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夜間經濟:中國城市尋找消費新動能

撰文:李文杰
出版:更新:

一個都市能否成功發展夜間經濟,取決於政府和參與夜間經濟的各方能否發展出共贏的“夥伴關係”:創業者是否能得到回報、投資是否能回收、消費是否能受到刺激。

《財經》今日報道,夜晚消費已經越來越成為城市居民的剛需。一位元生活在北京方莊地區的市民對記者表示,白天無論做什麼都要排隊,為避免排隊煩惱,他希望將洗車、超市購物等日常專案安排在晚上進行,但入夜後的北京能滿足他的生活服務有限。

7月9日,北京市商務局印發了《北京市關於進一步繁榮夜間經濟促進消費增長的措施》,到2021年底,北京市將形成一批佈局合理、管理規範、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夜京城”地標、商圈和生活圈,滿足消費需求。

天黑之後,絕大多數城市都進入低速運轉,經濟活動以餐飲和娛樂為主。但是近年來夜間經濟(傍晚6點到次日早上6點)製造的經濟動能開始受到全球各大城市政府重視,甚至有些地方開始積極規劃24小時城市。

歐洲城市以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為首,2014年成為第一個任命夜間市長、通過大力宣導夜間文化活動增進城市活力的歐洲城市;其他歐美各大城市隨之跟進,從柏林、倫敦、巴黎到紐約和華盛頓特區等,促進夜間經濟成為當下的全球風潮。

政府寄希望於夜間消費來提振經濟。(視覺中國)

英國夜間經濟帶來660億英鎊營業額

業內人士指出,一個有創意、能成功拉動夜間經濟的城市需要三個特點:可負擔租金的空間、高容忍度和最低監管。傳統夜間經濟活動主要圍繞著飲食、色情和賭博進行,多年來因為垃圾、製造噪音等問題,政府部門往往從監管角度一刀切,以取締和掃除為主要應對政策。在中國國內,基於治安和城市外觀原則,自發性發展的經濟活動經常面臨整改的命運。

但這種理念正在悄然轉變。在全球範圍內,夜間經濟活動反映一個城市的活力,帶動經濟發展的功能正普遍受到重視。以歐洲夜間經濟發展的模範德國柏林為例,一年吸引300萬人,每人一天平均花費200歐元,2018年就創造了15億歐元營收,這主要歸功於柏林密集的表演場地和其穩固的電子樂之都的地位。

以酒吧文化聞名的英國,近年來也大力發展夜間經濟。根據英國“夜間產業聯盟”(Night time Industries association)統計,英國的夜間經濟創造的營業額達每年660億英鎊,帶來至少130萬個工作,包括餐廳、酒吧、音樂表演場地、夜間商店、健身中心和美髮沙龍等,為英國貢獻的稅收達6%。

成功與否取決於創意群體

政府的政策導向和輔助措施只是夜間經濟發展的一個環節,城市的活力也不能只是來自政府。夜間活動需要多元化,一個城市能否成功發展夜間經濟,除了政策還需要對創作族群的認可、負擔得起的場地和對公共交通及人身安全的保障。

如今貿易出口不景氣、經濟下行壓力大、城市活力下降,政府提倡各城市發展夜間經濟,刺激消費,提振經濟。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科技部主任王強表示,從國際國內城市消費的發展規律來看,市民、遊客在夜間消費的需求日益旺盛,城市人群夜間消費佔比通常超過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