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欺凌.來稿】過來人詳談港大的舍堂文化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筆者是數年前畢業的 HKU 舊生,亦曾留宿港大李國賢堂宿舍。
近日母校舍堂(宿舍,hall)接連鬧出欺凌醜聞,涉事學生的嘔心行為令人咋舌,事件亦引發社會大眾對港大舍堂文化以至普遍大學生的德育修養問題議論紛紛。
不論這些學生的行為是「純粹玩吓」,還是有預謀的欺凌侮辱,筆者都絕對認為其幼稚行為有失大學生身分,亦令港大及所有舍堂群體蒙羞。
但當大家的焦點放在事件是否涉及「欺凌」成份,和繼續食花生地觀看事態發展之際,筆者希望以過來人的身分,分享一些舍堂生活的點滴,探討這種生活對大學生的影響。
箇中帶來的是正面價值和意義,還是無聊與荒誕,則由大家自行判斷。

筆者希望以過來人的身分,分享一些舍堂生活的點滴,探討這種生活對大學生的影響。(Simon K. Y. Lee Hall Facebook)

文:Jerry

當年選擇住 hall 乃因早在中學時期已有不少曾就讀港大的老師和師兄師姐介紹過 HKU 甚有特色的「舍堂文化」,值得體驗一下。考入了心儀大學後,第一件事當然是申請住 hall,也參加了舍堂舉辦的迎新營。

一直以來,坊間對大學迎新活動的印象都不太正面,除了那些在校園內進行的不雅或意淫的玩意遭人垢病,不少人也討厭一群群大學「新鮮人」(freshmen)在街頭巷尾的叫囂吵鬧。由學院或學系學生會舉辦的迎新營(俗稱的「大 O」、「細 O」),一般是以破冰遊戲、團隊合作任務、城市定向(Hong Kong O)、營火會(camp fire)、小組交流分享等活動為主,讓一班 freshmen 建立更多朋友網絡(當然也讓他們結識更多異性)、了解當中文化,助其快速融入大學生活。至於普遍港大舍堂的 O-Camp (又稱「Hall-O」)與大學的其他 O-Camp 卻截然不同,一般 Hall-O 都長達十日八日,於新學年開課前的一個半星期進行。

由於筆者只入住過李國賢堂,未曾參與過其他舍堂的 Hall-O,不希望以偏概全。但由不同舍堂同學之間相傳的 Hall-O 特色,普遍得知絕大部份舍堂的 O-Camp 其實都是以嚴肅高壓的氣氛進行,以衝擊(甚至摧殘)新生自信的活動為手段,其間則不斷以嚴苛的指責漫罵,挑戰新生的既有價值觀,然後對其洗腦,灌輸所謂的「舍堂教育」。

這種港大獨有的 Hall-O 文化可有數十年的歷史。舊時能入讀大學的人都是名門望族和精英份子,他們都自恃是天子門生而囂張拔扈。為使他們能放下身段和懂得為群體努力付出,這種嚴肅方式的 Hall-O 就因而形成。事實上,不論是擁有超過半世紀歷史的「傳統舍堂」,例如聖約翰學院、利瑪竇宿舍、大學堂等,還是八、九十年代成立的「半傳統舍堂」(太古堂、李國賢堂、偉倫堂等)或千禧年後的「新 hall」,均有各自的文化、傳統或規矩;但聞說較傳統的舍堂會實行「仙制」(「仙」是指 senior,即較高年級的宿生),新鮮人必須對「大仙」、「老鬼」等輩言聽計從,若不聽從「大仙」的指點教訓就會被人指責甚至排擠。時至今天,「仙制」是否存在的確無從稽考;但現時舍堂為本地新生舉辦的 Hall-O,仍有所謂「升仙」的傳統,即完成 O-Camp 並達到某些特定要求才能獲得的一種身分認同。

至於為期這麼長的 Hall-O,具體會做甚麼?一般舍堂都要求宿生對曾參與過的 Hall-O 內容保密,一來令日後參加的新生保持神秘感,以免影響活動的成效;二來也是避免外界的誤會和其他麻煩。不過,由於筆者曾經做過 Hall-O 的搞手,見盡這些手法的利弊,所以希望向大家透露更多這方面的事實,讓大家判斷箇中的是與非。

一般舍堂都要求宿生對曾參與過的 Hall-O 內容保密,一來令日後參加的新生保持神秘感,二來也是避免外界的誤會和其他麻煩。(Simon K. Y. Lee Hall Facebook)

港大有個「潛校訓」——「搏盡無悔」,就是珍惜在大學生活的日子,盡力做好自己想做的事,但求無悔的精神。舍堂一向着重鼓勵新生實踐「搏盡」精神,在 Hall-O 其間大大小小的任務都會要求新生「搏盡」地參與。事實上,近年的 Hall-O 特別受校方監察,正因為過去屢有舍堂在 Hall-O 中要求新生「搏盡」地進行體能挑戰等高危活動,令新生受傷入院。其實,這個心態教育原意是好的,而且舍堂的舍監和導師都會對 Hall-O 進行監察,嚴禁進行任何超越道德規範或過度危險的活動。不過由於搞手和參與者眾多,要準確拿揑內容尺度然後安全地控制活動進行而又全程無事故發生也非易事。

