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鑼灣書店】涉港風波惹中國大使炮轟 瑞典為何能逃過一劫?

撰文:趙觀祺
出版:更新:

11月15日,瑞典筆會(Swedish PEN)頒發2019年「圖霍夫斯基獎」(Tucholsky Prize),得主為銅鑼灣書店瑞典籍股東桂民海,儀式由瑞典文化大臣林德(Amanda Lind)主持。
據《南華早報》12月10日報道,中國駐瑞典大使桂從友上星期警告,北京就此會限制雙邊文化交流,以及經貿合作。該報引述消息人士,確認有中國貿易代表團取消本星期的訪瑞行程。

「我們當然要澄清和反擊」

對於桂從友強硬表態,或者有人會側目異議,但他確實是非常勤於和勇於闡明官方立場。簡單翻看過去幾個月的「使館新聞」,除了一般官民交流活動,大量精力都集中在香港和新疆議題,內容性質一概是「嚴正表態」之類。至於對中瑞關係的影響,可以從一篇9月5日刊出的專訪稿看出端倪。

瑞典文化大臣林德(Amanda Lind)。(路透社)

根據駐瑞典使館的「採訪全文」,瑞典電視台記者共提出12條問題,整個訪問聚焦於桂從友的「傳媒策略」。記者反覆問來問去,主旨在於點明駐瑞典使館「加強了對瑞典媒體的評論和批評」,進而質問桂從友「要達到什麼目的」,他又是否認為「同瑞典媒體、公眾的溝通成功了」。

12條大同小異的問題,相對應的就是12個內容差不多的答案。桂從友多次重複,中國外交官「希望瑞典社會能夠全面真實客觀地了解中國」,「對於惡毒攻擊的言論」,「我們當然要澄清和反擊」;他又拋出常見的「你去過中國嗎」論調,勸籲瑞典傳媒親身「看一看中國的發展、新疆的發展」,「百聞不如一見」。

誰是桂從友的「瑞典朋友」?

至於「反擊」的成果,桂從友表示:「一個客觀報道中國的瑞典媒體朋友告訴我,現在瑞典媒體對中國的客觀報道在增多。」他又數度提到有「瑞典媒體朋友」和「瑞典朋友」,訪華後覺得「自己被瑞典媒體忽悠了」,「對中國的看法發生了180度大轉彎」。可是桂從友的「朋友」大概是當地少數。

據皮尤研究中心調查,7成受訪瑞典人對華持負面印象,為歐洲之冠,而相比去年,對華持正面印象的人數大跌17%。實則桂從友亦從未自認成功,在輿論場上降低「戒備」,據《南早》所引用瑞典國際事務機構的報告,由去年1月至今年5月,大使館已57次發出聲明,批評瑞典傳媒的中國新聞報道。

當下未知「瑞典朋友」的數量如何可以逆勢增加,桂從友本人就已由解讀外交議題的中方代言人,自身搖身一變為惹火的外交議題。瑞典國會議員不滿其嚴厲警告,在野基督民主黨和瑞典民主黨均呼籲,要將桂大使送回中國,而在執政聯盟之中,左翼黨亦提出相同要求。

須考慮是否「懲罰」歐盟成員國

以中國的政經實力,多幾場口角都是小事,大使館大可沿用近年做法,繼續炮轟有「辱華」之嫌的瑞典傳媒,堅定支持有鬧事之嫌的中國遊客,並就涉港涉疆事務,指責「說三道四的」瑞典官民和傳媒,威脅要經濟制裁。講到底瑞典充其量只是個「中等國家」,單講宜家傢俬的在華利益,就數以百億人民幣計。

不過迄今為止,只見桂從友在瑞典獨力「反擊」,北京和官媒鮮有大舉響應,更不見特意挑明瑞典的「錯誤言論」。其實瑞典一國不可怕,但該國背後的歐盟就是另一個級數的對手,時值中美貿易戰反覆不定,華為能否落腳歐盟仍存變數,若果貿然去「懲罰」其成員國,可能要冒因小失大的風險。

在經貿領域,瑞典有愛立信可與華為爭一日之長短;在國際政治,瑞典素有西方人權大國的名聲;在外交舞台上,瑞典正處理一宗官員「通華門」風波。假如中國以「反擊」加拿大的手法,移植到對瑞典爭議,致令「瑞典模式」成為中歐關係其中一個樣板,箇中得失實在難以逆料。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