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職人本分】一年只做一對繡花鞋 90後女生傳承爺爺的匠人風采

撰文:謝德勤
出版:更新:

無緣拜訪位於佐敦的先達商店,只能在攝影棚中和店主Miru見面。踏進攝影棚,見她束起長髮,標緻的臉蛋抹上妝容,桌上放滿布料和縫紉工具,一時間以為自己走進了介紹流行鞋款的拍攝現場,更不會想到眼前的女孩子就是香港碩果僅存的傳統工藝接班人──先達商店第3代傳人。

繡花鞋融合傳統刺繡工藝,隨著歷史的演變推陳出新。以往的繡花鞋是達官貴人的身份象徵,每個款式、花紋都代表不同身份。鞋匠需在每一個工序上花上大量心思,才能做出一雙漂亮的繡花鞋。

繡花鞋上的每粒珠、每朵花都是功夫。

「製作繡花鞋有三個部分。首先要設計好鞋面的圖案、顔色,然後就是刺繡的部分。」動手製作繡花鞋之前,首先要設計好鞋面的圖案和顔色。有了設計,要再從珠子刺繡、線繡和十字刺繡三種中選擇合適的刺繡方式,而款式也要視乎穿著者的年紀、社會地位而定。到落實設計時,先要做鞋面、再縫裙口。最後,就是黏貼鞋底,再將鞋子放進焗爐定型。 

拿著針線,神態自若。

一對繡花鞋做工過程細分為不同部分,各自有所要求。Miru卻把其簡化成三數句,聽來簡單如小學生做勞作,跟從小練習刺繡工藝不無關係。

繡花鞋伴成長

Miru和爺爺、嫲嫲同住,生活總離不開繡花鞋。自幼陪在他們身旁做繡花鞋,六、七歲對爺爺嫲嫲的工作感到好奇,遂模仿繡花設計,嫲嫲也開始指導年幼的小孫女學習刺繡基本功。Miru家和店舖都在佐敦,放學後也偶爾到店鋪找看舖的爺爺打發時間,也有在工場幫忙。後來升讀大學,主修視覺傳意設計,更用繡花鞋作畢業作品題目。2012年正式接手先達商店,成為第三代東主,繡花鞋正式在Miru人生中「坐正」。

針線在底布來回穿梭,織出不同圖案。

陪伴Miru成長的不只繡花鞋,還有爺爺。爺爺為她寫下回憶,自己的做鞋標準也慢慢成了她今天對鞋子質素的堅持。「做一對褂鞋從揀料、設計到縫製,每一步都要非常用心。其實目標就是要所有人都穿得舒服。」Miru捧著手中的繡花鞋,緩緩地說。人人腳型不同,穿起同一對鞋來未必一樣舒服。爺爺特別提醒她要注意的製作部分,才會讓人穿得舒服自在。在Miru看來,鞋本身具有功能性、實用性;鞋面的刺繡則具美觀性,所以每一對繡花鞋也是結合功能、實用與美觀於一身,再因應客戶的喜好及要求,為每一對人手縫製的繡花鞋多添一份個性。

一年只做一對鞋的意義

Miru甚至試過用上整整一年時間去做一對鞋。當時客人拿著一張發黃的照片來到她的店,問道能否做出一對跟相片中一樣的繡花鞋。細問下發現,那是客人媽媽結婚時所穿的繡花鞋,身為女兒的準新娘想做出一樣的褂鞋,延續那份婚嫁喜悅。Miru受到客人的孝心感動,決定幫他將這對鞋重現人間。做一對繡花鞋本來不簡單,要重現一對年代久遠的設計,難上加難。經過來回反覆的設計、樣本以及一年時間,Miru成功做出了照片中的繡花鞋,為客人找回媽媽的那份情。看到客人將繡花鞋捧在手裏,同時流露出一臉幸福,她自言一切都值得。Miru這一年的堅持,就像「恆大.珺瓏灣」一樣,用心為人,由神舟設計有限公司ARK操刀,恆大・珺瓏灣入伙時包裝飾燈、天花裝飾及衣櫃等家具。恆大・珺瓏灣附設由知名設計師Vito Di Bari根據人體工程學而設計的戶外健身遊樂場Leopard Tree。

堅持質素,只為秉承爺爺的標準。

Miru曾經接受過很多訪問,文章都把她說成獨力傳承傳統工藝的女生。聽完她和繡花鞋的故事,你會發現,她最想傳承的是爺爺作為匠人的風采。

*資料由「恆大.珺瓏灣」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