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chain】銀行業遇上「黑科技」 區塊鏈之路該怎樣走?

撰文:陳嘉碧 許世豪
出版:更新:

比特幣面世十周年,卻在2018年碰得「焦頭爛額」,幣值從高位暴瀉逾八成,投資者棄如敝屣。不過,其背後的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繼續以「黑科技」自居,備受金融業關注。有人形容區塊鏈為信任機器(Trust Machine),所採用的分布式記帳技術(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 簡稱DLT),可望解決時下銀行在信任、效率及成本上的諸多痛點。一如所有具顛覆性的創新科技,區塊鏈既存在巨大發展空間,亦面對許多的不確定性,潛力有待發掘,但業界認為,區塊鏈要成為金融交易的未來,必先打通「任督二脈」。

繼10月底本港銀行界推出首個大型應用區塊鏈技術的貿易融資資訊互享平台後,上周三(12月12日)又迎來了「香港區塊鏈峰會2018」,多間重量級機構,如中國平安旗下金融壹賬通、羅兵咸永道、矽谷知名投資公司500 Startups等「聚首一堂」,探討區塊鏈投資的最新趨勢。創新及科技局副局長鍾偉強發表開幕致辭時表示,已見到區塊鏈等新技術影響不少傳統行業,料創新科技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

港銀初嘗區塊鏈「甜頭」

講到最受區塊鏈影響的傳統行業,不得不提銀行業。區塊鏈的理念,就是採用分布式記帳技術(DLT)取替中央處理帳目,簡單而言就是解決「誰記錄和保存數簿」的問題。在區塊鏈的世界,記帳簿不再是由銀行、結算所或政府部門等「中央機構」保存,而是將帳目全面「下放」,區塊鏈的所有參與者都有一份帳目,而且都有能力記帳, 各方通過網絡直接進行交易,所作的任何改動都接近實時。過程中,毋須中央管理,但受惠於加密技術和巧妙的區塊建構, 任何人都不能隨意篡改或干預記錄,大大加強資料安全性。

香港區塊科技合作創辦人兼首席科技總監韓文明解釋道:「以往要花很多時間和人手處理文件,亦無法即時了解文件真偽。應用了區塊鏈後,可以製作信任的分布式帳本,大幅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效率,例如令銀行發出信用狀的時間由兩至四星期加快到24小時內。」面對區塊鏈這個全新的「黑科技」,本港銀行業近期亦嘗到「觸鏈」的一些甜頭。今年10月底,金管局更聯同12家主要銀行推出貿易融資區塊鏈平台「貿易聯動」,並與歐洲最大的數碼貿易融資平台we.trade簽署諒解備忘錄,為日後互聯互通做好準備。

韓文明稱,區塊鏈技術可提升交易效率。(梁鵬威攝)

區塊鏈席捲全球 英最老銀行領軍

區塊鏈熱潮在香港銀行界泛起漣漪, 放眼國際,熱潮遠超貿易融資領域。國際數據資訊(IDC)發布的「全球半年度區塊鏈支出指南」(Worldwide Semiannual Blockchain Spending Guide),預計到了2022年全球區塊鏈解決方案支出將達到117億美元(約912.6億港元),而區塊鏈可應用在相當多常見的業務上,如監管審查、跨境支付及清算、託管及資產追蹤、貿易融資及後貿易清算等(見下表)。

其中逾300年歷史的巴克萊(Barclays)銀行對區塊鏈在內的金融科技的「狂熱」,教人難忘。這間英國最古老的銀行雖然歷史悠久,但步伐超前,創造多項業界第一。早於2016年,巴克萊已向外宣布和以色列一家初創公司共同完成全球首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貿易交易,將傳統耗時7至10日的交易處理流程大幅縮短至不足4個小時。

其後,巴克萊更加緊步伐,由內部推進快速實施試點,更成立區塊鏈實驗室, 以今年為例,該行成立了首個專注區塊鏈技術及智能合約投資的風險投資部門,甚至想到贊助黑客馬拉松比賽,尋找最佳區塊鏈解決方案,以提高衍生品合約的處理效率。巴克萊的發展模式在國際性銀行和投資機構找到「共鳴」,如瑞銀、花旗銀行、德意志銀行等均已成立區塊鏈實驗室, 內地五大國有銀行亦相繼建立區塊鏈團隊。

近年巴克萊積極發展區塊鏈項目。(資料圖片/視覺中國)

「恐懼」落後 迫使銀行走到最前

對銀行爭先恐後投資於區塊鏈的熱鬧景況,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金融學系主任David L . Yermack有一番見解。他認為背後是受到一股「恐懼」情緒驅使,十年前面世的比特幣引入了「公共區塊鏈」模型,開放所有人都可參與記帳,企圖完全「去中央化」,將銀行拒於門外,讓用戶自行在點對點的基礎上進行支付和交易。

