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爆發的中美矛盾中求生 華為「戰時改革」的哲學

撰文:鄭瑞
出版:更新:

短短幾天之內,中美貿易戰快速升級。中國在上周五(8月23日)祭出最新總值750億美元進口美國商品的關稅清單,此舉顯然激怒了美國總統特朗普,他在當天反擊,宣布提高對中國加徵關稅的稅率。
關稅戰愈演愈烈,以及特朗普對華態度再度惡化,對中美博弈之中的其他議題恐怕會有不利影響。此時,中國通訊設備公司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應當正在關注中美政府的一舉一動,雖然華為在8月19日剛剛得到美國商務部的「延長許可」,延後了美國對華為科技產品的禁運,但任正非心裏必然沒有僥倖。

華為得到「臨時許可」的前一天,特朗普還稱美國「不想和華為做生意」,美國同時又將46家華為關聯企業列入美國商務部的「實體清單」(Entity List),加大對華為的威脅。因此,華為翌日發布聲明,反對美國商務部的做法,稱延期的臨時許可「沒有改變華為被不公正對待的事實」。

美國對華為的圍堵並未結束。在中美矛盾集中爆發的背景下,處於危急時刻的華為下一步究竟怎麼走?

特朗普稱美國「不想和華為做生意」,美國同時又將46家華為關聯企業列入美國商務部的「實體清單」(Entity List),加大對華為的威脅。(資料圖片)

任正非在忙什麼

回頭看華為對美國這次延長供貨許可的態度,可知華為對美國根本不抱期待。華為的聲明表示,「不管臨時許可延期與否,華為經營受到的實質性影響有限,我們會繼續聚焦做好自己的產品,服務全球客戶。」這番表態和任正非此前接受採訪時,表示90天臨時許可對華為來說「沒多大意義」的表述一致。當時的任正非說,華為「已經準備好了」。任正非在如此大的挑戰面前所表現出的淡然讓不少人疑惑—他的自信究竟從何而來?

對中國來講,華為從被美國商務部和司法部正式調查開始,每一步都表現得令人驚豔;而在外界眼中,這家中國公司也帶來了一次又一次的驚異。

上周五(8月23日),華為發布人工智能(AI)處理器Ascend910(昇騰910),公司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稱這是世界運算能力最強的AI處理器。華為同時推出全場景AI計算框架MindSpore,宣布要把MindSpore在2020年第一季度開源,像美國NVIDIA一樣建立起自己的生態系統。除了令美國擔憂的5G技術,華為在AI領域亦展現出自己的競爭力。

從麒麟980手機晶片,到鯤鵬920處理器,再到近期發布的鴻蒙系統及昇騰910,華為的「山海經」軍團(上述華為產品的名稱均源自中國古籍《山海經》)逐漸集結,在美國重重圍堵之下不僅沒有「死」,反而蓄勢待發,準備「征戰」市場。可見在威脅之下,任正非的確如他自己所說「不叫苦、不喊天」,把關注力放在公司如何繼續發展之上。

華為能夠成功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不斷對自身進行改革。(視覺中國)

7月30日,華為公布最新財報,2019年上半年,華為銷售收入為4,01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2%。5G技術方面,華為已在全球獲得50份5G商用合同,累計發貨超過15萬個基站。美國近一年來的極限打壓,並沒有把華為打垮。任正非的定力來自於華為的實力。

華為的實力不是憑空而來的,漂亮的財務數字背後,蘊藏着華為不同於其他商業公司的企業文化和發展動能。上周一(8月19日),華為內部郵件再度曝光,內容是任正非7月在華為組織變革會議中的講話。他說,華為現在處於「危亡關頭」,然而「絕大多數員工應心靜如水,做好本職工作就是參戰」。

如何參戰?這篇演講從頭到尾的主題都是「改革」,當中羅列了華為運營商集團在組織建設、人才選拔、市場、研發等方面所作出的改革建議。從任正非的講話中,可知華為在去年12月已召開了第一次改革會議,將海外的四個代表處作為試點,開始進行分配機制的改革。從第一次會議至今,華為已經通過了至少八份改革文件。

由此可見,技術上的優勢和戰略上的定力並非華為全部「武器」。華為取得的成績不僅來自鑽研精神或艱苦的「狼性文化」,也來自於不斷改革的習慣。即使兵臨城下,華為也不忘改革,甚至把改革作為應戰的重要手段,用改革讓公司和團隊更能抗壓。

