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7·5事件十週年中國再推新疆白皮書 反恐局勢已大變

撰文:孫飛
出版:更新:

一向被視為中國地方治理最大難題的新疆恐襲態勢,在造成近200人死亡、2000人受傷的7·5事件十週年之際,局勢終於出現了明顯的轉變。

7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推出《新疆的若干歷史問題》白皮書,直指新疆從來不是「東突厥斯坦」,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白皮書的最後部分,中國政府還特意提到:國際上有的國家、組織或個人,奉行反恐和人權「雙重標準」,對此橫加指責,胡說八道,完全違背了人類公理和基本良知,這是一切愛好正義和進步的人所絕不能答應的。

7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推出《新疆的若干歷史問題》白皮書。(網上圖片)

中國政府這麼做似乎已經有了足夠的底氣。就在不到10天前的7月12日,包括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委內瑞拉在內的37個國家聯名致信聯合國,稱中國在人權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信中稱:「面對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嚴峻挑戰,中國在新疆採取了一系列反恐和去極端化措施,包括建立職業教育和培訓中心。」 該聯合公開信認為:「現在,安全與治安已重返新疆」。

更加富有戲劇性大反轉的是,7月2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訪問中國並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時,表態稱「中國新疆地區各民族居民在中國發展繁榮中幸福地生活是個事實。」 5個月前的2019年2月,土耳其外交部曾就新疆「再教育營」問題發表措辭嚴厲的聲明。

顯然,中國政府在新疆的艱難反恐已經開始收效,新疆局勢已經出現根本性的變化。而中共近年對新疆的治理新政,包括對新疆黨委書記陳全國的任用,無疑是其中的關鍵因素。

新疆地區逐漸恢復了和平安寧的生活。(Reuters)

新疆反恐局勢好轉

就在一年前,以歐美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和中國政府,為了本是一個機構、在彼此口分別被稱為「再教育營」和「培訓中心」而爆發激烈的爭論。美國媒體《紐約時報》2018年9月17日發表的題為《殘酷共和國》一文,稱「數十萬中國穆斯林通常被不分青紅皂白地送入再教育營地,一次往往持續數週或數月,不清楚自己何時能離開,抑或是否能離開。」

西方媒體和機構,認為中共對新疆當地居民進行了政治洗腦,是「有系統的人權侵犯行動」。北京反駁稱,所謂「再教育營」其實是「培訓中心」,旨在阻止伊斯蘭極端主義在新疆蔓延。這些中心的培訓期從幾天到一兩個月不等,那些經過培訓的人可擁有獲得好工作的技能。雙方的對立如此尖鋭,即便中國政府已經多次公開組織新疆參訪團,到了今年7月初,仍然有包括澳洲、加拿大、日本在內的22國向聯合國「呼籲中國停止拘押新疆維吾爾人」。

但是局勢轉變的勢頭無法否認。首先,是北京在新疆問題上終於學會了主動與外溝通,以人權回擊人權:自2019年以來,中國官方媒體先是公布了2018年末邀請12位各國駐華大使訪問新疆的新聞,2月,中國外交部強硬反擊了土耳其指責新疆問題,而後中聯部與新疆政府邀請30國200名政要高調宣傳「新疆的民族政策」。3月18日,中國發表《新疆的反恐、去極端化鬥爭與人權保障》白皮書稱「中國新疆的反恐怖主義和去極端化鬥爭,是國際社會反恐怖鬥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全符合聯合國打擊恐怖主義、維護基本人權的宗旨和原則。」 這些表現方式與手法,不得不說是中國政府對外溝通的一個進步。

據新華社報道,近期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意大利等24國的記者,一連9日在新疆多地採訪。(新華社)

