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狼式外交】從「捱打」到「捱罵」:中國外交風格的轉變

撰文:蕭予
出版:更新:

中國外交風格,從來沒有像今天一般引起如此大的關注和討論。 「呵呵」、「可笑」、「顛倒黑白」、「蜉蝣撼樹」、「手伸得太長,容易閃着腰」等與互聯網時代極其貼近的表述,不斷從外交部的例行發佈會中流出,外交官們火力全開的回應,往往也在第一時間佔據社交媒體熱搜榜。可以看到,中國外交的頻繁出圈,也在不斷強調一個事實,中國內外環境的確發生了鉅變,外交形式的轉變不過是提供了一個觀察的側面,在這個過程中,普遍輿論喜聞樂見外交語言「接地氣」且「解氣」的轉變,但也有人提出質疑,這種進攻性的外交語言或許意味着中國外交辭令進入了最危險的時刻。

2019年9月27日,基裏巴斯共和國在與台灣斷交後,恢復同中國的外交關係,圖為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右)在紐約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同基裏巴斯共和國總統兼外長馬茂握手。(新華社)

「和風細雨」到「狂風驟雨」 外交語言全副武裝

「你們一直號稱秉持客觀公正全面的立場,也非常關心涉疆問題,當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撒着關於涉疆問題的彌天大謊時,你們趨之若鶩,而當新疆的事實和真相展現在面前時,你們卻唯恐避之不及,這是為什麼?」中國國際電視台(CGTN)發佈關於新疆反恐英文紀錄片之後,一貫熱衷於挖掘新疆問題的西方媒體幾乎集體噤聲,中國外交部新聞司司長華春瑩在之後的例行新聞發佈會現場對記者如此反問。

中國與西方媒體圍繞新疆問題的輿論拉鋸戰開展了幾個回合,而這不過是當前中國外交大幕的一個篇章。回顧近年來中國的內外挑戰,中美貿易談判在達成第一階段之前,數次反覆,給世界經濟同樣帶來巨大不確定性;香港反修例遊行示威持續發酵的同時,西方國家一旁煽風點火;美國高官就新疆西藏等問題不斷指責中國壓迫人權。文章開頭列舉的中國外交言論,便是出自於中國外交發言人就這些具體事件的回應。

時間拉回19年前,中美在南海地區發生戰機相撞事件,雙方圍繞事件責任主體爭執不下,隨後演變成一場持久的外交戰。中方除指責美方發表不負責言論,要求美方道歉之外,外交言辭十分克制,對比今日卻是天壤之別。

外交部新聞司司長華春瑩。(資料圖片)

回到當下,中國的外交力度已然不可同日而語。去年曝出英國集裝箱藏屍39具一案,且遇難者疑似中國人(後來證實遇難者全部為越南國籍)。在尚未完全確認遇難者國籍的情況下,美國有限電視新聞網(CNN)記者在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直接將此案與中國此前剛結束的70周年大慶活動聯繫起來,提問華春瑩為何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仍有這麼多人選擇偷渡。華春瑩則迅速駁斥對方先入為主,提問不懷好意。

外交領域的類似交鋒,近年來並不少見。如果說西方國家對於中國的不信任程度與中國崛起的速度成正比,那麼這一命題的最佳解釋便是當前每況愈下的中美關係。美國在2018年3月發起對華貿易戰以來,中美的角力隨即擴散至各個領域。特朗普上台後,鷹派牢牢把握華府的對外話語權,美國朝野上下更願意從現實主義視角解讀當下的中美關係,叢林法則的思維模式在中美關係上盡數演繹,雙方在外交上的纏鬥能更好的說明這一點。

7月26日,美國就WTO關於發展中國家地位認定一事再度向中國發難,華春瑩在記者發佈會上連用自私自利、任性狂妄予以回應,其中「做人不能太美國」更藉助互聯網迅速傳播,引發全民憤慨,民族情緒高漲。

「我們沒有感受到美方的善意,我們絲毫沒有感受到美方的善意。」華春瑩在回應關於美國學者「美國近幾十年來的發展提供了巨大幫助,而中方卻以持續的惡意回饋美國。」的演講時,數次強調以上觀點。

