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上海Costco開賣 挾帶「台灣力量」能否助力開路

撰文:多維新聞
出版:更新:

美國連鎖大賣場Costco(大陸稱「開市客」,台灣稱「好市多」)進軍中國大陸,首家分店就開設在上海閔行區。據了解,Costco開幕首天(27日)因人潮眾多,下午暫停營業。
對此,已熟悉Costco的台灣民眾,看到大陸消費者的狀態不免再度冷嘲熱諷,一方面對於台貨原產地標為「中國台灣」感到不滿;另一方面,更認為大陸消費者的「民族性」,加上Costco「無限制退貨」的特色,可能會讓大陸Costco撐不了一年。
不過,也有台灣網民認為,上海Costco的熱烈景況與台灣相似,因為Costco在台灣開幕時,民眾搶購的盛況其實一模一樣,甚至有網民直呼「果然兩岸一家親」。
撰稿:衛木槿

Costco在中國內地的首家分店落戶上海。(VCG)

其實面對台灣民眾這般酸言酸語,大可不必聞雞起舞。或許,應該以更經濟務實的角度,來看待Costco進軍中國大陸這件事。

先回頭談談中國市場上的量販零售產業。1992年,國務院出台了《關於商業零售領域利用外資問題的批覆》,同意北京、上海、天津等11個城市先各試辦外資零售企業,但前提是必須是中外合資,且中方控股必須超過51%。其中在台灣早期廣為人知的萬客隆(Makro)是第一批取得執照的廠商,但已於2007年退出大陸市場。

1995年,法商家樂福(Carrefour)進入大陸市場,這一年竄出的還有大陸廠商「永輝超市」;1996年,美商沃爾瑪(Walmart)加入,該年台資企業「大潤發」也進軍,並在2015年趕超沃爾瑪。隨後許多超市陸續開展,1990年代可謂中國大陸量販零售的黃金時代。

Costco上海開幕,首日營業盛況。(VCG)

但隨著展店數量上升,也使得市場漸趨飽和,導致發展速度放緩。加上電商平台興起,迫使實體量販必須進行轉型,如沃爾瑪、大潤發與家樂福皆試圖往數字化發展,但似乎不盡順利,因為牽涉到線上線下結合、供應鏈與組織配置都需要重新建構。這也不怪乎,2014年沃爾瑪關閉中國大陸的店面。

有趣的是,大陸在線電商巨頭阿里、京東反而紛紛主攻「實體」市場,搶攻大陸的「下沉市場」(三線以下城市與農村市場)。這一來一往的反差現象,在Costco進軍中國大陸市場之後,不禁引人好奇,究竟這家全球第七大零售商的Costco,在大陸市場會如何操作?又或是將帶給大陸零售業什麼新的轉型可能?

以目前來看,這一關鍵可能就是「台灣」。據多家媒體報道,上海Costco開幕之後,就傳出店內聘用大量台籍員工,並販賣許多台灣產品。從這點觀察,Costco進軍中國大陸,似乎多少仿效此前台資量販店「大潤發」進軍大陸的成功模式。

Costco開幕首日顧客瘋狂搶購,多個媒體形容場面「一片混亂」。(Getty Images)

再者,大量使用台籍員工,除了Costco亞太區總部設置台灣之外,其實還有「台式服務」這項優勢。曾經走訪台灣的遊客一定知道,台灣服務業的品質確實遠勝於其他兩岸三地,尤其,當中國大陸的量販零售市場走到十字路口的情況下,如何「服務」才能區隔市場,這對於初次探索大陸市場的Costco來說,或許可發揮積極的作用。

也因此,Costco挾帶著「台灣力量」進軍中國大陸,頗值關注。畢竟,這套商業模式能否在新型態的量販零售市場存活,相當適合作為借鏡。此外,從台灣的角度來看,「中國台灣」、「大媽又在爭奪拼搶」的畫面等等,其實在哪個地方都可看見,也不會因為你我他在網絡上訕笑就能改變。

或許,換個角度觀察,為何上海Costco披著「台灣外衣」來到中國大陸,在現今13億的人口市場當中,台灣與香港應該要看不一樣的機會,莫讓酸語酸語與看衰心態淹沒了自己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