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台灣關係法」40周年 北京漸主導美中台關係走向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1979年4月10日,時任美國總統卡特(Jimmy Carter)簽署通過《台灣關係法》,成為美台斷交後維持關係的重要基石,也影響了美中台三角關係格局的形成。法案轉眼間迎來40周年,台美相繼舉辦多場紀念活動,雙方強調這部法律對台灣的重要作用,台灣總統蔡英文更在周二(9日)與美國智庫的視像會議上大談台美如何「共享民主價值」。
不過《多維新聞》就撰文認為,《台灣關係法》是冷戰時期美國國內政治平衡、折衝或妥協的產物,其象徵意義大於實質保障力。在冷戰不復存在的今天,北京在美中台角力中的主導權逐漸增強,台灣若仍然只抓住《台灣關係法》這根稻草,就會陷在「台美友好」的虛幻世界裹足不前。

台美陸續舉辦「台灣關係法」40周年紀念活動。圖為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左)與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長酈英傑(右)日前宣布台美合作成立印太民主治理諮商機制。(中央社)

「台灣關係法」是冷戰產物

時值《台灣關係法》簽署40周年,台灣外交部規劃一系列活動,包括推出以鑽石為造型的主標誌,並搭配「台美恆久夥伴」的口號。台外交部長吳釗燮接受《中央社》專訪,稱未來《台灣關係法》仍舊會是台美關係的基石,盛讚美國依該法執行對台關係,「讓台灣人民感到安心」。部分台媒則以「定海神針」來評價這部法律的歷程與作用。

文章認為,兩岸分治下的台灣由於歷史因素與現實需要,對《台灣關係法》帶有好感,視之為某種「護身符」,或許是不分藍綠的共識。然而,台灣朝野對於這部法律的特殊情感,更多是出於地緣政治與兩岸關係的考量,往往忽略了這部法律的本質。

首先,《台灣關係法》出台的1979年,冷戰態勢已然出現缺口,中美建交和中國的改革開放都是指標。另一方面,當時的美國國內對中國大陸仍有極大疑慮,尤其是美國國會本就有「親台派」的傳統,這些政治力量不可能因卡特一句單方面聲明「美國繼續關心台灣問題的和平解決」作罷,《台灣關係法》就是平衡、折衝或妥協美國國內政治的產物。

蔡英文受邀以視像方式向美國華府三智庫發表演講。(台灣總統府)

中美關係漸成主軸

其次,美國同時還要考量自身在台海的利益,一手促進中美關係正常化,另一手緊抓台灣不放。換言之,《台灣關係法》是服務於40年前的美國國家利益,以及美國在東亞區域戰略布局,就算沒有《台灣關係法》這件外衣,美國的對台策略亦不會有甚麼差異。當時的台灣剛好需要美國的種種承諾與保證,才能維持政權的穩定,台美雙方各取所需,共同締造了美台斷交後的關係模式並維持至今。

不過,近30年來冷戰早已不復存在,中美關係更非只有對抗或摩擦,而是日益多元化、複雜化,中美在對方身上都存在着愈來愈多的利益糾葛。處於其中的台灣便顯得更加尷尬,只要內部「抗中拒統」的力道增強,就會推使自身往美國靠攏。再加上兩岸實力變化,北京愈發自信地掌握兩岸關係主導權,儘管短時間內現狀不會出現大規模改變,但美中台之間的三角距離正在發生位移。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1月發表講話,宣告大陸將牢牢把握對台主動權,啓動兩岸統一進程。(資料圖片)

美中台關係不會「時空凝結」

正是因為《台灣關係法》如上所述的本質,40年後的台灣若仍只抓着《台灣關係法》這根稻草,就如同把自己置身於危如累卵的處境。只要中美雙邊關係有風吹草動,甚至是大幅度的轉變,台灣依附在美國國內法《台灣關係法》下求生的路徑,就會受到程度不一的挑戰與衝擊。

《台灣關係法》靠着法律形式,和美國過去的單極獨霸地位,曾牽制美中台三方形成基本關係架構,但世界與區域格局的客觀變遷,已經愈來愈難維持這個「時空凝結」狀態。當中美都被這股歷史驅動力推向前,台灣政府應理性看待《台灣關係法》40周年,切莫被喜悅沖昏了頭,陷在「台美友好」的虛幻世界裹足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