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斬首」行動恐招伊朗報復 中國為何憂心忡忡?

撰文:趙觀祺
出版:更新:

伊朗革命衛隊「聖城軍」指揮官蘇萊曼尼(Qassem Soleimani)1月3日遭美軍空襲炸死。1月4日,伊朗在聖城庫姆(Qom)的扎姆克蘭清真寺(Jamarkaran Mosque)上,懸掛象徵報復的紅旗,外界擔憂戰爭一觸即發。

美國版「勿謂言之不預也」

就中國的外交路線,鷹派解讀經常用上幾句說話,這次卻由美國總統特朗普親身示範。

華府指控伊朗在伊拉克策劃反美活動,更多年來危及美國公民性命,「斬首」蘇萊曼尼猶如美國版的「敢於亮劍」和「雖遠必誅」。事後特朗普更警告伊朗如報復美國,華府已準備好轟炸目標,「勿謂言之不預也」。

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資料圖片)

對於美軍的震懾行動,外交部長王毅的評價不慍不火,他認為「美方的軍事冒險行為違背了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加劇局勢動盪,並敦促美方不要濫用武力,通過對話尋求問題的解決。在這些平實判斷外,王毅又特意點出:「中方將秉持客觀公正立場,為維護中東海灣地區和平安全發揮建設作用。」

中方:秉持客觀公正立場

這句話確實可圈可點。首先美伊在中東角力,掀動伊拉克內的宗派衝突,死傷枕藉,而由黎巴嫩到也門各大小戰場,蘇萊曼尼的身影無處不在,他擅於組織什葉派民兵,參與和發動「不對稱戰爭」。中國「秉持客觀公正立場」,即可知美伊各有代理人,在伊拉克體制內外互相傾軋,蘇萊尼曼實屬戰損陣亡者之一。

中方批評美國「軍事冒險」,但以「維護中東海灣地區和平安全」為目標,難道又會贊同伊朗軍事報復嗎?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社評就指出,美伊開戰對華「弊大於利」:「中國從中東的石油採購量已是全球第一,遠遠超過了美國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度。另外中國在伊朗、伊拉克和中東很多國家都有大量投資。」

🔑美軍炸死伊朗指揮官蘇萊曼尼🔑

+2

《環時》更判斷:「中東再亂也不會影響美國對中國的戰略警惕,只是可能改變美國對處理事情緊迫性的排序。」社評未提及的是,中國是伊朗的主要軍火供應國,同時也「違反」美方禁運令,進口伊朗石油。當然,中國是主權國家,沒必要遵守美國的「長臂管轄」,美方亦不敢對華輕舉妄動。

分散注意力抑或另闢戰線?

可是翻查紀錄,美方就曾經以違反禁令為由,制裁中國的電訊業龍頭。2018年,華府下令「斷供」中興,致使該企業幾乎沒頂,最後要支付鉅額罰款,以及接受美方派員監督,才和解了事。同年底,美方又以同一原因,要求加拿大拘捕和引渡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標誌著華府大舉封殺華為的開始。

🔑伊拉克民眾上街悼念蘇萊曼尼🔑

假如中東局勢大亂,情況一是美國需分散資源和精力,再無法集中壓制中國,北京可獲得緩衝時間,情況二是美國不再睜一眼閉一眼,對華嚴厲執行禁運令,開啟全新一條戰線。《環時》就稱:「美視中國為戰略競爭對手,這個定位不可能改了,從長遠看,中國不能指望一個地區衝突幫我們緩解戰略頂層的壓力。」

美國要鋌而走險,成功就是特朗普「走運」,失敗也是他「自作孽」,要來的總要來,中國靜觀其變就好,不幸災樂禍,亦不掉以輕心。畢竟中國在中東的處境較好,除了因政軍層面涉足有限,也源於從未「選邊站」;北京在遜尼和什葉兩大勢力之間左右逢源,專心做生意,如今也不見得會貿然改變策略。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