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游錫堃高唱「民主防疫」 民主真等於治理能力?

撰文:孟芹府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COVID-19)在全球各地迅速擴散,台灣作為離起源疫區最近的地方,起初即採強力迅速的防疫措施,阻疫情於外,對比同時期的中國大陸、日韓,或後來全境大擴散的歐美大有不同,直至近期由於境外移入的關係,台灣的防疫網才出現破口隱憂。

針對台灣的防疫表現,台立法院長游錫堃日前喊出「民主防疫」的口號,順帶暗諷中國大陸,表示台灣的抗疫工作很完善,其中一個原因在於台灣有自由民主,對任何事都非常公開透明,因此對抗疫的理念及方式也較容易取得共識。

游錫堃刻意將治理效率、能力,與民主制度綁在一起,為的目的簡單明瞭,就是想在兩岸關係上,用自我安慰的方式,讓台灣內部取得一種不明究理的優越感。

民主跟防疫未必有關係

事實上,民主與防疫對應着兩件完全不同的事物,民主對應的是選舉制度、國家元首與政府的產生方式等,並有相關之延伸事物;「防疫」對應着政府廣義的治理能力,如效率、危機處理反應及與治理相關的延伸事物。

游錫堃作為一個在台灣政壇打滾多年的「老鳥」,自然知道民主跟防疫是八竿子打不着關係的兩件事情,刻意在公開場合提及,並將之結合稱為「民主防疫」。游的這種敘事跟用詞手法,旨在「弱化後項詞彙,強化前項詞彙」,藉以指涉出「台灣是民主國家,優於中國大陸」這一事情,又由於「台灣是民主國家,治理能力也優於中國大陸」。

某種程度來說,游錫堃所用的政治話術很像社會所詬病的「老鼠會」(龐氏騙局)話術,使用這種前後項不對等的敘述手法,騙取一般民眾加入「老鼠會」,只不過游錫堃騙的不是錢,而是台灣人對蔡英文政府的好感。

台灣,高雄郵局協助配送防疫酒精。(中央社)

游錫堃的話術另可作為台灣政壇誰效忠民進黨、蔡英文政府的試金石,頗似秦朝趙高「指鹿為馬」的典故,如民進黨不分區立委範雲從過去左派社會運動立場大轉彎,成為呼應游錫堃的民主防疫馬前卒,也另有其他例子,實是族繁不及備載。

歐美的全境擴散「打臉」

游錫堃這邊驕傲的喊出民主防疫,那邊歐美疫情的全境擴散即成為打臉的事實。

姑且退一步的講,倘若民主與治理能力有關,歐美作為西方民主的發源之地,民主及相關素養等早已深植在各國政府、人民骨髓裏,何以歐美反成如今疫情最為嚴重之地?甚至在早有全境擴散徵兆時,歐盟仍未關閉申根區,結果大量可能的潛在病例流竄歐洲各地?歐盟的慢半拍防疫,已是民主與治理能力未必有所關聯的鐵證。

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左)會見游錫堃(右)。美國近日疫情開始失控,其他歐美各國亦復如是。必須得問的是,民主制度跟治理能力真的有關?(洪嘉徽/多維新聞)

近期,西方知名的日裔美國學者、《歷史的終結》一書的作者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美國《大西洋月刊》上刊文,就「到底什麼可以決定一個國家抵禦新冠病毒的能力」進行分析。福山認為,識別不同國家能否有效應對危機的那條主要分割線,已經並不再是「民主」或「獨裁」這種體制之分。

福山提及過去美國特朗普、英國約翰遜(Boris Johnson)展現的防疫準備,幾乎可用「馬馬虎虎」形容,決定應對疫情表現的關鍵性決定因素並不是政治體制的類型,而是一個政府的能力,以及更為重要的是對政府的信任。不過,福山洋洋灑灑的鋪陳大半篇幅,最後還是導到倘若美國政府認真起來,應對疫情的能力不會遜於獨裁政府──儘管批判,卻仍是西方為主體的觀點。

就中國大陸近期釋出的疫情情況,中國大陸的確診數上升趨勢始趨於水平,意即緩慢增加或幾乎沒有增加,而中國大陸各地已開始復工,或可作為中國大陸整體疫情已經控制下來,恢復經濟活動、逐步復甦經濟的佐證。

美國學者福山日前指出,決定應對疫情表現的關鍵性決定因素並不是政治體制的類型。(網絡圖片)

然而,台灣社會仍舊以「有色眼光」看待中國大陸,絲毫不信任中國大陸的疫情報告,另一方面卻又矛盾的無視歐美疫情正全境擴散、美國特朗普(Donald Trump)說「美國將有10萬人死於疫情」的驚世言論,持續沉浸在台灣民主防疫有成、歐美民主防疫有效率的「美好想象」。

疫情當前,疫情或成為考驗政府治理能力的「硬傷」,沒有模稜兩可的模糊空間,只有控制或失控兩種結果。此已無關乎政治體制的分別,只有治理能力能否通過疫情考驗的差別。台灣民主防疫叫得響,不過治理能力焉能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