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葉問詠春六大門派首齊集 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撰文:梁穎寶
出版:更新:

一代宗師葉問離世近半世紀,不過他所留下的葉問詠春,仍然於拳館、電影、網絡片段流傳身影。95歲的葉問長子葉準作為傳承人,自言有責任延續這份詠春精神,過去一年更在樹仁大學邀請下,夥拍葉問門下六大門派,共同展現詠春拳法。以紀錄片等形式探討詠春的文化傳承與保育。

+10

​葉問長子葉準指詠春難傳承 要真正懂得以柔制剛

葉問於1972年離世,他留下的葉問詠春可追溯自1949年。葉問最先於佛山師從陳華順,其後跟吳仲素學習。葉問少年時曾來港數年,並跟隨梁贊之子梁璧學習詠春拳,後於1949年來港定居及教授詠春拳術。葉問詠春的拳術基本手法有「攤」、「膀」、「伏」,基本套路有「小念頭」、「尋橋」及「標指」等,使用木人樁作為鍛鍊工具,以練習單黐手、雙黐手等。

葉問留下的詠春主要由長子葉準、次子葉正,以及葉問四大弟子梁相、駱耀、徐尚田及黃淳樑繼承。葉問長子葉準自少已跟從父親學習詠春,自言傳承詠春,最難的地方在於要弟子真正領略何謂以柔制剛:「傳承最困難的地方在於,詠春是一套以柔制剛的功夫,你要令每個徒弟都做到以柔制剛是很難的。」他認為如果能在功夫中學懂以柔制剛,對於社會工作、做事等都有利。

葉問詠春被列入《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已屆95歲的葉準指自己作為葉問詠春傳承人,有責任把這個文化延續下去:「我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我有責任傳承詠春。在我的要求下,在不變形和不變質情況下,繼續把詠春推動下去。」

葉問詠春六大系統首齊集 示範詠春拳法

葉準見證《葉問》、《一代宗師》等電影的誕生,令不少年輕人興起習詠春。不過要把詠春發揚光大,單以習拳傳承未必能把此文化全面推廣開去。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副系主任李家文,以及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樹甘,共同籌劃名為《詠春傳承與保育》的項目,以文字及視像記錄探究葉問詠春。

項目獲得衞奕信勳爵文物信託資助,團隊花數年時間走訪葉問後人及其徒孫。李家文指,紀錄片以葉問詠春傳承為主題,討論詠春的兩個傳承系統:血緣傳承和師徒傳承。「血脈傳承包括了葉準和葉問另一兒子葉正;另一邊就是四大徒弟,他們已離世,所以我們主要訪問他們們的兒子或徒弟。」透過訪問這六大系統,了解葉問詠春背後面對的傳承困難、師徒關係、武德等。李家文更指,葉問詠春六大系統首次就學術研究聚首一堂,以學術角度探討傳承模式,以及將來如何保育詠春等。

李家文指有不少人好奇為何詠春在不同人的演練下有所不同,正習詠春的她在走訪過中有一番體會:「你打出來的東西,可能單看外表會覺得有所不同,會想是否在傳承的過程中出錯,但其實不是這樣。」她認為即使詠春在不同系統下會配合個人特色,但葉問詠春背後的精神和內涵卻從一如終,「你會發覺他們一提到葉問詠春,大家有種家的感覺。無論你打得怎樣也好,我們就是葉問詠春。」

葉準徒弟:是詠春歷史上的第一次

葉準徒弟彭耀鈞提到,把詠春置入學術研究可謂前所未有:「功夫要普及,昇華至文化角度的話,其實應該要從事研究。這麼多個葉問弟子,大家一同進入學術研究並從文化角度探討詠春,可說是詠春歷史上的第一次。」

項目更將公開葉問宗師後人、徒弟及徒孫等所提供的一手資料,當中包括追隨葉問宗師多年的師傅及親人從未公開的史料。紀錄精華片段將於4月6日《詠春傳承與保育》舉行的研討會上播放,足本版暫定於6月完成。講座上亦邀得葉問宗師後人、徒弟等分享對葉問詠春的看法,並於現場作拳法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