這個「突襲」讓比特幣背後依賴的區塊鏈技術潛力盡現人前,因而促使銀行參與其中,他直言,在互聯網革命和技術大潮下,銀行不在市場上保持「最快、最新」,將有很大機會落後於競爭對手,因此相信銀行的動機純粹出於「被滅絕的恐懼」(fear of extinction),冀以最新的技術去維持市場中地位。

曾任滙豐銀行資訊科技部主管、目前是香港中文大學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金融科技實務教授陳俊光則認為,銀行服務始終擁有較高的信用度,說到被全面取代仍言之過早,但這不代表業界因此可歎慢板,「現時銀行投放於區塊鏈的資源,比起正常業務只佔好少部分,但投資是必須的,你一定要認識這個科技,去研究哪一種服務可用盡區塊鏈優勢。」

魏凱稱組建區塊鏈「大聯盟」可產生槓桿效應,避免出現「數碼孤島」 。(張浩維攝)

提升相容性 避開「數碼孤島」

目前,區塊鏈的發展仍然方興未艾,業界還在探索之中,除了技術穩定性、隱私保護、 風險管理等問題要克服外,區塊鏈要成為金融交易的未來,須打通「任督二脈」。以前,銀行屬於科技「買手」,通過向科技公司購買及更新系統優化業務,流程是「由上而下」的。「傳統上業務主管會列出要求,再交由內部的IT同事或由第三方公司去處理,但現時由銀行主導的模式已經改變。」陳俊光續稱,在金融科技浪潮下,銀行及科技業界須通過合作方式,透過各自對行業的了解去提出解決方案,「業務主管未必完全清楚客戶需求;科技公司也會有自己的想法,如何用技術去提升客戶體驗,大家須在同一個地方不斷交流,出了問題就即時討論及更正。」

全球最大區塊鏈聯盟之一的R3亞洲區負責人魏凱(Carl Wegner)說得更加直白,直言銀行只是金融生態圈一部分,單憑一己之力確實難以建構一個全面的區塊鏈生態,「區塊鏈是一個溝通全球的工具,你不能只靠自己就可以與全世界聯繫」,而組建區塊鏈「大聯盟」,可產生槓桿效應,避免參與者「孤軍作戰」,「他們知道我已建構了一個系統,其他合作夥伴就可建構系統的其他部分,令平台不會成為『數碼孤島』,而是可以與其他平台互通,令每個平台的價值得以倍增。」

開放「數簿」成關鍵

技術、平台俱備,但是否等於發展可以一日千里?香港理工大學電子計算學系助理教授區文浩指出,要發揮「協同效應」,機構更要分享自己所擁有的數據,即開放「數簿」,但要在金融機構間吹起這股「東風」恐怕不容易。

在由「中央機構」記帳簿的年代,客戶的資料可說是一間機構的重要財產,如非必要絕不會與其他競爭對手分享。但區塊鏈的「記帳」特點,就是將銀行的「數簿」, 即每筆交易所涉及的金額及對象記錄於「區塊」當中, 通過多方見證和技術簽名,來保證資料的相對可信,要發揮最大優勢,資訊與數據的交流來得非常重要。區文浩解釋,「很多企業都鍾情於使用區塊鏈,但有部分公司說不想將資料公司分享予其他公司,又有部分實情是(業務)根本不適合,你不用數據分享的,就不需要用區塊鏈。而且它也不是數據庫,單純當作搜尋資料工具的話,其過程會較傳統的慢。」

既然「數據」是關鍵,銀行間未來要放棄 「門戶之見」,作為傳統銀行代表之一的滙豐,據悉已率先與法國巴黎銀行合作,完成首筆區塊鏈信用交易,透過數據交流成功跨境點對點交易。滙豐工商金融增長與創新主管任偉銘以書面回覆《香港01》時,就指銀行需要一個更廣泛的貿易生態系統,全行業協作(Industry-wide collaboration)、與可互操作的區塊鏈平台結合,將滿足貿易融資的需求,並使全球貿易充分發揮其潛力。

滙豐據悉已率先與法國巴黎銀行合作,完成首筆區塊鏈信用交易。(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大灣區引爆龐大應用潛力

可以說,區塊鏈的出現,隨時為金融業記錄和保存數據帶來革命性的顛覆。在科技急速發展的時代,「高科技」一詞似乎顯得「落伍」,因而有了「黑科技」,形容那些超越人類認知範圍或現有科技水準的科學技術創新及應用。當傳統銀行業遇上區塊鏈這個黑科技,業界紛紛敞開懷抱,雖然目前不少技術應用還在探索階段,但何妨多一點想像空間?

以大灣區為例, 區內覆蓋的地區擁有近7,000萬人口,經濟規模達1.5萬億美元,超越澳洲、印尼、墨西哥等部分二十國集團(G20)國家。本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若加強應用區塊鏈等金融科技,勢可大大提升為灣區內城市提供投資、融資服務的競爭力。

上文節錄自第142期《香港01》周報(2018年12月17日)《銀行業遇上黑科技 區塊鏈之路該怎樣走》。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