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吧解散】內地實施「一網兩制」 官方冀「愛國情緒」收放自如

撰文:趙觀祺
出版:更新:

過去兩個多星期,兩件小事揭露中國在「一網兩制」下,單憑官僚對外「講好中國故事」,一點都不容易,而中國網民作為外交資源,由於種種原因而處於凍結狀態,未能發揮強大威力。

崔天凱在牆外Twitter孤立無援

第一件是7月12日,駐美大使崔天凱在官方Twitter發帖,指責台獨主張是「玩火自焚」,引來大批「推友」反駁,回應欄上幾乎一面倒是異議聲音,其中不乏留言指Twitter在內地被封殺,崔大使卻可以光明正大開設帳戶以對外宣傳。

第二件是著名網絡志願軍組織「帝吧」原定於7月23日集體「翻牆」,在香港社交網絡「洗版」,「聲援香港警察」,「反對暴力亂港」,不料在總動員前夕,一批志願軍的身份「被起底」,個別人士更疑似「被參軍」。

俠客島發貼文稱「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微博)

其後官媒公眾號「俠客島」在微博發帖報道事件,加上「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作評語,被網民質疑是語帶諷刺,引發一場小風波,最終「俠客島」刪帖以息事寧人。

「帝吧」疑遭官媒冷嘲熱諷

內地實行「一網兩制」,官方講法是國際輿論格局「西強我弱」,為了「國家安全」不得不強力維穩。

然而在「防火長城」重重封鎖下,出現「愛國聲音」內外分途的失衡現象。崔天凱對外「講好中國故事」,宣示民族主義立場,遭受海量反對者圍攻,孤立無援;「帝吧」則以自發行動表達「愛國熱忱」,卻處處受制肘,鍛羽而歸之餘,兼且疑遭自家官媒冷嘲熱諷。

+2

這類牽涉到一個取捨問題。中共可以拆掉「防火長城」,動員數以億計的「愛國網民」,對外表示「中國有權不高興」,但就要承擔「國家安全」風險。一旦網民自由進出牆外世界,今天可能還樂於打破「西強我弱」的國際輿論格局,可是誰能擔保明天後天大後天,網民不會利用這個格局,反過來矛頭指向當局?

16年限韓令發揮消費者力量

迄今為止,中共的答案一而貫之傾向小心管理,對自發「愛國行動」心存疑慮,所以不會直接阻止「帝吧」出擊,也不會特別樂見其成。畢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對於「民族主義外交」,當局的原則是「收放自如」。

2016年,韓國從美國引入薩德導彈系統,北京認為自舉影響自身戰略安全利益,大舉反制。儘管官方從未承認過有「限韓令」,各級機關已「自發」多路進擊,數以億計中國消費者隨即響應,韓劇、韓星、韓國免稅店、韓國化妝品無一倖免,樂天百貨被迫撤出中國市場。

+1

可是不論「限韓令」如何風風火火,情況未有發展到2012年反日示威的地步,引發外界疑慮。當時鮮有遊行的中國民眾大批走上街頭,部份示威者更衝擊打著日本品牌旗號的店鋪,砸毀日本車,就釣魚島主義爭議宣洩憤慨之情,後來官方花了相當功夫才平息事態。

對付日韓手法未有用於美國

至於在另一個極端,中美貿易戰打了一年多,官媒鋪天蓋地解釋美國如何「理虧」,不過除了企業減少進口美國石油和大豆,廣大中國消費者暫時按兵不動,更談不上再有大批群眾走上街頭,譴責華府「貿易霸凌主義」。

大概一經權衡利害,當局判斷如以對付日韓的手法對付美國,受報復的成本和風險都大幅提高,故此不便於輕舉妄動。

外界往牆裡看,總以為中國的民族主義就是鐵板一塊,上下異口同聲,但從上述事例可知,由行動模式到強硬程度,官方都自有一套「大局觀」,目標即使與輿情一致,手段和路徑卻可以大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