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粉紅崛起】兩大隱憂:民粹主義與美國式傲慢

撰文:余一竹
出版:更新:

近些年來,小粉紅群體的崛起可謂是中國社會的一大現象。不同於傳統中國政治光譜中的左、右區分,這個群體在更寬的意義上被一種愛國主義所詮釋。儘管愛國主義在中國一直具有很肥沃的土壤,但作為一種現象級的存在佔領輿論場,還是從近幾年小粉紅的崛起開始的。

他們不同於傳統左派那般自詡為「紅」,沒有太多毛澤東時代的歷史認知,也不會以追求社會公平平等為己任,但他們多會認同自己的國家(或政府),以維護自己的國家為榮,但也正因此而有時對批評聲音或不同意見不能容忍,甚至採取一些言論或行動上的反擊。比如近期發生的NBA火箭隊總經理莫利的挺港事件,便是在中國的小粉紅群體的聲討下星火燎原。而網絡上活躍的小粉紅們更是在任何與國家民族有關的問題上,為中國聲辯,展示出強大的輿論影響力。

火箭隊總經理莫利因發表涉港言論受到小粉紅群體抵制。(VCG)

客觀看,民族主義在中國崛起有其歷史的必然性。縱觀歷史上的大國在崛起的過程中,都伴隨着國內民族主義的高漲。不論是老牌殖民帝國英國,法國,還是當時後起的美國、德國,在形塑民族國家的近代歷史上,都經歷了普遍的愛國主義歷程。它們或者通過國內的經濟發展、宗教文化教育,或因對外戰爭,都強化了各自的國家認同和民族認同。

換句話說,任何國家都需要有適當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民族主義本身就是現代國家建構的基礎和結果。

而中國擁有五千年的歷史傳統,曾經孕育出燦爛的文明,然而在近代卻遭受了一百多年的被侵略、被殖民的恥辱歷史,從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國家落為一個四分五裂、軍閥混戰的貧窮弱國。現如今,經過一個世紀的奮鬥,中國終於在世界上開始崛起為一個綜合經濟實力排名第二的世界大國。這種民族自豪感對於任何國家來說都是再正常不過。再加上官方層面的宣傳和引導,成長在這個背景下的中國年輕群體,其國家認同感是以往世代難以比擬的。

10月1日,成都舉行升旗儀式。(視覺中國)

小粉紅的崛起有其歷史的邏輯,一概將小粉紅等同於民粹主義是有失偏頗的。只有極端化的民族主義,才可以被歸為民粹。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注意,中國的小粉紅群體在不少事件中也表現出一種極端,有滑向民粹主義的風險,這不可不引起警惕。

比如前些年因為中日在釣魚島的爭議,中國小粉紅在進行抗議的過程中出現極端的打砸在華的日系車、日本商店等極端行為,甚至出現中國車主因阻止打砸而頭骨被打穿的惡性事件。此後,這種極端暴力行為被普遍拒斥,但也出現了例如為抵制韓國部署薩德而搶砸韓國商店,為抗議南海仲裁案的結果,而抵制美國品牌肯德基的活動。

而類似因澳洲游泳選手霍頓獲獎後譏諷孫楊是「使用藥物的騙子」,而引發的小粉紅們潮水般湧向霍頓的社交媒體賬號,要求其道歉的事件也頗為典型。至於以「帝吧出征」的方式,向牆外某些社交網絡進行灌水洗版的抵制行為也已司空見慣。在近期的香港示威期間,一些小粉紅群體表現出的「示威就是港獨」的言論並不少見。NBA莫利事件,若不是中國官方的克制和降温,恐怕小粉紅們會將其鬧的更大。

帝吧出征FACEBOOK宣傳圖。(VCG)

正如適當的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是每個國家都需要的資源,但如果它走向極端化,走向民粹主義,就應該進行遏制。歷史上因為過熱民族主義而走向危機的國家不枚勝舉。拿破崙時期的法國、納粹時期的德國、二戰時期的日本,都曾因本國的民族主義極度膨脹,最後走向了對外侵略擴張的毀滅道路。而中國在歷史上也曾因過度的民族主義而給國家和人民造成災難。

中國經常批評美國,指責其搞普世價值,向外輸出自由民主制度,傲慢地認為只有自己的制度才是最好的,甚至是歷史的終結,結果在其他國家制造了無數的混亂,不斷被現實打臉。對於中國的這一代成長在崛起背景下的年輕小粉紅,就更要吸取美國的教訓,在為中國的道路辯護和自豪的同時,不能傲慢地認為自己的制度就是最好的,走上美國對外輸出普世價值的道路。

中國的小粉紅群體,如果能恪守適當的民族主義,擁有適可而止的愛國主義,有助於國家認同的建構和民族自信心的確立,但若走向極端的民粹主義,出現極度的傲慢,就有可能形成新的偏見,甚至重蹈歷史的覆轍,遲滯國家崛起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