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總結】交通篇:基建多超支延誤 電子道路收費毫無寸進

撰文:潘嘉寶
出版:更新:

特首梁振英2012年參選政綱及任內4份施政報告,大部分都是繼續推展前朝政府遺留下來的基建工程,如十大基建;每年發表的施政報告,在交通運輸範疇上提出的工作或要點可謂「舊酒新瓶」,了無新意。
惟梁班子任內推展的基建工程均出現超支及延誤,未能兌現通車目標期的承諾,工程規模大至跨境基建的港珠澳大橋,小至新界建單車徑也如是,被外界批評監管工程不力。
政策方面,討論多時的電子道路收費計劃當局在2016年初公眾諮詢後,至今毫無寸進,路面擠塞問題依然嚴重。

據了解,當局投資未來的其中一項措施,是要求各部門重新審視工程項目。(資料圖片/林振東攝)

已落實:

年份

報告

報告內容

進度詳情

2013- 2016

施政報告

1. 巴士路線重組

 

 

政府及專營巴士公司自2013年起更着力推動巴士路線重組,以改善路面交通及減少路邊空氣污染。

其中北區及屯門的區域性重組已完成,兩區整體巴士乘客量一度上升6%。2014年推展至元朗、沙田、青衣和大埔。

2013

施政報告

2. 檢討可加可減票價調整機制

政府與港鐵會就「票價調整機制」檢討,目標是增加票價調整機制的考慮因素,以包括港鐵的服務表現和盈利狀況,以及市民的負擔能力。

政府2013年首次檢討港鐵票價機制,加入港鐵盈利、服務表現及市民負擔能力等3項新因素,並設立「封頂」機制。

2014

施政報告

3. 推廣電動車

 

 

政府早前撥款予專營巴士公司購買36部單層電動巴士。

36部電動巴士近年陸續抵港投入服務,包括城巴及新巴5部比亞迪及5部華夏神龍電動巴。

2016

施政報告

4. 成立港鐵學院

 

 

施政報告宣布港鐵將成立一所學院,培訓鐵路管理及營運專才。

港鐵學院於2016年11月10日開幕,推出兩年制兼讀「鐵路工程高等文憑」等課程。

2016年施政報告提及港鐵將成立港鐵學院,該年11月學院舉行開幕禮。(資料圖片/黃永俊攝)

進行中:

年份

報告

報告內容

進度詳情

2012

參選政綱

1. 加快落實十大基建的交通項目

 

 

十大基建是由前特首曾蔭權在任年代提出的基建建設計劃,包括高鐵香港段、港珠澳大橋、蓮塘口岸、港鐵沙中線等,以改善市民的居住環境及促進社會具有更高度的可持續發展水平。

多項工程均超支及延誤。其中只有南港島線(東段)已於2016年12月28日通車。

2012

參選政綱

2. 研究高鐵香港段一地兩檢的具體方案

 

 

高鐵香港至廣州段以「地鐵化」模式運作。

中港政府仍在磋商一地兩檢問題,至今未有定案,但高鐵香港段已延至2018年第3季才可通車。

2012

參選政綱

3. 檢討長遠鐵路發展策略

 

 

啟動《鐵路發展策略2000》中未落實的鐵路北環線等工程,並進行新一輪長期發展策略研究。

2013年初推出第二階段諮詢,重點探討7大方案,包括現有鐵路線的平衡路線、延線、支線和新增車站。

2012

施政報告

4. 改善公共交通樞紐及行人步行系統連接

 

 

透過自動電梯及行人天橋網絡,將公共交通樞紐及行人步行系統連接,便利市民,減少對交通工具的依賴。

顧問公司初步建議在旺角興建行人天橋,貫穿區內多棟主要大廈,並設有10個上落點;元朗7項計劃已完成;銅鑼灣行人隧道系統工程仍檢討中。

2013、2014

施政報告

5. 五大鐵路項目預計2020年前相繼落成

 

 

監察及繼續推展西港島線、沙中線、高鐵香港段等工程。

5線均出現超支延誤;沙中線(大圍至紅磡段)延至2019年通車、(紅磡至金鐘段)延至2021年。西港島線、觀塘線延線、南港島線(東段)則先後已於2014年及2016年通車。

2013

施政報告

6. 促進過海隧道交通分流

 

 

要有效改善三條過海隧道的交通流量分布,需要調高紅隧及調低東隧收費,並建議透過政府補貼去實施東隧的收費調整。

政府2013年推出「紅加東減」諮詢,但因地區反對而自行擱置計劃,指最快2017年才處理三隧分流。

2013

施政報告

7. 推動「單車友善環境」

 

