「民主燈塔」及「普世價值」的本質:任何影響到美國龍頭老大地位的都要被處理掉,枱面上的手段搞不定,就搞枱面下的手段,更自以為道理都在美國一邊。在中興和華為的事件中,美國都是一邊與中國談判,一邊倒插一刀,這次抓捕孟晚舟更是鮮明的例證。美國多年來塑造的國際形象、引以為傲的軟實力,都因孟晚舟事件而嚴重受損,因為大家看清了美國全球霸權的真面目,了解到美國對於主宰一切事物的偏執和蠻橫。中國那些迷戀美國「民主法治」的自由派們,也該就此反思。

由此看來,美國的極右勢力和中國的「毛左派」很像,他們都習慣以亢奮的激情和偏執的意識形態,做出自以為很偉大的事情,但最後的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傷害國家整體利益和長遠發展。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華為在事件應對上顯得沉着低調,出了事情就按部就班地處理,並未亂了陣腳,這多少歸功於長期以來的經營戰略和治理模式。在發生重大事件時作出果斷而堅毅的決策,也是中國應對貿易戰該有的姿態。

上文節錄於第141期《香港01》周報(2018年12月10日)《拘押華為孟晚舟 美國的恐懼打敗了理智》。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