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被RCEP孤立的台灣 恐怕將更快走向沒落

撰文:蘇天澤
出版:更新:

第35屆東盟峰會及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之後,RCEP談判取得最新進展,由東盟十國和中日韓、澳洲、新西蘭等十五國參與的,世界上最大的自貿區有望在2020年簽署協議,這無疑是東亞經濟一體化的好消息。不過,對於蔡政府治下的台灣來說,卻可能另有一番別樣滋味。

RCEP原本包括印度在內,但由於莫迪(Narendra Modi)總理的遲疑和其國內對開放貿易的不自信,印度最終決定暫時呆在RCEP之外。對於其他15國來說,失去印度這個13億人口的大市場自然是一種損失,不過有中日韓和澳洲、印尼等世界經濟大國加持,RCEP仍是全球最大的自貿區:它涵蓋了約30%的全球人口,29%的全球GDP和四分之一以上的全球貿易量。相信自貿區建成後,東亞15國之間的經濟貿易將獲得更迅速的發展。

RCEP即將簽署協議,東亞經濟一體化取得重大進展,不過台灣被排除在外。(AP)

比較悲劇的是,台灣被排除在了RCEP之外,這恐怕會對高度依賴對外貿易的台灣經濟造成不利影響。以2018年為例,去年台灣進出口總額高達6,200多億美元(其中出口3,300多億美元,進口2,800多億美元),而其GDP卻只有5,900多億美元,台灣對出口貿易的依存度達57%,對外貿易依賴度更高達105%。對比大陸,2018年大陸進出口總額為4.62萬億美元,只佔GDP總量的約34%,其中出口2.48萬億美元,大陸對出口貿易的依存度只有18%。

台灣經濟高度依賴對外貿易,而RCEP成員國又佔台灣對外貿易的60%以上,被RCEP排除在外,台灣未來的對外貿易必然受到衝擊。當然台灣對外貿易的70%是電子產品,根據國際貿易規則可以享受免關税待遇,但還有30%的其他產品會有關税困擾。若RCEP成員國之間都實現零關税或低關税,而台灣電子業以外的其他產品還要被徵高關税,不可避免台灣的產品將失去競爭力,丟失國際市場。外貿不振,台灣經濟恐怕也將面臨嚴峻挑戰。

RCEP涵蓋了約30%的全球人口,29%的全球GDP和四分之一以上的全球貿易量。(視覺中國)

如何破解這一困局?最好的方法自然是台灣加入RCEP,擺脱被孤立的窘境。不過,現在的蔡政府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陷入官方零交往的僵局,沒有大陸的支持,台灣要加入RCEP應該比較困難。如很多台灣資深媒體人所說,兩岸關係是台灣最優先、最上位的政治議題,兩岸關係處理不好,台灣的任何其他對外事項都很難推進。這是由國際社會的「一中框架」決定的,台北政府需要具有「實事求是」的處理兩岸關係的能力。

兩岸關係處理的好,北京默許或支持台灣走出去,台灣的國際處境就會比較順暢。如馬英九時代,兩岸關係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發展順利,不僅簽署ECFA(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還實現領導人之間的新加坡馬習會,甚至還要互設官方機構。因此,台灣走向國際社會也比較暢通無阻,不僅可以參加WHA及國際民航組織大會,馬英九還在2013年分別與新加坡和新西蘭簽署了自由貿易協議。

蔡英文擅長反陸,但對台灣未來發展沒有幫助。(中央社)

不過,今天的蔡英文政府無視中華民國憲法,不承認兩岸同屬一中的客觀現實,缺乏實事求是的處理兩岸問題的能力,台灣要在國際關係上有所作為,必然阻力重重。WHA和國際民航組織大會台灣早已進不去,邦交國更是在短短3年多的時間內斷了7個,蔡政府也沒有和任何國家簽署新的自由貿易協議。在此局面下,台灣加入RCEP的可能性為零。

今天的國際局勢是,中國大陸實力日強,東亞各國和全世界多數國家,他們的最大貿易伙伴都是中國大陸,與中國大陸搞好關係是世界各國的核心議題,他們自然不可能在不經過大陸點頭的情況下,與台灣發展關係。直白地說,世界各國、各組織不可能為了台灣而得罪中國大陸,世界第一強國美國也不會越過紅線,只會口惠而實不至。

局勢如此,幾乎可以肯定,只要蔡政府繼續不承認「九二共識」,RCEP在2020年簽署後,台灣經濟將遭受新的衝擊,加快台灣走向沒落,台灣民眾的生活也會因此變得更加艱難。屋漏偏逢連夜雨,明年兩岸之間的ECFA也將到期,如果大陸果斷中止ECFA,台灣的經濟形勢無疑會更不樂觀。

比較幸運的是,明年1月11日台灣將迎來大選,台灣民眾可以用選票來決定自己的命運。如果國民黨能夠勝出,兩岸關係重回「九二共識」下的和諧發展,台灣或許有機會加入RCEP,ECFA也會繼續執行,幫助台灣融入全球最大的自貿區,為台灣經濟的發展創造新的動力。明年的選擇,對台灣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