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超】「傑志模式」見成效 董之英學生球員踢足一萬小時

撰文:曾柏熊
出版:更新:
香港青年的足球訓練時數遠遠比鄰近地方低。(曾柏熊攝)

7年前傑志與仁濟醫院董之英紀念中學合辦「職業足球員培育計劃」,現在課程上作出調整,協助有志向職業足球發展的學生,在平衡學業與成年前達致「1萬小時」的目標訓練量。參與計劃的學員代表包括鄭展龍、播磨浩謙和顏卓彬等,幾位小將上季賽事間皆漸見「接棒」的能力,近月傑志亦因此民政事務局發信,肯定計劃成效,大大鼓勵了「傑志模式」的應受性,並作為協助足總未來「五年策略計劃」的一環。

香港足球改革多年,縱使場地問題得以解決,青訓訓練時數在得不到學校課程安排甚至政策上的配合,依然是一個「不能解決」的問題。跟日本、韓國,甚至台灣的中學生比較,三地青年每星期能有20小時以上的訓練十分平常,而香港絕多數學校由於只提供學業上的教育,青年球員只能靠課餘的時間訓練,每周通常只有7至8小時的訓練量,離統計的職業球員成年前必須擁有1萬小時的訓練量目標差很遠,令港將在國際賽中敗給日韓等國在所難免。傑志因此在7年前提出與董之英合作,讓參與職業球員計劃的學生按DSE體育科的課程,每天額外得到3小時的足球訓練,結合放學後各自球會的訓練,青年球員便可能乎合到成為職業球員1萬小時的訓練量要求。與此同時董之英亦與中大、浸大、理大、及幾間台灣和美國的大學合作,承認足球作為學員「第二技能」的成績,即能在DSE合格的情況下升讀大學,保障青少年學業與足球的雙線發展。

伍健表示,該計劃並非單純為傑志的未來發展,而是為了香港足球的未來。(曾柏熊攝)

該計劃實行7年以來共花費了過千萬元,主要用作招聘乎合資格的老師和教練,包括今年邀請了前主帥甘巴爾引薦的柏度加西亞,作為球會的青訓課程總監,負責制定不同梯隊的訓練課程。傑志會長伍健重申,這個計劃並非單純為傑志的未來發展,而是為了香港足球的未來。以新學年計,將會約有110名學生報讀職業球員計劃,以過去兩年為例,傑志只能從青年隊內提升7名球員上一隊的情況看,一支球隊根本不可能容納這麼多球員。事實上現時董之英的學生中,很多都來自南華、太陽國際、流浪和大埔等青年軍,他們只是在校隊共同訓練,放學後各自歸隊,卻共享多一倍的訓練時間,是為當前社會環境中,最有效解決香港青訓問題的方法。除此之外,傑志方面將有下一步的青訓合作計劃推出,稍後將再安排記者會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