 

致力在鄉郊、新市鎮和新發展推動「單車友善」的環境,包括發展新的單車徑網絡和改善現有單車徑及單車停泊設施。

建議在新界發展長達百公里單車徑,但2014年審計報告指多個新界單車徑路段延誤,屯門至上水段未能如期完工。

 

加裝無障礙通道方便有需要人士行動。圖為何文田正進行加裝升降機工程。(資料圖片/吳鍾坤 攝)

進行中:

年份

報告

報告內容

進度詳情

2013至2015

施政報告

8. 無障礙通道

 

 

隨着本港人口日漸老化,擴大現時加裝無障礙通道設施的設計。

2012年起推出「人人暢道通行」計劃,新建行人天橋及在隧道加設升降機,預計大部分於2018年前完成。

2014

施政報告

9. 九龍東高架鐵路

 

 

政府期望透過環保高架鐵路,加強東九龍區內連繫;已進行第二階段公眾諮詢,並會在年內展開詳細的可行性研究。

工程預料2017年開始建造,2023年落成。

2014

施政報告

10. 研究成立民航訓練學院

 

 

為本地及區內航空業界培養人才,促進交流,並致力提升航空運輸的安全水平和效率。

機場管理局於2016年12月與法國國立民用航空學院簽署諒解備忘錄,合作為香港國際航空學院合辦課程。

2014

施政報告

11. 港珠澳大橋2016年落成

 

 

監督港珠澳大橋本地項目的建造工程,以配合位於內地水域的主橋部分於2016年通車的目標。

路政署於2015年11月表明,大橋需延遲一年至2017年才具有通車條件。

2014

施政報告

12. 中九龍幹線預期2015年動工

 

 

有需要建造中九龍幹線,連接西九龍的油麻地交匯與東九龍及啟德發展區,為九龍主要東西行幹道的交通作出分流。

工程一拖再拖,2016年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終授權展開工程並就工程刊憲,預計工程需時7年。

2014

施政報告

13. 中環灣仔繞道和東區走廊連接路工程預期2017年通車

 

 

路政署在2009年展開建造工程,預計繞道2017年通車,屆時從中環駕車前往東區走廊只需約5分鐘。

路政署於2015年9月明言,因工程海底範圍發現疑似添馬艦殘骸而一度停工,令工程延誤,2017年通車無望。

2015

施政報告

14. 按《鐵路發展策略2014》分階段推展7個新鐵路方案

 

 

經參考了兩輪公眾諮詢的意見後,建議在直至2031年規劃期內完成7個新鐵路項目,初步成本估算共約1100億元(按2013年價格計算)。

7個鐵路項目中、北環線及古洞站、屯門南延線及東九龍線鐵路項目的籌備工作經已展開。

2016

施政報告

15. 研究港鐵外其他公共交通的角色

 

 

開展《公共交通策略研究》,檢視的士和小巴的角色,研究推出優質的士及增加小巴座位數目是否可行。

政府原訂2016年底敲定優質的士細節,惟押後至2017年首季向立法會交代。

2015、2016

施政報告

16. 紓緩道路交通擠塞

 

 

分階段推行交諮會提出紓解交通擠塞的12項改善建議。

研究在中環及其鄰近地區實施電子道路收費計劃。當局進行三個月的公眾諮詢後,至今未有進展。

2016

施政報告

17. 巴士站增設座椅及實時到站顯示屏

   

預留8000萬元資助巴士公司在1000個巴士站增設座椅,及安裝實時到站資訊顯示屏。

巴士公司正與運輸署商討實施安排,暫時未有具體細節。

 

中環灣仔繞道工程仍進行中。(資料圖片/林振東攝)

尚未開展:

年份

報告

報告內容

進度詳情

2012

參選政綱

1. 增加24小時通關口岸

 

 

為方便粵港兩地交通運輸,逐步增加24小時通關口岸,包括深圳灣口岸。

目前仍然只有落馬洲管制站可做到24小時通關。

2014

施政報告

2. 積極考慮興建南港島線(西段)

 

 

積極考慮興建南港島線(西段),以配合區內交通及薄扶林區公營房屋發展的需要。

至今未見政府有何實際行動。

2014

施政報告

3. 建議成立新的法定航運機構

 

 

根據《提升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地位》的顧問研究,香港有條位發展高增值航運服務,並建議成立新的法定航運機構。

計劃一直只聞樓梯響。