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國慶.多圖】從1949到2019:《人民日報》頭版上的國慶日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昨日(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日。70年來,官媒《人民日報》的國慶頭版都會展現當時的政治環境和社會氣氛,香港01帶你一睹歷史長河留下的點點滴滴。

1949年人民日報國慶頭版。(資料圖片)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當天的《人民日報》頭版共刊出7張圖片,均為開國元勛肖像,其中毛澤東肖像尺寸相對較大,被置於左側最上方而成為視覺焦點,清晰顯示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舉行第一次會議時的人員任命次序,毛澤東已毫無爭議地成為中共的革命領袖和象徵。

1949年國慶日頭版的毛澤東肖像頭戴八角帽身着軍便服,是時任新華通訊社人像室主任鄭景康在陝北為毛澤東拍攝的一幅生活照,亦是懸掛於天安門城樓上的第一幅毛澤東畫像。

毛澤東肖像演變。(網上圖片)

1950年,時任中央新聞總署副署長的薩空了提出「毛澤東戴八角帽的照片與國家主席的身份不太適合」,建議由新聞局專門為毛澤東拍攝一副正式標準像。經過薩空了等人的反覆研究,選取一副由陳正青拍攝的毛澤東在1949年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上與部份勞動模範的合影照片,由新聞攝影研究室的青年技師陳石林進行技術處理。

據介紹,這張照片是將合影中的毛澤東影像從第3個鈕扣起單張裁剪下來,放大成12英吋的照片,在放大時採用不同反差的相紙並採用遮擋曝光的技發突出毛澤東面部影調的層次,同時對面部頭髮和衣服進行細微的加工修整,再翻拍成6×4.5cm的底片,最後放大成照片。

1950年至1953年的國慶日頭版,將毛澤東與孫中山的肖像照片並列刊出,且篇幅分配與視覺設計一致,這與當時的社會環境密切相關。

毛澤東是共產黨的領袖,孫中山是民盟等8個民主黨派的精神領袖,肖像照片並列是表明「共產黨與另外8個民主黨派地位平等」,是體現共產黨作為執政黨,積極踐行第一次政協會議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由於此時正處於朝鮮戰爭時期,當局極為重視國內局勢的團結穩定。

1954年至1958年的國慶日頭版沒有單獨的領袖肖像照片出現,特別是1955年沒有任何領導人的照片,僅刊登一張「一群小朋友在天安門前走過」的照片。1956年至1958年,則採用領導人與外賓會見或國內巡視的事件性圖片,圖片篇幅較小,未突顯領導人形象,外界有解讀,這是回應1956年召開「八大」時提出的反對個人崇拜。

1959年人民日報國慶頭版。(資料圖片)

1959年9月,為迎接新中國成立10周年大慶,中共中央決定「專門拍攝一副反應毛澤東風采的標準像」,由時任新聞社攝影部新聞組資深記者孟慶彪和新華社駐中南海記者侯波負責。他們事先在毛澤東住所附近佈置一間攝影室,測試不同光線與曝光指數。

毛澤東在開會空隙走進攝影室,孟慶彪隨機記錄下毛澤東與侯波交談時的面容,並沒有刻意擺拍。此次拍攝的照片刊發於當年的國慶日頭版,並廣泛地出現在家庭生活、公共領域或建築裝飾場景中。毛澤東形象的標準化在此時期得到強化。

+1

1959-1965年的國慶日均刊登毛澤東與劉少奇的標準像,尺寸一致,毛澤東照片在左側,劉少奇照片在右側的排版同樣傳遞出一種秩序感,這一視覺秩序與當時的政治秩序相呼應。1959年4月,劉少奇當選國家主席,毛澤東成為中共中央委員會主席及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據劉少奇夫人王光美回憶:「少奇同志並不同意在1959年的《人民日報》國慶頭版刊登他的照片,『我們國家是共產黨領導,黨領導一切,毛主席是黨的主席,所以登毛主席的照片就可以了』。也有人提議毛主席的照片應該大一些,少奇同志的照片應該小一些,但毛主席回應『為什麼要小一些?一樣大!』這件事就定下來了,並成為了慣例。」

+6

1966年的國慶日頭版風格版式與以往大不相同,整個版面只有一張毛澤東巨幅照片,僅配有一行小字「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7周年」。照片是毛澤東身着軍裝頭戴八角軍帽的半身肖像,突顯毛澤東的軍隊領導權與革命精神,顯然與這一年提出要清除「黨內走資本主義的當權派」相契合。至於1971年的國慶日頭版則沒有圖片,全部為文字表述。

1972年至1976年的國慶日頭版都僅有毛澤東一人的同一張肖像圖片,毛澤東官方形象在傳播中趨向統一。儘管華國鋒等領導人的照片亦曾與毛澤東照片並列呈現,但這些頭版中的視覺文本已將毛澤東置於無可非議的中心位置。

在這一時期,毛澤東的形象被視為神聖的革命象徵符號,特別是攝影技術的進步讓毛澤東形象更趨於正式與統一,既形成具有政治敘事屬性的視覺行政體系,亦符合人們對領袖人物的形象期待。

+32

1978年後的國慶日頭版不再單獨刊登領導人肖像圖片,轉向多幅照片多重敘事的版式編排,領導人國事活動與節日慶典是最為常見的國慶敘事。而在最近幾年,國慶頭版常刊登領導人向人民英雄紀念碑敬獻花籃的照片。

+1

(微信公眾號「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