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馬英九「應對統一抱持開放選項」 是在對誰說?

撰文:林嘉禾
出版:更新:

11月7日適逢習馬會四週年,四年間兩岸關係卻宛如天壤,而已經卸任三年半的馬英九,在2020年台灣大選中顯然仍力圖發揮一定的作用,不論是國民黨初選分裂後的團結工作、還是在兩岸關係上皆然。

10月31日,馬英九在英國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發表了「處於十字路口的兩岸關係:中華民國前總統的觀點」演講,提及「台灣應對統一抱持開放選項」,再度挑起兩岸未來的敏感神經。

馬英九在牛津辯論社(Oxford Union)發表的演說,着重在兩岸關係的未來,並拋出「中華民國現在該何去何從?」之問。(Facebook@The Oxford Union)

馬英九在牛津大學的演講中細數兩岸關係的發展,也着重強調他在任時期,兩岸關係的和緩帶來的成就,甚至能實現兩岸領導人會晤。他進一步提到,「兩岸關係過去三年的惡化,在許多方面都傷害了台灣的利益」,並拋出幾個「中華民國現在該何去何從?」的思考方向,包含台灣「必須透過接受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恢復兩岸互信」、「應對統一問題保持開放的選項」、「應堅持要在台灣人民準備好的前提下,才展開統一的對話」。

其實馬英九這樣的論述,並不是首見。2018年11月7日,馬英九舉辦的「馬習會三週年」研討會中,即提出了「新三不」,「不排斥統一、不支持台獨、不使用武力」;2019年3月,馬英九接受《亞洲週刊》訪問更指出,「這個問題(統一)遲早要面對」。從2018年到2019年的發展,可明顯見到馬英九卸任後,對統一問題有了更多的思考,與其八年執政時期高舉的「不統」,可謂大相徑庭。但是,究竟這些諄諄之言是要講給誰聽?而現實上又有哪些困難?

馬英九的話,顯然是說給國民黨提名的總統候選人韓國瑜聽的。攤開韓國瑜的兩岸白皮書,只有着重在對話機制重建,沒有任何前瞻性指引,而且論述東拼西湊,展現國民黨兩岸顧問團意見的高度紛雜性。在這個條件下,馬英九的牛津演講,顯是想把藍營的兩岸討論,拉往更具未來感的境界中。但是有沒有可能成真?恐還是要打上大問號。

2015年在新加坡的馬習會,馬英九態度相當保守,不僅全程幾乎透明,也未對兩岸統一問題有任何前瞻性的說法,如今他則是積極推動台灣應對兩岸統一抱持開放選項。(Getty)

首先,主權議題已是台灣政壇的神主牌,韓國瑜此時若談統一,會被指拋棄主權而「粉身碎骨」。2018年以來,諸多民調皆顯示,台灣人民對主權有極高的眷戀程度,蔡英文也憑藉這個潮流,支持度得以止跌回升;對於「護主權」的要求,現在是台灣政壇的一個最大公約數,若單是談論「對統一要保持開放態度」,與當前台灣民調的主流,顯得格格不入,難以得到支持。

其次,馬英九現在希望後繼者能夠重視統一議題,但他自己執政八年期間,不也什麼都沒做,憑什麼要求別人?2008年馬英九拿到766萬票當選,卻堅守「不統、不獨、不武」,也無意恢復2006年遭陳水扁「終止適用」的《國家統一綱領》,當他可以最輕鬆、最順手進行相關議程的重建時,他自己不做,現在內外環境變得更加艱鉅了,「統一議程」的阻力今非昔比,他實在沒有立場再要求別人回到這條軸線來。

最後,對台灣而言,統一的開放選項不應只是「被動統一」,它的積極成分長久以來沒被討論,難以有堅實論述基礎。從前台灣其實有自己的一套統一方案,但是因為台灣內部逐漸失去對統一的討論,「統一方案」也隨着《國家統一綱領》的終止而束之高閣。

與此同時,中共的「統一方案」未曾鬆動,再加上兩岸政治經濟實力對比日漸懸殊,故所,現在馬英九提出來的「統一問題」,其實是相當空虛的概念,恐怕只會淪為「被統」的政治標籤,韓國瑜團隊更不可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