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會】習近平首提「全過程民主」 上海學者拋三重解讀

撰文:褚文
出版:更新:

為期四天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結束後,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即赴上海視察,期間提到民主政治問題,強調中國的民主是一種「全過程民主」。

習近平2日在上海市長寧區一場法律草案意見建議徵詢會後說,「我們走的是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習近平解釋說,所有的重大立法決策都是依照程序、經過民主醖釀,通過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產生的。

對於習近平提出的「全過程民主」,旅法學者,上海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宋魯鄭在一場辯論中指,大眾參與在西方和中國含義不同。在西方,大眾參與一般指選票,選舉中有投票權,表達自身意見;在中國,大眾參與一般指民眾可選出人大代表或間接選舉,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去參與。

宋魯鄭認為,此時提「全過程民主」有三重含義:

一是四中全會提到中國之治,提出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過程的民主」有把這個目標具體化的作用。

二是習近平如此行為是在為「後特朗普(Donald Trump)時代」做準備。美國2020年大選,價值觀牌可能成為美國對付中國的主要手段,中國需要提前佈局,以自己的民主模式來應對未來的挑戰。中美未來在價值觀上的博弈將會很激烈。

三是,從更大的歷史空間看,中國已經結束鄧小平「摸着石頭過河」時代,在成功發展的基礎上,開始進行理論的總結和創建。他認為習近平提出的「全過程民主」應該是這個大的歷史趨勢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