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 生活時尚

威士忌醫病傳說?原來早就有人「盲搶」威士忌

/ 撰文 何國龍
/ 2020.08.02
疫情嚴重,又處於限聚,基本上都難以出街,或者大家早已置入大量好酒晚晚在家品嚐了,望著酒杯,就想起酒是否也是一種良藥?畢竟以酒入藥早有先例,但原來在歷史上的確曾經出現過威士忌治黑死病的傳言,而其實威士忌加熱水向來都是歐美人紓緩感冒症狀的良方,不愧「生命之水」的美譽,而且最初釀造威士忌,也是打著醫學用途之旗號的。

以前的蒸餾技術(網上圖片)

在中國,酒向來都與醫藥息息相關,就看一個「醫」也從酉字部,《漢書》作者班固在《前漢書·食貨志》中,就稱「酒為百藥之長」。而來到現代,不少藥物也含有酒精,例如自小喝大的感冒止咳糖漿。而在西方,酒與藥的關係也歷史悠久,例如今回要說的威士忌。早在一千年前的愛爾蘭,就有以穀物蒸餾出「usquebaugh」(意指「生命之水」)的烈酒,這是威士忌的前身,不少人也推測出愛爾蘭才是威士忌發源地。而當時的英王亨利二世在攻打愛爾蘭時找到這個發現,將之傳入英格蘭,及後的蒸餾技術則掌握在修道院的僧侶之手。

網上圖片

後來,蒸餾器傳至歐洲各地,例如法國蒸餾出的白蘭地「Eaude Vie」、北歐的蒸餾酒「Aquavit」,這些名字都意指「生命之水」——從某一原材料(可以是葡萄、穀物等)萃取的精華。而由於蒸餾酒酒精度高,非常易燃,也令人聯想到酒中有著「火之精靈」,所以後來蒸餾酒也被稱為「Spirits」,而過桶陳年過的蒸餾酒則是「Dark Spirits」。最初將蒸餾酒用於醫學或科學用途的,可追溯到十五世紀的蘇格蘭居主詹姆斯四世,文獻記載,他曾命令修道院用麥芽製作生命之水,但當時的蒸餾技術未成熟,蒸餾出來酒精度極高而不宜飲用,所以推測是用作科學實驗或醫學用途,例如保存香料、調製香水、甚至是製作火藥。直到1505年,蘇格蘭的「外科及理髮師協會」(The Guild of Surgeon Barbers)取得獨家製作生命之水的的權利,更明顯指出當時威士忌的醫學用途,而且更可以飲用,藥效多達數十種,包括止咳化痰、排解憂鬱、幫助消化等。

釀酒人為了逃稅紛紛遷入深山和野郊進行私釀(網上圖片)

直到十六世紀,蒸餾終於民間化,因為當時的政治原因僧侶被趕出修道院,懂得釀酒的他們就開始在民間釀製啤酒及威士忌。對於農民而言,有時農作物收成太多因為難以保存反而會造成浪費,而釀製技術除了令本來浪費的農作物轉換成高價值的烈酒便於收藏,更令他們多了一個收入。只不過好景不常,自1644年,蘇格蘭與英格蘭、愛爾蘭展開「三國之戰」,他們為了收徵戰爭費用而各自開始了歐洲史上首批烈酒稅。以至其後更多的戰爭展開,麥芽作為重要的軍糧也被徵收稅項,打擊到釀酒業,所以自此以來釀酒人就紛紛遷入深山和野郊進行私釀,對威士忌的發展卻有著很大影響,例如人們為了逃稅而將威士忌放入其他低度酒的木桶,如雪莉桶,才發展出威士忌過桶陳年的做法;此外,在深山中人們發現到高質素的水源及釀造環境,不少至今知名的酒廠都因而開設起來;還有我們著迷的海島風格威士忌,總是位處於迷霧、大風巨浪的海島之上,當時不少也是為了逃稅。

網上圖片

而以酒入藥的著名例子,就要說到世紀疫症黑死病,在十四世紀隨著蒙古人版圖擴展而傳入歐洲,當時歐洲近三分一人口從此消失於地圖上。人們當然非常懼怕,也開始發現到本來有著藥效的生命之水已在民間,更將之神化,認為它能杜絕黑死病,於是紛紛「盲搶」威士忌。當然,就算威士忌如何有著醫學功效,也絕非治黑死病的靈藥,這純屬迷信。

幸好,到了今時今日,威士忌已不用再「盲搶」了。只需透過網購,足不出戶也可購入屢獲殊榮的「1770 Glasgow 低地區單一麥芽蘇格蘭威士忌」。>>>>>> 購買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