其次是新疆經濟的高速發展,查找2012年至2017年新疆地區數據可以發現,新疆地區生產總值由2012年的7529億元(人民幣,下同)增加到2017年的10920億元,年均增長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909億元增加到1465.5億元,年均增長10%。尤其在中國政府今天力推「一帶一路」政策下,擁有廣袤土地面積和豐富資源的新疆,更加具有巨大的經濟潛力,這一點,即使是戴着「有色眼鏡」的西方人也不能否認。例如對於新疆「再教育營」持續關注的《紐約時報》2019年2月11日刊登一篇題為《中國能將不毛之地變為世界經濟的中心嗎?》的文章,此文作者儘管也「政治正確」地談及了新疆「再教育營」的爭議,但是也十分糾結地寫到「從我們在邊境的位置上是看不到這些(新疆再教育營侵犯人權之傳聞)的。一切看起來都平靜祥和。

今年6月26日,中國官方通訊社新華社發表了《闊步走向長治久安——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5周年綜述》,全面介紹了自2014年5月上述座談會確定治疆新政5年以來新疆的變化。文章總結稱「如今新疆大局持續穩定,形勢持續向好,城鄉社會安寧,連續30個月無暴恐案件」。這一表述,與6月25日新疆黨委常委兼政府副主席艾爾肯·吐尼亞孜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說法接近。當時他介紹新疆當前形勢稱,「經過兩年多實踐,中國新疆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新疆近3年未發生一起暴力恐怖案件」。

在許多西方媒體群起攻之的不利局面下,中國政府從被動變為主動,從保守變為開放姿態,這種轉變的背後顯然是中國政府對治疆政策效果的信心。

2019年3月1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疆代表團全體會議向媒體開放。圖為全國人大代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左)與全國人大代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主席雪克來提·扎克爾(右)交談。 (中新社)

從根本上治理新疆

這種信心的出現以及姿態的轉變背後,是中國中央政府治疆策的轉變以及效果的出現。

舉世震驚的「7•5」事件之後,糾纏着宗教、民族、意識形態問題的新疆,成為中共決策層案頭的緊要之事。在王樂泉的接任者——張春賢推行的「柔性治疆」也變相失敗之後,2016年原本主政西藏的陳全國走馬上任成為新疆書記,並迅速改變了治疆策略。

陳全國的新疆治理政策中,有兩個核心關鍵詞。一個是維持社會穩定,解決恐怖主義的「去極端化」,表述為「徹底剷除民族分裂、宗教極端、暴力恐怖滋生蔓延的土壤」。這種做法被視為強硬的政治手段,招募大量人員進行社會維穩,甚至將維族年輕人「從清真寺中拖到企業去掙錢」,都是試圖「去宗教極端化」。也請注意,此處是去「宗教極端化」,而非「去伊斯蘭化」,中國政府並非是想讓維吾爾族人改變他們的宗教信仰。

而最關鍵的重要一步,就是加強「民生」,解決就業。可以看官方的一組數據,2019年新疆兩會報吿的數據顯示,新疆2018年城鎮新增就業47.5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3%,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280.5萬人次。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5%左右,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5%左右。

報吿稱,新疆還持續實施南疆(維吾爾族人聚集地)四地州三年十萬人轉移就業計劃,深度貧困家庭勞動力有組織穩定轉移就業7.5萬人。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5.24萬人。落實22個深度貧困縣3年10萬人就業扶貧規劃,推動疆內跨區域轉移就業、向兵團轉移就業、向援疆省市轉移就業。常態化推進就業困難人員「一對一」幫扶和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工作,積極穩妥做好去產能職工就業安置。確保今年(2019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45萬人以上,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270萬人次。

貧窮是恐怖主義的土壤,解決就業,解決貧困,中國政府對於新疆的治理正在抓住中共政治中那個很流行的那個術語——「牛鼻子」。所以轉變就此出現。

其實關於新疆局勢的變化,值得參考的還有負責新疆事務的全國政協主席汪洋的表態的不同。2018年4月和2019年3月,汪洋兩次前往新疆調研,第一次調研時表示新疆「鞏固社會穩定的良好局面」,「研究如何把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措施常態化,進一步鞏固取得的成果」,第二次則表示「新疆大局穩定,形勢持續向好,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一句「大局穩定」,表示了中共對於新疆局勢扭轉的一錘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