此外,所有舍堂都有屬於自己的「cheer」(即歌曲、口號或 war cry 之類的東西),每間舍堂都至少有十首八首「cheer」。為加強宿生的團結和凝聚力,讓他們對舍堂有更大的歸屬感,Hall-O 有很多時間是集體操練「dem cheer」(即中大文化的「dem beat」,dem 是指 demonstrate 的意思)。而且操練模式亦近似警隊訓練步操般的嚴格。操練時間視乎內容和進度而定,但每次也不會少於兩三小時,新生甚至需全程企着參與,體力需求極大。Dem cheer 是否能真正團結和凝聚宿生就見仁見智,但就筆者作為新生時和其後以前輩身分參與的多次 Hall-O 的觀察,的確有不少人因唱得不齊或做錯動作而被大仙責罵至淚流滿面。

同時,很多舍堂均在 Hall-O 進行名為「MO」(Mass Orientation)的環節。新生被分組或逐一帶到會議室或禮堂中,面對一眾師兄師姐的質詢,時間可連續長達 8 至 10 小時或更長的時間。質詢的內容除了針對新生對舍堂群體生活的理解和心態、對大學生活的期望和個人理想等話題,亦包括社會時事、道德思想等範疇。長時間密集而尖銳的質詢提問,刻薄的批評責罵,無疑有效地令新生在最短時間內反思自己的人生,和充分接收舍堂希望新生能明白的價值觀;但這種精神折磨式的環節往往令不少新生反感和覺得受辱,只是在群眾壓力下又無路可退,唯有啞忍待環節結束。當中亦有人在參與 MO 後崩潰了而退出舍堂。

Hall-O 有很多時間是集體操練「dem cheer」,而且操練模式亦近似警隊訓練步操般的嚴格。(Simon K. Y. Lee Hall Facebook)

Hall-O 的活動實在難以盡錄,而且形式各異;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表面上不強迫參與,但絕對會向宿生施壓。因為宿生要出席大部份 O-Camp 的環節才能「升仙」。「升仙」的條件還包括要求新生向大仙完成至少某個數量的 visits(例如找 80 位師兄師姐傾談和指教),亦有的要求新生記熟大仙的名字、花名和就讀的學科資料。以李國賢堂為例,八個樓層都各有自己的傳統,在 Hall-O 期間,新生亦要參與自己樓層的「樓 O-camp」和完成自己樓層的「升仙」要求。由此可見,Hall-O 之所以需要這樣長時間進行,無非是因為對新生有着這樣嚴苛的要求。

當然,如果新生因事未能參與 Hall-O,或在開學後才入住舍堂,都會被標籤為「latecomer」(遲來生),舍堂一般會鼓勵他們參與下一年的 Hall-O。由於他們「未升仙」,沒有身分認同,因此在一貫的舍堂階級觀念中都受較少的重視。而且,不論「升仙」與否,如果在舍堂生活較為「摺」,即較專注學業或舍堂以外的活動,而甚少投入舍堂的集體活動和較少參加舍堂的體育隊伍或文化小組的話,這些人一般都被那些活躍份子評為「撻皮」(指懶惰、不上進的負面意思)。

而且,在收生方面,除了以學生的居住區域計分,亦側重考慮申請者過往的課外活動紀錄,和參與各項舍堂活動的主動性。若然你曾在中學時期於某項運動有傑出的成績,拿下過甚麼學界冠亞軍,那基本上很多舍堂都會向你招手。因為這意味着,能夠招攬到這種「star」(他們的明日新星),他們就能在日後的舍際比賽(inter-hall competition)有更多揚威的機會。個人認為,舍堂表面上打着「教育學生為群體付出的精神」的旗號,不但沒有培育學生應有的品德素養,更自我陶醉於精英主義為本的舍堂之間的虛幻競賽,「舍堂教育」的原有精神一早已名存實亡。

舍堂不但沒有培育學生應有的品德素養,更自我陶醉於精英主義為本的虛幻競賽,「舍堂教育」原有精神早已名存實亡。(Simon K. Y. Lee Hall Facebook)

其實,每個人讀大學都有自己的目標,可能有人只關心學業,有人則注重「上莊」(擔任不同學生組織的幹事)或組織面向社會的學生運動。舍堂只是給予學生多一個渠道,建立有共同經歷的友誼網絡,但絕對應尊重學生自己的發展意願。港大一向都是崇尚多元開放、重視全人教育的群體,而舍堂文化本應只是這種主義的體驗方式。但由於社會上學歷嚴重通脹,大學生都自覺將來投身社會的競爭力會不斷下降,因此普遍學生在大學初期體驗過住 hall、上莊的生活後,都忙於尋找實習工作、參加交換生計劃等,對舍堂文化的熱衷日漸冷卻。可惜就算時移世易,多年來舍堂的活躍份子在建立了強烈歸屬感的同時,都不太接受時代變遷的事實,仍着眼於如何在舍堂的團隊中獨領風騷,盲目地向新生承傳這些過時的「舍堂文化」,忘記了作為大學生應有的使命。作為過來人,筆者也曾經為此迷惘,幸得一些前輩的提點,反覆思考自己應如何自處,找回自己的方向,脫離這種生活。

話說回來今次發生的醜聞,客觀來看其實真的屬於個別事件,與舍堂文化本身沒太大關聯。筆者只是不恥社會上有人藉事件「一竹篙打一船人」,肆意評擊大學(特別是母校)的教育和生活文化。當然,舍堂文化看似是校園裏追求自由的最終解放,但如上述事例所說,也為學生造成視野上的局限,好壞參半。畢竟,在我認識的現讀港大生當中,不少人都有着明確目標,積極擴闊視野、磨礪眼光,把握機會裝備自己,迎接未來投身社會的挑戰。所以筆者十分希望社會上能對大學生公道一點,除了抽秤大學生過失的同時,也應了解他們面對的壓力和實際困難,和支持他們日後在社會上的發展。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