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被揭收錢上調評級 大公國際取消國家信用評級發布會

撰文:鄭寶生
出版:更新:

內地評級機構公信力尚待證明,其中一間大型機構大公國際,早前就因為收錢上調評級,而被中證監處分。該公司原定於8月28日舉行國家信用評級發布會,但有報道指已經延期。

曾多次下調美國主權評級 全球關注

號稱打破西方壟斷的大公國際,約佔中國20%市場,最為人熟悉的事,是2013年下調美國本幣、外幣主權信用評級,引起巨大爭議。

收錢上調評級事件 被禁相關業務1年

該公司員工早前向《中新經緯》表示,在董事長關建中同意之下,有接近20個項目可以付費換取高評級。付費評級這件事件曝光之後,中國證監會及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分別實施行政監管及自律處分,大公國際要暫停評級業務1年,更換不符合條件的管理人員。

其中一項收錢項目,是今年設立的「970項目」,企業購買了一套價格970萬元人民幣的數據管理系統,就有機會上調評級。

報道指出,大公國際已經暫停招聘,員工更已經「排隊離職」。

大公國際是中國第一間設立國家主權評級的機構,多次下調美國主權評級。(大公國際網頁)

原計劃8月28日發布42個國家信用評級

而財聯社報道,大公國際原本在8月28日舉行名為「直面下一場危機」的國家信用評級發布會,將會發布42個國家信用評級,但目前已經延。該發布會的負責人稱不方便代表公司回應延期原因。大公國際已經在官網及官方微信刪除上述發布會的宣傳文稿。

有報道指出,大公國際多次下調美國主權信貸評級至BBB+,聲稱懷疑美國政府承擔債務的決心。但同時該機構對中國發行的債券評級「慷慨」,有五份之一客戶從2017年開始都上調信貸評級。

2014年起13宗債券違約 大部份評級AA級以上

其中一間為新光集團。大公國際在3月底將新光集團的評級從AA上調至AA+,評級展望為穩定。但該公司多隻債券在7月底大幅波動,甚至價格大跌20%。

根據Wind數據,2014年至2018年8月17日,共發生213宗債券違約,其中有13項債券由大公國際評級,大部份都評為AA級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