「向內用力」的模式在未來仍將延續任正非的淡定來自於華為的實力。(資料圖片)

華為靠什麼「贏」

任正非的講話充滿了沙場硝煙的味道—他稱華為的代表處是「作戰中心」,談「作戰指揮權」如何下放、「作戰模式」如何優化、地區部門如何「做好戰區主建」,表示要「火線選人、戰壕中提拔」、建立「軍團」作戰方式、形成「精兵組織」,號召大家「立功」。

這些充滿戰爭意味的字眼,雖然來自華為一貫的文化,但也說明任正非沒有輕視美國給華為的挑戰。現實情況是,把華為面臨的困境形容為一個「戰場」,並不過分。

美國的圍堵對這家科技公司最大的威脅,就是切斷,甚至徹底摧毀其供應鏈。自今年5月中旬華為被美國實行「禁運」開始,大到產品的晶片和作業系統,小到一張SD記憶卡,華為的電腦、手機、路由器等產品的元器件和零件都遭到「斷供」威脅。華為在美國諸多供應商之中,包括英特爾(Intel)、NVIDIA及高通(Qualcomm)等企業,有不少已經因禁運問題而蒙受損失。

在美國不斷施壓下,不僅華為的變革會加速,中國的變革也會加速。(視覺中國)

處於暴風眼中心的華為,一方面要尋找供貨問題的替代方案,一方面「備胎」產品剛剛試水,還要經過市場漫長的磨合。另外,由於美國禁令產生的司法程序造成的內耗,任正非此前表示,未來幾年華為的營收可能會下跌300億美元,如何緩衝這樣的損失是一個問題。可以說,除了公司品牌的曝光率之外,一切都足夠讓華為高層焦頭爛額。

然而,這個「戰場」對任正非來說,並不是對壘美國的戰場,他也絕沒有把其他公司作為「敵人」。因為任正非要革命的對象不是別人,而是華為自身。從權力下放、組織調整、人才流動入手,華為在危機時刻正在向自身各個方面「開刀」,尋找增強活力、提高競爭力的辦法。華為的創立和成長,一直伴隨着獨特的管理哲學,其中,「變革」可能是最重要的關鍵字之一。

任正非的危機意識極強,認為企業必然會隨着增長而走向不穩定和混亂,因此必須不斷提高效率、強化秩序。這個意識來自於熱力學的原理,華為認為企業需要「負熵流」的生命活力,不斷對抗自然產生的怠惰。換句話說,成長到一定規模之後,企業必須進行變革,啟動人的活力和創造力。在過去幾十年全球通訊行業無數的大起大落之後,華為生存下來的原因就是不斷改革。

從這個角度看,美國的圍堵更可能從外部刺激華為繼續變革。正是在去年12月華為副董事長兼首席財務官、任正非長女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期間,華為開始舉辦定期的改革會議。這是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應當受到美國的推動。任正非所說的「打勝仗」,目標不是消滅敵人,而是壯大自身。

從中國金融業的一系列開放措施、央行的市場化改革,到深圳成為再一次改革中的「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中國的「自我革命」已經展開。(視覺中國)

變革哲學的背後

召開定期改革會議、採取從試點開始、由點及面的改革方式、「在戰爭中學會打仗」這種「摸着石頭過河」的思維,都讓人不得不聯想到中國近四十年來的改革進程。任正非對華為的不斷改革,並且以改革應對發展難題的思路,和中共常講的「刀刃向內,自我革命」十分相似。

華為是隨着中國改革開放成長的企業,其管理思路顯然留下了很多有中國特色的烙印。在中美博弈的大格局之下,無論是華為還是中國,都面臨一次新的變革。從中國金融業的一系列開放措施、央行的市場化改革,到深圳成為再一次改革中的「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中國的「自我革命」已經展開。在美國不斷施壓下,不僅華為的變革會加速,中國的變革也會加速,以改革和發展應對挑戰,「向內用力」的模式在未來仍將延續。

上文刊載於第177期《香港01》周報(2019年8月26日)《在爆發的中美矛盾中求生 華為「戰時改革」的哲學》。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8月26日出版的第177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您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