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中共階段性人事綱要出爐 接班人培養提上日程

撰文:孫瀾
出版:更新:

作為中國進入「新時代」中共的首份階段性人事綱要,中共中央辦公廳近日印發《2019-2023年全國黨政領導班子建設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中共官方將之定性為「加強新時代黨政領導班子建設」的指導性文件。雖然內容上來看更多的是官樣文字,但從中不難看出中共未來選人用人的方向和側重,而且該份文件的時間跨度,正好涵蓋2022年中共二十大,對於中共二十大換屆高級別官員的選用,同樣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基層履歷者將更受青睞

中共每5年發布一份「黨政領導班子規劃」,今次文件涉及的年期跨越數個重要時間節點,包括今年中共建政70周年、2021年中共建黨100周年、2022年中共二十大,人事安排因此備受關注。

中共近日印發《2019-2023年全國黨政領導班子建設規劃綱要》,中共官方將之定性為「加強新時代黨政領導班子建設」的指導性文件。(資料圖片)

據新華社報道,中組部負責人稱,《規劃綱要》對優化領導班子配備、增強整體功能提出5方面要求,一是選優配強黨政正職,條件包括「政治上強」、「經過重大鬥爭考驗」、「廉潔自律」等;二是優化年齡結構,堅持老中青相結合的梯次配備,又強調要大力發現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三是改善專業結構;四是完善來源、經歷結構,堅持「五湖四海」;五是合理配備女幹部、少數民族幹部和黨外幹部,加強日常培養、戰略培養。

對比5年前中共發布的《2014-2018年全國黨政領導班子建設規劃綱要》,其中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在黨政正職選配上,特別強調了「要注重考慮有下一級黨政正職經歷的幹部」,這意味著,未來中共各級黨政正職,都需要在下一級黨政正職歷練。比如某一官員出任省委書記,有市委書記經歷的官員將更具優勢。這一要求,似乎對於一些一直在中央機關升遷的官員十分不利。未來中共官場異地交流任職可能擴大和下沉。

《規劃綱要》還強調「好中選優配強縣委書記」,這意味著有基層工作經驗的官員將更受青睞。(資料圖片)

《規劃綱要》還強調「好中選優配強縣委書記」,這意味著有基層工作經驗的官員將更受青睞。這樣的原則,大概率也將體現在中共高層人事的選配上。

除此之外,擁有異地任職經驗,有過援疆援藏等對口支援履歷,參與過國家重大工程、重大項目,以及諸如有金融等專業領域經驗等官員群體,都將受到青睞。近日剛剛從上海市委副書記任上官升一級,異地調入河南擔任河南省長的尹弘,就有援藏經歷。當然,這之中最重要的前提是政治上要強,具體體現就是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年輕官員梯隊選配提上日程

在前後兩份《規劃綱要》都提到了年齡結構的問題,2014年的《規劃綱要》具體說法是「保持領導班子合理年齡結構」,今次的《規劃綱要》則強調「優化年齡結構」,「堅持老中青相結合的梯次配備,用好各年齡段幹部」。值得注意到是,《規劃綱要》還強調「大力發現、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

《2014-2018年全國黨政領導班子建設規劃綱要》關於選配官員的內容,未對選配「年輕幹部」作出強調。

要選優配強各級領導班子,加強黨政正職培養選拔,保持領導班子合理年齡結構,優化領導班子知識專業經歷結構,合理配備女幹部、少數民族幹部和非中共黨員幹部。要完善和落實民主集中制各項制度,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切實解決發揚民主不夠、正確集中不夠、開展批評不夠、嚴肅紀律不夠的問題。
《2014-2018年全國黨政領導班子建設規劃綱要》

在中共的官員提拔文化中,「後備幹部」是重要的群體。例如中共2003年曾印發專門針對「後備幹部」的《黨政領導班子後備幹部工作規定》。有學者總結,上世紀90年代東歐劇變後,中共能夠屹立不倒並取得讓西方側目的經濟發展,正是因為擁有後備幹部這樣的制度。這種制度保持了中共幹部體系意識形態的統一性,能夠避免諸多不穩定情形的出現。

中共重新強調「大力發現、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表明中共已經在考慮未來10年到30年,甚至更久的接班梯隊問題。(資料圖片)

《鳳凰周刊》曾在《解碼中共「後備幹部」》一文中稱,後備幹部制度誕生之初,是中共因應執政黨應對人才代際更替危機,年齡自然是首要考慮因素。在後備幹部體系中,省部級預備人才被規定在45歲到50歲之間,地廳級在40到45歲之間,而縣處級在35到40歲之間。據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前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吳德貴統計,目前中共已形成形同錐狀的後備幹部群體,覆蓋了多個層級。其中省部級後備幹部1,000名左右、地廳級6,000名、縣處級約4萬名,加起來近5萬人。如果再加上鄉科級、國有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總量數以萬計。雖然中共在2019年年初新修訂的《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刪去了「注重使用後備幹部」的表述,但是對於年輕的後備官員群體力量的發現、培養、選拔的力度,不僅並未削弱,甚至還超出以往。

此番中共重新強調「大力發現、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表明中共已經在考慮未來10年到30年,甚至更久的接班梯隊問題。2012年至2018年,隨著反腐敗的推進,大批官員的落馬使得大量崗位一度出現空缺,同時中共內部的「黨政機構」改革也在不斷推行,導致體制內出現了大量官員變動。但是在重要崗位的選拔上,後備官員和年輕官員的「出位」並不明顯,年輕官員群體「缺位」問題顯現。

在最近的中共人事調整中,地方大員更新頻率不斷提升,多維新聞在《透視中南海用人密碼地方大員加速換人》一文中指出,中共十八大以來共有過64次省級地區一把手換人。平均下來,每年會有9.14次換人,遠高於過去20年平均到每年5次的調動頻率。這樣的變動速度,自然也會向下產生聯動,強化對於年輕官員群體發現、培養和選拔,是非常現實的需要。因為,這事關中共官場梯隊的接續。

事實上,從2018年年中開始,中共對於年輕官員的任用開始加速。2018年6月29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審議了《關於適應新時代要求大力發現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的意見》,被認為年輕幹部將大範圍得到提拔的肇始。中共的此番動作,必然對未來10年到30年接班梯隊產生影響,中共未來的接班人,也必將在這一批人中脫穎而出。

此外,《規劃綱要》還提出要正確把握幹部在工作中出現失誤的性質和影響,「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正確對待被問責和受到處分的幹部,採取適當形式為被誣告幹部澄清正名,關注幹部身心健康。這表明中共高層已經對過去一段時間中共官場存在「不敢作為」的現像有所警惕。

一方面,為官不為本身就是中共官僚體系長期以來的痼疾;另一方,也是因為擔心犯錯的因素,所謂「不做不錯」,明哲保身。強化中共中央權力下的政治氛圍,讓官員們唯唯諾諾,畏首畏尾,失去改革試錯的勇氣。中共十八大後,鮮有「明星官員」出現。「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的提法,能否消解這一問題還有待觀察,但起碼表明中共已有改變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