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 生活時尚

【Noctilux 50mm 1.2】非球面鏡失敗率高 煉成一代Leica古董鏡王

/ 撰文 黃樂文
/ 2018.06.13
1966年世界盃決賽,英格蘭憑問題球擊敗當時的西德奪冠,成為一時佳話;在球場失利,但西德卻在相機界爆紅,因Leica在同年的Photokina攝影展中,發表全球首枚非球面大光圈「鏡王」:Noctilux 50mm f/1.2!
今天,這枚古董M鏡已是全球Leica迷的「聖杯」,莫說擁有,就連想見它一面也要看緣份。

Leica鏡頭中最高級的Noctilux系列,其中1966年生產的50mm f/1.2 ASPH,是Leica鏡迷奉若神明的古董鏡王。(Leica)

產量少身價高

對發燒級Leica收藏家來說,這支Noctilux 50mm f/1.2非球面鏡可說是一個夢中之夢,其中一個原因是它的身價已被炒得沸沸揚揚,甚至是遙不可及。現時要找一支操作及成象正常的Noctilux 50mm f/1.2,即使只是單鏡一支,有使用痕迹,沒有盒和其他配套,也動輒要過20萬港元,以一支1966年生產的舊鏡頭來說,的確十分誇張。 

原裝鏡片的鍍膜在燈光下會折射出金黃色光芒。當年這非球面鏡的生產失敗率很高,因此產量極少。(Foto Hobby HK)

可這支Noctilux 50mm f/1.2擁有一個傳奇背景:1966年,Leica在Photokina攝影展中首次公開這支鏡頭,在那個年代,製造非球面鏡片的技術尚未成熟,這枚Noctilux就是因生產的「失敗率」高,導致產量稀少,反而更受人注目。

非球面鏡的好處是抵銷鏡頭在盡開光圈(f/1.2)的情況下產生的變形問題,但當時即使是最先進的造鏡器材,也不能造出完美的非球面鏡,最終需以人手打磨,但也因此導致失敗率高,不少鏡頭即使在組裝後,亦因通過不到測試而須報廢。這鏡在它的生產年期內(1966-1975),合共只製造了2,450支,至今已是十分罕有的古董Leica鏡。

這支由收藏家提供的Noctilux 50mm f/1.2(M Mount)據報巿值近27萬港元,比同系列的f/1.0甚至f/0.95版本高出幾倍。(Foto Hobby HK)

非球面鏡現在唾手可得,有必要追捧50多年前的古董鏡嗎?的確,一些古舊的鏡頭,成象效果必及得上現代鏡頭,加上大光圈及手動對焦,也不是容易操作的東西。這支Noctilux 50mm f/1.2之所以受追捧,除因罕有和具備歷史背景外,它的成象表現也是公認出色。一般鏡評認為,它有現代鏡頭的清晰度(sharpness),但仍保留Leica舊鏡一貫的低反差(conctrast)及暖色溫,加上50mm焦距,特別適合拍攝人像,而它在主體以外的散景表現亦很融和,是「Leica味」的示範之作。

這支Noctilux鏡王配用M Mount,可配用在菲林或數碼機身。(Foto Hobby HK)

專營二手攝影器材的Foto Hobby負責人Eric Lam指:「這支50mm f/1.2比另外兩支同焦距但光圈值為f/1.0及f/0.95的Noctilux鏡頭更值錢,主要原因是生產數量少。後者如1975年的50mm f/1.0,生產移師至加拿大製造,採用了新的瑩石減少失敗率,因此令成本下降;至於較近代的f/0.95,生產時期較長,由2009年至今,數量也較多,二手巿價也自然較相宜。」

他亦指,Noctilux 50mm f/1.2連配件也很昂貴。「鏡頭產量少自然配件也相對地少,加上這支鏡的遮光罩採用專屬設計,不能配用其他鏡頭的遮光罩,單是這個配件,現時也要3萬多港元。」他提醒,如鏡頭保存不佳,這古董鏡的鏡片鍍膜或會因溫差而出現裂紋甚至脫落,尤其是光圈葉後的鏡組,很多時會出現幼如髮絲的裂痕。「保存得好的Noctilux 50mm f/1.2,鏡片在光線下會折射出金黃色光芒,部分古鏡曾經歷後期加工重鍍,要很小心觀察才能分辨。」

相關文章:

【菲林年代終結】Leica M7宣布停產 會否引發炒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