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楊甦棣透露曾對李登輝「強硬表態」 凸顯台灣不自主現實

撰文:鄭文翔
出版:更新:

台灣前總統李登輝自今年2月8日入住台北榮民總醫院後,迄今尚未出院。3月29日,台媒《自由時報》刊登了美國在台協會前處長楊甦棣一篇題為《向李登輝致敬》的短文,文中,楊甦棣敘說了他對李登輝的推崇,但也透露,他曾在李登輝發表「兩國論」期間代表美國「強硬表態」。這也展現出,台灣在美國壓制下毫無自主性的困境。

李登輝近年來因年事已高,已鮮少公開露面。(Reuters)

檢視楊甦棣(Stephan M. Young)該篇文章,當他從語言能力、台灣民主化的關鍵人物等角度高度讚揚李登輝的同時,也帶出了美台之間的緊密關係;然而,這個緊密關係,也毫不令人不意外地又是與美國的國家利益有着高度連結。

在談論到1999年李登輝爭議性的「兩國論」時,楊甦棣提到,北京當時暗示「兩國論」幾乎等同於戰爭行為,「而在華府,克林頓(Bill Clinton)已和六四天安門事件後的中國逐漸恢復友好關係,指示我必須向李總統強硬表態」。

楊甦棣說,他和李登輝的一些談話,是在一對一的情況下進行,沒有翻譯也沒有紀錄,因此兩人能夠直白對話,不會讓李登輝在別人面前感到難堪。楊甦棣表示,當時他始終避免「為難或羞辱」台灣的民選領袖,同時他也向李指出,美台雙方必須共同努力,為台海兩岸緊張情勢降温。

楊甦棣(Stephan M. Young)。(網絡圖片)

由楊甦棣的自白,外人可以一窺美國在台灣做重要決策時的關鍵角色。其實,不僅是李登輝時期,馬英九在他口述的《八年執政回憶錄》中亦曾提到,2015年5月,當其提出《南海和平倡議》後,本欲前往太平島視察。然而,該構想吿知AIT後,AIT內某高層官員態度強硬,認為馬英九不該成行,以免影響馬英九預計該年7月的過境美國行程。馬英九回憶道,一個駐台美方官員,竟然可以對台灣用以威脅、粗暴蠻橫的態度,他至今仍難理解。

不過,箇中原因或許不如馬英九所說的難以理解,而是再清楚不過。其實,台灣一直以來都在追求自身的「自主性」或「主體性」,然而,2000年前後,台灣政治氛圍轉變、內部發展陷入瓶頸,連帶影響國際地位下降,「主體性」與自信心同時下降,相對的「附屬性」則急速上升,自此台灣的所作所為更加受限於美國與北京。

通俗點來看,楊甦棣的回憶更表現出AIT的角色或許更像台灣的「總督府」,美國藉由AIT深度介入了台灣任何重大問題,並實質規範着台灣在兩岸和重要國際議題上的言行,顯示出台灣目前其實和兩蔣時代與美國的關係結構幾乎沒有任何本質上的變化,在這些重大問題上必須配合美國利益,毫無自主性,更類似於「主僕關係」。

AIT主席莫健(James Moriarty,左)和蔡英文會面。(台灣總統府供圖)

這或許也說明了,近年來蔡英文與民進黨政府在兩岸問題上越來越激進的態度,特別是2020大選獲勝後向實質台獨的狂飆突進,就算沒有得到美國的背書,相信也得到了美國的默許。然而,台灣應該認識到,就本質上來看,這符合的是美國當前的利益而非台灣的利益,這或許也再次說明,兩岸問題的解決關鍵仍在中美手中,台灣在相關重大問題上毫無自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