美國前國務院政策規劃事務主任基倫·斯金納(Kiron Skinner)。(網絡圖片)

改革開放40年,中國躍升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帶來的鉅變也正在全球範圍內激起漣漪,一個站起來並富起來的中國,又迎來了新的挑戰。這個階段的轉變,亦有觀察者將之概括為從「捱打」到「捱罵」。一個明顯事實,中國的發展逐漸超出了西方所能理解的政治光譜,中國也面臨着西方世界與日俱增的忌憚乃至敵意。

這一切都正在或者已經塑造着中國與世界打交道的方式。

從外交視角來看,無論是美國前國務院政策規劃事務主任基倫·斯金納(Kiron Skinner),語出驚人的美中之間衝突是「一場與一種完全不同的文明和不同的意識形態的鬥爭」、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在涉疆、涉藏問題上揶揄中國壓迫人權和信仰、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稱香港反修例遊行示威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等來自美國的指責抹黑還是諸如澳洲炒作「中國間諜案」,都勾勒出這樣一幅圖景:

當中國展露出全面崛起的姿態時,西方世界並沒有做好接受這個事實的準備。此時的中國,已然成為西方政客們取之不盡的「政治提款機」,所以,若延續以往和風細雨的外交姿態,並不適應現實需求。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近年頻頻在外交場合抨擊中國。(資料圖片)

可以看到的一個事實是,中國越來越難以向西方解釋自己的制度,而西方也從未切換視角,以至於轉而懷疑對華接觸是否做錯了選擇。

當彼此之間存在難以跨越的認知鴻溝時,比起爆發實際衝突,外交或許是更好的交鋒平台。

近些年來,中國外交官們在發言中使用的言語較之以往更具攻擊性、對於別有用心的提問不留情面地揭露對方本意的風格,也讓民眾直呼過癮。此外,科技的發展也讓外交有了更多載體,從官方到民間,都加入了話語權爭奪的戰役之中。

中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捱打」成為歷史,但「捱罵」的新問題已然擺在面前。將外交風格上適當的展露鋒芒粗暴解讀為「外交辭令到了最危險的時刻」,更像是隻見樹木不見森林的自縛之舉。

上世紀蘇聯及東歐社會主義陣營崩潰後,鄧小平提出了「冷靜觀察、穩住陣腳、沉著應付、韜光養晦、善於守拙、決不當頭、有所作為」的方針。(資料圖片)

「韜光養晦」到「積極有為」 中國外交走向自我塑造

外交語言風格變化之外,中國的外交行動也有了新佈局。外交學院亞洲研究所副研究員苗吉此前曾提到,幾十年間中國與世界的關係發生了很大變化,大概在2012年之後,中國的外交開始在多個方面展現出更主動的態勢。如果說此前中國的外交更像是對外部世界的應激反應,那麼之後的中國外交便開始走向自我塑造。

改革開放之初,中國積極融入由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之中,在鄧小平時代確立的韜光養晦外交路線之下,埋頭髮展經濟。值得注意的是,韜光養晦的內涵更多在於避免在意識形態上挑起與西方世界的爭執。

習近平執政以來,中國在地區事務方面展現出了更積極主動的姿態,協調伊核問題和調解緬甸與孟加拉國的羅興亞難民問題等都說明了這一點。「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則是中國外交走向主動塑造的一個標杆,中國有了越來越多的資金需要尋找投資目標,穩定國內經濟增長也需要依靠外部市場。

從命運共同體的外交理念到瀾湄合作機制、東盟自貿區以及中日韓自貿區等具體外交政策。中國的外交佈局逐漸走出原有領域,也引發了中國是否放棄鄧小平時代「韜光養晦」外交路線的討論。然而,有所作為與韜光養晦並不是兩個對立面,每個時代的外交路線都不能脱離當前現實,對於當下的中國而言,最大的現實是國家綜合實力不斷提升,外部環境悄然發生改變,客觀現實要求中國外交在一定程度更加積極有為。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向外部世界解釋自己依舊是中國面臨一大考驗,顯然當下的中國正面臨着解釋力不足的問題, 「講好中國故事」在西方掌握強勢主動權的國際輿論場中,正處於下風。外交戰也是輿論戰,未來中國如何脱困,對中國外交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