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對於中資企業 香港地位難取代

撰文:朱冠美
出版:更新:

美媒表示,政治動盪給香港的前景蒙上了陰影,但對許多中國企業而言,不論是上海還是紐約這樣的全球金融中心都無法輕易取代香港所扮演的角色。

《華爾街日報》今日報道稱,有些擔憂是合理的:香港持續了三個月的抗議活動可能會使中國更加支持上海和深圳的本土交易所。過去幾年來,中國一直在逐步開放其股票市場。上周中國已取消了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投資額度限制。深圳和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市值目前合計達7.5萬億美元,幾乎為香港交易所上市公司市值的兩倍。

中國企業佔香港市場的70%左右,如果將這部分業務拱手讓給內地,則會危及香港市場的存續。香港交易所(0388)則在上周,主動提出以近370億美元收購倫敦證券交易所,或許已經流露出了些許不安。

雖然中國一直在開放市場,但資本流入步伐依然較慢。海外投資者在中國通常波動較大的內地股市的持股比例僅為3%左右,並且超過一半來自內地與香港本身的股票互聯互通機制。這一“股票互聯互通”機制自2014年開通以來已經累計推動人民幣7,940億元(約合1,120億美元)資金流入內地股市。

不過,對於希望利用外資的中國企業來說,香港仍是無可爭議的首選市場。Dealogic的資料顯示,過去五年中,在內地以外實施的中國公司IPO中,有近四分之三是在香港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